足迹
关于芙宁娜混迹娱乐圈的二三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7章 青歌赛x晋级(第1页)

现在的歌曲演唱方式大概分三类:美声、民族和流行。如果还要分的话,也能分出一种大致结合了这些技巧,以实用为主的“音乐剧”唱法。

美声已经大概科普过了,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美声是在大型剧院里面,为了能够让大量观众都听到而使用的强调共鸣的演唱技巧——剧院里唱的。

民族唱法总结起来也就一句话:带有民族特色声音以清亮高昂为主,不专门为了剧场服务的演唱技巧——哪儿都能唱的。

流行唱法则是配合收音设备,以表达情感为主、以引起听者的情感共鸣为目标的演唱技巧——用麦克风唱的。

音乐剧唱法则是以“剧”为主,将台词用音乐的形式表达,强调台词的清晰和感染力,不拘泥于任何演唱形式的一种技巧——唱歌为了演戏。

一开始青歌赛会根据不同的唱法分组,分为专业美声、专业民族和专业通俗,后来才将“通俗”改成了“流行”,等于是间接承认了流行歌曲的地位。

而这一次,青歌赛在这些专业唱法组之外,增加了一个“综合演唱组”。

跟其他三组的带着“专业”的头衔,是为了科班出身的专业学生设置的竞赛不同,这个混合演唱组是给“非学院派”的歌手准备的,它不硬性规定唱法,所有人都能够报名参加,一切以舞台效果为准。

芙宁娜就是受邀参加这个组别的比赛,只不过因为她是受邀参加,所以直接省去了地方海选和淘汰赛,直接来雅京参加最终的预选赛了。

而且她还是第一批参加预赛的人,这一批人是被官方认可了演唱实力的人,甚至有些已经是颇有名气的实力派歌手了。而芙宁娜则是这次预赛里最闪耀的一颗明星。

比起其他地方还在搞海选,她们这次比赛的含金量超乎寻常。

而且跟其他竞赛类音综不同,青歌赛这次的综合演唱组的比赛并不是单纯的比试歌曲演绎,同时还要考察歌手的“艺术素质”、“表演素质”和“音乐素质”。这就对歌手在舞台上的表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位歌手气场很足,嗓音也不错。但是台风僵硬了点儿。”赵季和同事们交头接耳,对台上的表演者评头论足起来。

台上的男歌手老老实实站着等待点评,评委们也在低声商量,所以赵季这才跟同事说说话。

“嗯,表演素质这块应该会多扣点儿分,而且你看他的演出服。。。。。。奇奇怪怪的跟丐帮的九袋长老似的,艺术素质也要扣分!”这位同事年纪也不小了,审美相对保守。

“嗨呀,老李,这叫流行。”赵季笑嘻嘻的反驳,“不过前头的评委比我们还老点儿,怕是也接受不了这种装扮。”

果然,评委代表先是表扬了歌手的演唱水平,然后对他的舞台表现和衣服品味表达了质疑,最后给了个“待定”。

接下来,就轮到芙宁娜登场了。

她穿着国风小礼服,素白的缎面上点缀着素雅的茉莉花图样。大大方方的跟评委们问好,然后自我介绍。

观众席,匆匆赶过来的大批学生们迎着芙宁娜开始欢呼起来。

“吵死了。”白启锦皱着眉头,“这是哪个系的学生?”

“学生追星不很正常吗?”赵季不阴不阳的说了一嘴,“而且追这种优质明星挺好的。”

赵季不算是个嘴巴厉害的人,但怼白启锦一直是赵季的个人爱好,而且白启锦的口才更差,每每都被赵季怼得哑口无言。

芙宁娜朝观众席挥了挥手,尽管舞台灯光明亮,让她看不清舞台下的具体情况,但她感受到了观众们隐隐传过来的力量。

学生们更加激动了,但芙宁娜抬起双手做了一个安静的手势,于是大剧院立刻安静起来。

前奏响起,评委们立刻开始面面相觑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