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寡头1991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1部分(第2页)

“是啊”

“不错”

会议厅里响起一片应和的声音。很显然,在这个时候,在座的这些将军已经将他看成了真正的自己人,看成了真正可以依靠的“大树”,即便是不为别的,只为了部队的“钱途”着想,这些将军也不希望郭守云以身犯险。

“这次莫斯科我是非去不可啊,”从椅子上站起来,郭守云走到会议桌的旁边,他伸手扶住桌面,面色从容的说道,“因为我的莫斯科之行,不仅关乎着集团今后的展,而且还直接关系着在座各位的前程。这次政变中,咱们在座的各位都是拿出性命做抵押的,现在局势明朗化了,即便是论功行赏,咱们大家也应该拿到属于自己的报酬了。所以我这次去莫斯科,就是为了给大家要回你们改得的那一份果实。”

听郭守云这么一说,会议厅里顿时安静下来,在场每一位将领的脸上,都出现了希冀的神采,本来嘛,这政治立场的表明,就是一场生死的赌注,大家之前豁出性命来赌了这么一把,现在赌赢了,谁不想得到自己应得的那一份赌金?而这分“赌金”由他们自己摆明刀枪的去要显然不合适,现在有郭守云出头,那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就像我之前所说的,”对众人的心思了如指掌,郭守云笑了笑继续说道,“咱们现在就是一个大家庭,诸位将军瞧得起我郭某人,那我自然就要为时时处处为你们考虑,毕竟没有你们,我什么也不是。”

话说到这里,郭守云口气一转,他用异常诡异的语调继续说道:“不过话说回来,这次莫斯科之行的确是危险重重,诸位将军哪怕是只为你们自己的将来打算,也请多祈祷我能够安全的回来。嘿嘿,因为没有了我,你们也什么都不是了。”

………【第九十五章 这帮将军们啊】………

没有你们,我什么都不是。没有我,你们同样什么郭守云的这一句话,就像是一记重锤,结结实实的敲打在会议厅内每一名将军的心坎上。老实说,这话听着让人感觉非常不舒服,但是从现实角度来考虑,它却又是那么的真实。

没有在场的这些将军们所罗织起来的权力网的庇护,郭守云的生意根本没办法进行的那么顺利,尤其是在类似于这次的政变冲突中,他也根本没有办法获得最后的胜利。郭守云是一个官商,同时也是一个军商,他的生意从一开始,就与远东地方政府、地方驻军牢牢的粘合在一起,他吃的就是这碗官商、军商勾结的“权力饭”,没有了背后的这些权力支撑,他肯定什么也不是了。

与此同时呢,苏联糟糕之极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也严重的影响到了远东军区甚至是全苏所有武装部队的生存,再加上这一次紧急状态委员会所起的政变,更是将远东所有将领的未来,推向了一个彻底茫然的深渊。像波克金,他之所以想要叛逃出国,并不是说他多么羡慕瑞士人的生活,也不是说他对国外情有独钟,他之所以这么选择,完全是因为心里过于茫然了。如今的军队如同一盘散沙,纪律混乱、军费紧缺、贪污**现象严重、士兵不知道复员后会面临什么处境、将领不知道自己将来能何去何从,试想在这种情况下,谁不想给自己寻找一条最好的出路?而现在郭守云就站在那里,他有能力为在场的这些人安排一个幸福的未来。想出国定居地,他给钱,而且还是足够奢侈下半辈子的一大笔钱;想从政的,他有新闻媒体,有背景关系。只要做好简单的计划,他就能把在场的任何一个人推到政坛上去;想继续留在军内地。那也要依靠他,没有他的支持,至少军费地问题没办法解决,而除此之外,政变之后远东军区肯定要做人事上的大规模调整,没有这个年轻人在背后力挺。不管是谁,即便是方向站的正确。恐怕也不会得到激进派的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郭守云说“没有我,你们同样什么也不是”这句话,可以说是丝毫都没错。

“好啦,我去莫斯科的事情就这么定下来了。”郭守云停顿了片刻,查看了一下众人的反应。就如他所想象地那样,在场的众位将军只是若有所思地冷场了一会儿。便全都恢复了正常,这种结果令他倍感满意。

“下面一件事就是咱们现在必须处理的了,”郭守云继续说道,“刚才我接到莫斯科来的消息,鲁茨科伊同志代表俄罗斯联邦政府以及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同志向咱们来了问候,并称俄联邦政府对咱们这两天所采取的正确立场表示欣慰,同时呢,他们也希望军区方面能够尽早布一份声明,正式表明咱们远东军方的态度。”

会场上又是一阵儿窃窃私语,很显然,如果要以远东军区地名义向外表明立场,那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就是由谁来布这项声明,而这个出面布声明的人,很有可能就是将来远东军区地司令员。

这个人将会是谁?谁能成为这样一个幸运儿?毫无疑问,决定权现在在郭守云的手里,因此,在会场的窃窃私语中,各位将军都将目光投向了这个站在桌边的年轻人。

对于在场这些将军的心理,郭守云把握的相当透彻,从他的立场来看,远东军区在掀翻了特列季亚克之后究竟有谁来做主,并不能直接由他来说了算,最好的办法,就是旁敲侧击一番,然后由在座的这些将军们亲自将他所属意的人选推举出来。这样一来呢,他的目的达到了,却又不用授人口实。

就个人而言,郭守云很希望伊万诺夫抑或是苏西霍夫能够出任这个职务,毕竟这两位将军同他的关系最为密切,不过说实话,这种可能性根本就没有,这两人的军衔只不过是少将,由一名少将出任远东军区的司令员,这简直就是儿戏。而除了这两位将军之外,郭守云所属意的应该算是波克金中将抑或是毕瑟夫中将了,不过这两个人的衔级也还是低了点,更何况波克金的志向是迁往瑞士定居,而毕瑟夫则希望能够脱去军籍,转入政坛,所以他们两个也不是最好的人选。既然自己身边的这些人现在都不可用,那么退而求其次,之前担任远东军区总参谋长的席贾霍夫抑或是军区政治委员廖缅科就成为最合适的人选了。先说,这两个人之前都是军区总指成员,而廖缅科配衔为准将,席贾霍夫则是上将,他们只需要稍稍的提升一下,就够资格出任远东军区司令员的职务了。而从另一个角度考虑呢,这两个人中,郭守云更加中意的是廖缅科,这个五十岁出头的准将同志两天前的那一番表现很让人满意,同时呢,他之前在远东军区内部基

是挂的闲职,没有什么个人的班底,因此,让这样一的将军出任远东军区的司令员,郭守云感觉更加放心。

不过话说回来,在政变生之前,席贾霍夫在军区内的职位就比廖缅科要高出一些,而且他的上将衔级,也比廖缅科的准将高了半头。郭守云琢磨着,怎么着才能将廖缅科推到军区司令员的位置上去,同时呢,又不让席贾霍夫产生不快的心理。

迎着在场诸多将领的目光,郭守云的脸上闪过一丝苦笑,他寻思着,这上位还真是不好做啊,“功而不赏,亲隙。”这要赏了吧,还要顾及公平原则,还要考虑所有人的感受,哎,这份工作不好做啊。

沉默了半晌,郭守云倒是想起一个主意来。他定了定神,环视众人一眼,而后笑道:“各位将军,现在军区方面呢,特列季亚克将军立场出现了问题。他一门心思的追随莫斯科的那些政变,所以这代表军区表明立场地人选。自然不可能放到他的身上。所以现在这最有话语权的呢,似乎就当属席贾霍夫将军或是廖缅科将军了。可是现在呢,他们两人又都不在。所以这推举谁出来表态的问题,就必须由在座的各位将军来决定了,你们商量一下吧,看看以谁地名义出面最好。定下一个人选来,回头我让尼基塔配合一下。在咱们的报纸、电视台上布出去。”

得,郭守云这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在座地谁还不明白他的心思啊,席贾霍夫抑或是廖缅科,这未来远东军区的司令员人选。显然就要着落到他们两人的头上了,不过这军区司令员毕竟只能由一个人来担任,这两个人中到底谁会冒头呢?这可是一个值得好好考虑的问题。

老实说。对于在座的众位将军来讲,他们地心思同郭守云是差不多的,以往表现平平,且没有什么权力**地廖缅科,显然是情理上最合适的人选,这家伙是以前布尔什维克党的政治委员出身,做起讲演来那绝对头头是道,但是要论办实事、军事素养以及自身修养,这老小子差的远了。坦率的说,八个廖缅科加在一起,也比不上一个特列季亚克有威信。不过话说回来了,对于在座地这些将军们来讲,他们还就喜欢这样的人做军区司令员。没有威信好啊,那样的话,他们就能各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