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回到2002成为扰动源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章 创新风险大(第1页)

皮包公司的玩法,就是用空头承诺换取某一方的实际资源,然后再用这到手的资源去换取更多资源,一直滚雪球,把总体盘子越滚越大,在最后的大雪崩之前,能一直滚下去。

而若在大雪崩之前,能够找到盈利模式,让这大雪球内部自成循环,就可以把皮包公司变成正规公司,一举成功。

展廿一就是用一个空壳子公司的名头,骗到了刘茜茜的歌曲和MV广告,然后骗唱片公司的时候失败了,又用另一个空壳子公司骗到了黄博的歌曲,再拿这些歌到企鹅公司来忽悠。

而所有的互联网公司基本都是给投资人画一个好看的大饼,然后一个劲地忽悠人投钱,但至于啥年月能真的盈利,天知道!

在某种程度来说,那些一直在烧钱的互联网公司,和展廿一这种没啥本质上的区别。

为了能够盈利,互联网公司啥都敢干,微创新更是家常便饭,也不独这大企鹅一家,只不过大企鹅做的最彻底也最成功罢了。

展廿一是不怕大企鹅搞微创新的,因为他的目的就不是为了赚钱,而是把大企鹅的发展路线给掰弯!

作为一个扰动源,他需要钱吗?

钱就是工具,却不是目的,这点不能搞混!

扰乱世界线,让世界发生偏移,才是他最在意的事情。

所以他根本就不怕商业机密泄露,而且有些东西,有钱也是做不到的,必须得借用大企鹅的力量,让大企鹅去做才行。

“其实很简单啊!”

“贵公司手中最多的,便是那数以千万计的用户,而贵公司最发愁的,则是如何让这些用户变现。”

“而发行行业,则是最适合贵公司将用户变现的!”

曾黎清眉头皱起,反驳道:

“这话不对!”

“虽然我对于发行行业不是很了解,但我也知道,这发行的最终目的,是把商品卖给顾客。”

“无论是唱片、书籍、影碟……还是什么其他的商品,都得解决销售渠道的问题,而这些销售渠道我公司都是不具备的。”

“我公司也不可能招募地推团队,去跑到全国各地建立销售网络。”

“还是说,贵公司其实是有这种销售网络的?”

“那贵公司自己发行不就好了,为何还要找我公司合作呢?”

面对曾黎清的质疑,展廿一伸出食指,笑嘻嘻地摇了摇。

“不不不!”

“贵公司的目光还是太短浅了!”

“你要有创新性思维啊!”

“发行确实必须有销售网络,但谁说这销售网络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呢?”

曾黎清一愣,目光一闪,很快反应了过来。

“你是指网络购物吗?”

“但现在网购并不是主流的消费方式,哪怕是在互联网和信用卡消费高度发达的米国,亚马逊也只不过是销售图书,却不是发行图书。”

“而在国内,无论是网络的普及度,还是支付手段的多样性,甚至就连快递物流行业,都无法支撑网络购物的大范围出现。”

“倚靠网购来建立发行公司,只怕并不是个好主意。”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曾黎清的热情立即又淡了下去。

“不不不,不是网购哦!”展廿一依旧笑眯眯的。

“不要总把思维方式限制在米国已有的商业模式上面嘛!”

“我们要多搞创新,不要总搞微创新呐!”

“常规的发行网络,卖的都是实物产品,所以才需要实体店作为销售的终端,但是如果我们销售的是电子产品,那只需要在网络上提供数据就可以了,根本不需要实体店。”

曾黎清听完之后,眼睛眨巴了两下,感觉……这不就是公司刚立项准备微创新的企鹅秀么?

“莫非贵公司开发了什么电子产品要在我公司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