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在大唐搞建设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1章 以旧换新(第1页)

“我叫李凝安?”那女子重复了一遍,随即又道:“我叫李凝安!”

何其珍笑着不语,她当初也是这样的。

“小娘子,你一个人还是带着娃娃?”

“还能带娃娃?”李凝安不敢置信,怎么上工还让带娃娃呢!

“当然可以,不过只能带14岁以下的来。”十五六岁的女娃娃早就嫁人了,男娃娃是劳动力,家里不会当娃娃看。

“你若带娃娃,我们安排的宿舍便不同,带娃娃的娘子们会安排在同一块地方。”这样大家都带娃娃,谁也别嫌弃谁。

“带,我有个6岁的女娃娃。”李凝安慌忙点头,小子不需要她管,婆家稀罕的紧,丫头她要带来。

“何……同志。”李凝安按照厂里的规矩,别扭地叫了一声:“我若是想和离,能、帮帮我吗?”

“这是小事儿,厂里也有几个如你这般的,卢厂长会帮忙。”

……

六味斋。

今日冯三喜不太忙,被李茵叫来做劳力。

再过大半个月便是秋收,钢厂加班加点制出一批农具,用来开展以旧换新的活动。

“三喜叔,城里铁匠铺的师傅们意向如何?”

“他们可愿来钢厂做工?”

钢厂技术越来越完善,城里铁匠铺的日子不好过,李茵既不能停止发展钢厂,也不愿断了人家小本买卖的活路。

最简单的解决方法便是叫师傅们带着学徒都来钢厂,她给的工钱不低,不比大师傅自己开铺子赚的少。

“放心吧,我都谈好了。”

冯三喜道:“我带他们去钢厂瞧了瞧,聪明的都晓得该怎么选,真有不来的我也给留了位置,到时候实在开不下铺子便来钢厂做工,只是待遇没有最先来的好了。”

二人正说着话,那边便有汉子赶牛车将农具厨具拉了过来。

嗓门大的汉子站在六味斋门口开始吆喝。

“注意了注意了!六味斋福利大放送,只需两文钱,只需两文钱,崭新农具厨具带回家!”

“锄头镰刀是个宝,庄主用了都说好。以旧换新真划算,今年秋收不作难。还有菜刀和铁勺……”

“庄主,这活动只能庄子自己办了,着实可惜。”冯三喜摇头叹气,其实最缺农具的百姓还不是京城周围这圈人。

“也不是不行。”李茵道:“只是挡不住有人以此牟利。”

庄子上就这么点人,若是要在各地推广以旧换新的活动,必定是要官府的人动起来。

到时候说不得两文钱换一个的农具,他们就敢收十文,二十文钱。

当然这样对于百姓来说也是便宜的,大把的人愿意换。

把价格写在报纸上也不管用,有大户或者官员恶意换铁,然后倒卖,百姓们同样无法得利。

“若是以村子为单位,叫里正们帮百姓统一换取会好不少。”李茵想着,这样其实也避免不了有村子生歹意,合伙换新农具去卖。

“李庄主,冯管事!”

有百姓瞧见李茵站在六味斋门口,过来打招呼。

李庄主和冯管事平日里忙的不行,大家要见他们一面难得很,都是碰点子才能遇见。

“冯老丈。”李茵笑道:“今日要买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