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嘘!豪门由我造![年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9章 成了(第1页)

第59章成了

青城松香厂上空炊烟袅袅,浓郁的松香味儿,在厂区弥漫着。

厂长办公室里,杨东平听阮佩娴说完,不由得眉头紧蹙:“你的意思,她以后还是需要往外卖松脂?”

坐他对面的阮佩娴道:“不卖怎么办?除非部队给她开个松香厂,但雁北军营不是说这几年要裁撤了吗?这个节骨眼上,部队肯定不会再建工厂啊。不过苏月禾那么聪明,她不会用自己名义往我们这边卖的。”

要不是苏月禾是方运红的人,杨东平根本不愿意得罪她,听说苏月禾包下了靖湾林场,他还有点担心这是苏月禾跟方运红合起伙来自己搞松香厂。

杨东平点燃香烟,道:“不要把她逼上绝路,不要逼着她去建厂,她已经投钱进去租了林场,你要是把路堵死,她没有别的选择,就只能上梁山,自己想办法建厂。她如果卖松脂,我们还是要收购。”

阮佩娴:“我晓得。到时候我们还是正常对外收购农民和个人卖的松脂,她用别人的名义来卖,我们就睁只眼闭只眼,但价格上,我们可以往下压一些。”

杨东平点头:“你们提前算好价钱,算算每斤多少合适,可以把运输费成本算进去,收购价不能太低,都不是傻子,价格太低了,她还是会想办法建厂或者卖到外县。如果她把松脂卖到外县松香厂去,对我们的独家大靖松香会产生很不利的后果。”

这个问题,阮佩娴早就想过:“其实还有一个办法可以防止苏月禾把松脂卖往外地,去跟县领导汇报,为了保护大靖松香以及跟大靖松香相关的产业,应该禁止大靖松脂卖给外县市。”

杨东平有点犹豫:“现在是市场经济,我们这里是试点,我怕领导不敢限制。”

“就算是市场经济也要保护本地企业吧?又不是一下子全放开了,我们现在去国营饭店吃饭,不还得用粮票肉票?去百货大楼,不还得用各种票据?厂长,你就跟上头领导汇报一下情况,让他们去跟林业局商量……”

“我想想!”

阮佩娴不好再说什么,她实在对杨东平不服气,怎么会让这样的人来当一把手,做什么都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说白了,就是软弱无能!

但她毕竟是杨东平提拔上来的人,不服气也没办法。

她以后如果还想往上爬,怎么样都迈不过去杨东平这个坎,所以,她平时也不敢表露出对领导有任何不喜的情绪。

杨东平弹了弹烟灰:“苏月禾的调离申请,你赶紧签字,让人事放她走。像她这种关系户,送走是最好的,她自己选择离开,我还安心了。”

阮佩娴马上答应:“我等会儿就签字。”

*

自从租下厂房之后,苏月禾便找了师傅来进行改造,捡瓦是最简单的,主要是修补烟囱比较难。

她平时也没时间在这儿盯着,就让大舅的二儿子庄铁华来盯着。

庄铁华今年十九岁,初中毕业后就在家务农。

苏月禾把他叫到县城来,大舅全家都很高兴,大舅大舅妈都叮嘱儿子好好干,争取以后留在县城吃居民粮。

这孩子很聪明,做什么都是一点就通,有他在厂子里看着,苏月禾也很放心。

方运红给了两家机械设备厂的联系方式给苏月禾。

苏月禾打电话过去询问,可惜对方接电话的人一问三不知,态度也很不耐烦,苏月禾决定亲自跑一趟。

两家机械厂,一家是本市云平县的小厂,方运红之前就去跟这家谈过,价钱六万。

工作日梁正烽也没空,她自己坐客车去的云平县,在云平县机械厂聊了一个下午,可以订货,价钱就是方运红谈好的六万。

但有一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要半年后才能交货。

现在是3月,半年后就是9月,等交货后还要调试,还要招人适应,她林场采好的松脂怎么办?没地方存放不说,还会有其他麻烦。

苏月禾问厂家能不能加快速度,他们说没办法,因为这种设备要的厂子少,他们没有存货,只能是客人给订金后,他们才开始生产。

而生产有周期,还得排单等待,就算苏月禾加钱也只能加快一个月。

苏月禾没有签购买合同,她决定去另外一家机械厂看看再决定。

另外那家机械厂不在富安市,而是在省城,她没有在云平县多停留,而是买了火车票,当天夜晚上车,第二天一早到省城。

在省城坐公共汽车到了机械厂,这边是大厂子,还没进门,门卫听说她来采购设备,便伸出手:“介绍信看一下。”

省城还没进行市场改革,依然是老样子,到哪儿都得介绍信。

苏月禾只得道:“等会儿,我去拿。”

她转过身走到不远处的大树后面,掏出本子,拧开钢笔,自己给自己写了封介绍信,然后盖上“丰禾松香厂”的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