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古言NP】小伍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9 神祭(第1页)

&esp;&esp;塍南山的北半之山已是出了明国之境,与夏国交界。

&esp;&esp;传言这偌大的塍南山里有神有灵。

&esp;&esp;能御云气,能乘飞龙;冰肌雪肤,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人间似若柔柳的处子风姿都不及其一二。

&esp;&esp;长句氏对此深信不疑。

&esp;&esp;不仅为这位地仙修了山鬼神庙,还年年为其捧奉香火,以求子孙得其庇佑,长年风调雨顺,百姓不遭灾难。

&esp;&esp;自此,长句一脉扶摇直上。

&esp;&esp;长句氏句胥大败夏人,受明国新君之封,句胥是为西献侯,朝堂之上又做太师,封地就靠着这塍南山。

&esp;&esp;句胥辖一方军领一方将,传其威猛勇武,得了地神之力,夏人不敢来犯。

&esp;&esp;冬前祭祀求福,也要专往那塍南山北去,骑马打灯亮个通宵整夜,抓獐猎麝,打虎杀豕。

&esp;&esp;夏人不敢言不敢怒,生怕此时上山也像那些兽禽畜生似的,被一箭射破了喉咙。

&esp;&esp;……

&esp;&esp;塍南山里常年云雾缭绕数层,四季的鸟禽野兽纷繁聚杂。

&esp;&esp;不入山就只能像那隔纱看人似的见其山腰山脚,不得窥其全貌;可愈往山上深处去便愈是叵测幽诡,翻山越路的人没有一个敢走那些未踏之地。

&esp;&esp;自从有了这山鬼庙,上了山的人都必须先得来拜它一拜。

&esp;&esp;又是一年秋收秋狩,此般时节的塍南山既热闹,又最是吵闹。

&esp;&esp;本是香火燎缭的神庙更是洒了香熏了烟,祭祀早些原是还不到时候,这里已是日日人声鼎沸,来求什么的都有。

&esp;&esp;而今日正是到了祭礼的日子。

&esp;&esp;据说往前此日,是入山已久的长句先祖得了山鬼指引,走出了这彷若迷途的深山,于山下西河边诞下一身披金光的婴孩,靠山吃水,这才有了现今的长句一脉。

&esp;&esp;正午。

&esp;&esp;太阳当头,少阴盛阳,妖煞皆逃俱避。

&esp;&esp;庙内正堂前的场院已经布置完备,纹路精细的巨大方鼎前有着子羊三只,家猪五头,几筐竹担里的黍麦稻栗不计其数。

&esp;&esp;牲畜都被捆了手脚,不许乱弹胡动;嘴里还咬了蒿草一把,不许嘶声喊叫。

&esp;&esp;而这方鼎与山鬼正堂之间的长长廊道上则摆了礼桌两方。

&esp;&esp;要知道往年只会摆出一张桌子,长句氏族之主便坐此敬神观礼。

&esp;&esp;垂首顺着渐宽的石阶往下看去,除了沿着方鼎两旁排开的乐师伎人,祭祀用的牲畜前还跪了男女老少四人,都被蒙了双眼,但和那些牲畜一样,也是捆了手脚,嘴含蒿草。

&esp;&esp;此时的太阳稍稍移了方位。

&esp;&esp;才得庙门大开。

&esp;&esp;领头的筮人辨不清男女,着裙装,戴黑色高帽,披头散发。

&esp;&esp;腰际盘有一圈骨片,光了脚来一步三颠,形如乐极而不禁连蹦带跳,表情却肃重穆庄,目光定视前方,身动而眼不动。

&esp;&esp;如此走起路来便如铃铛一般,“呯呯砰砰”地响,以告神其所欲所求。

&esp;&esp;而经这筮人瞄定时刻引路而来的。

&esp;&esp;便是今时今日的长句之主——

&esp;&esp;西献侯句胥。

&esp;&esp;哪怕他并未身居高位,在这一众低眉顺眼的人里,他那周身的气度叫人一眼瞧去自是只能看见他。

&esp;&esp;身型魁梧,昂藏七尺。

&esp;&esp;而他面上那从右眼斜下横亘到耳际的一道骇人的伤疤更是叫很多没胆子的人连直视他都不敢。

&esp;&esp;可就算他仅剩了一只左眼,那目光里自带的凌厉也是一分都不会少。

&esp;&esp;据传句胥凭他这般凶狠的面貌,于马背上执那千斤戟,再朝那夏人的将首一吼,直接把对方吓得连斧子都抡不起来,屁滚尿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