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要欺少年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1节(第1页)

&esp;&esp;趁此机会,浔阳按照颜心菀所给的侯府图纸去寻她住处。侯府下人多被调派去了厨房灭火,浔阳这一路并无阻滞,须臾便寻得了颜心菀所住的山丹阁。

&esp;&esp;“郡主快进来。”颜心菀半开房门,请浔阳入内,“郡主稍等片刻,我这便回里屋取那密折。”

&esp;&esp;颜心菀匆匆入了里屋,浔阳在外间等候。这山丹阁的陈设布置陈旧深暗,并没有女子住所该有的脂粉之气,倒有几分书房的样子。

&esp;&esp;颜心菀入内许久不曾出来,浔阳心中生疑,敲门却无人应答。房门并未落锁,轻轻一推门便打开了。

&esp;&esp;这里果然不是寝室,而是书房!

&esp;&esp;房内一片狼藉,文书散落满地,几块瓷器碎片参差沾染着殷红血迹。而案上,一本奏折端正摆着。

&esp;&esp;浔阳压着心中的惊涛骇浪,拿起那封奏折打开细看,杏眼不由瞪圆。

&esp;&esp;这是奏禀私盐帮官匪勾结之事不假,但说的却不是慷王,而是弹劾她的外祖父郑庆俞勾结盐帮,以权谋私。

&esp;&esp;这分明是慷王和光远侯所做的勾当,怎会赖到她外公头上!为何颜心菀要诳她来此?这上面的血又是谁的?

&esp;&esp;只此一瞬之间浔阳心中已有千万疑惑,但如今绝非犹豫思索的时候。此地不宜久留,这封奏折更不能留下。浔阳将奏折塞进怀里打算离开,却终究是晚了一步,侯府家仆已然寻来。

&esp;&esp;数十家仆破门而入,如此情境浔阳不知该如何解释,更令她百口莫辩的是,身后的书柜忽地开了,倒出一个血迹斑驳的人来,竟然是光远侯萧均耀。家仆门围上前去,他们家侯爷已然没了鼻息。

&esp;&esp;浔阳面色青白,这分明是为她设下的圈套,从公主府的那场夜宴开始,她已然中计。

&esp;&esp;慷王,原来慷王要寻仇的不是唐近,是她。

&esp;&esp;主审

&esp;&esp;平静了许久的朝堂因光远侯的命案波澜迭起。

&esp;&esp;浔阳郡主为偷盗弹劾盐运使郑庆俞的奏折误杀光远侯,动机合理,证据确凿。而在她身上搜出的那份密折,则成了郑庆俞勾结盐帮的铁证。

&esp;&esp;一连牵扯两桩大案,龙颜震怒,斩首旨意几乎冲口而出。

&esp;&esp;“陛下容禀,此案仍有疑点。”唐近执笏上前,眼眶通红。从得知浔阳身陷命案后他便不曾阖过眼,他知道浔阳定有冤屈,不论是谁在幕后谋害,他一定要找出真凶,救出浔阳。

&esp;&esp;“其一,光远侯既已写下奏折为何不及早呈上,反要留出时间让郡主去盗?其二,光远侯弹劾盐运使的密折虽罗列三大罪证,但皆非铁证,即便呈上御前仍有辩驳余地,郡主何必以身犯险。其三,光远侯曾经也是沙场征战的勇将,即便年迈,也不可能轻易被杀。”

&esp;&esp;皇帝微有动容,唐近所言不无道理。

&esp;&esp;“请陛下将此案交给微臣详查。”

&esp;&esp;“不可。”礼部尚书王远站出来阻道,“陛下,唐大人与浔阳郡主交情匪浅,如此要案,交由唐大人审理恐惹人非议。”

&esp;&esp;“王大人此言差矣!”唐近争辩道,“此案本就该交由大理寺审理,唐近身为大理寺卿职责所在。刻意避嫌岂不更教百姓非议,以为郡主罪名已然坐实?”

&esp;&esp;王远没料到平素寡言的唐近口齿忽地这般伶俐,一时哑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