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要欺少年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8节(第1页)

&esp;&esp;唐近抱起闺女,觉得她今天又重了,心满意足地笑了。唐弥搂着唐近的脖子向他告状,说娘亲逼她吃苦瓜。唐近捏了捏她的鼻子,告诉她不吃苦瓜了,吃芥菜。

&esp;&esp;唐弥觉得父亲和娘亲一起欺负她,委屈地撅着嘴。唐近看着心疼,做出让步改吃冬瓜。

&esp;&esp;“爹,二舅舅找你。”唐弥对这个让步并不满意,企图跟着父亲去祺王府。她这小心思哪里瞒得过她娘亲,浔阳又把她从唐近怀里扒拉下来,告诉她今天不许再出府。小唐弥垂头丧气,决定先去吃些糖块垫垫肚子。

&esp;&esp;浔阳无奈摇头,这丫头一点也不像她和唐近。唐近却对唐弥的性格十分满意,他觉得这样无忧无虑极好。

&esp;&esp;“咱们是不是该给弥儿找个先生了?”浔阳寻思着,让唐弥早些启蒙或许能改改性子。

&esp;&esp;“她还小。”唐近不以为然,“这会儿就逼着她读书识字,不得天天哭鼻子。”

&esp;&esp;浔阳想想又觉得确实早了些,暂时还想不出别的办法。唐近劝她放宽心,孩子年纪小难免顽皮,等再长大些便安静了。

&esp;&esp;“祺王可说了是为何事寻我?”唐近喝了口茶,打算去祺王府了。

&esp;&esp;浔阳摇了摇头:“大约是为了南颐国的事吧。”唐近曾在诸国修行,对各国的语言风俗都通晓一二,以往有外使来朝多是唐近接待。

&esp;&esp;唐近了然点头,虽然他并不打算参与祺王与太子的争斗,但接待来使是国事,该出力的地方不能不尽心。

&esp;&esp;“吃了晚饭再去吧。”浔阳说道,他和阳淌一谈国事免不了要花上几个时辰,“你都许久没陪唐弥吃饭了,小丫头不高兴。”

&esp;&esp;唐近是个尽职尽责的臣子,少不了就得委屈妻儿。浔阳自然不会和他计较,但小孩子最喜欢父母陪着,尤其弥儿,不黏娘。

&esp;&esp;弥儿嚼着糖块坐在高凳上,手里还攥着一块。见父亲今天在家吃饭高兴拍掌,糖块滚落在地上。正要让丫头再给自己拿一块,又被浔阳拦住:“乖乖吃饭,不许吃糖。”

&esp;&esp;弥儿心不甘情不愿地答应,眼睛还盯着地上的糖块。

&esp;&esp;唐近说话比浔阳管用,他一开口唐弥就肯乖乖吃饭,不用浔阳操半点心。

&esp;&esp;“娘。”唐弥边嚼着饭边说话,“冬瓜是冬天生的吗?”

&esp;&esp;“不是。”浔阳一本正经地解释,“是因为它的皮上面蒙着一层白色……”

&esp;&esp;“啊!”唐弥故作惊讶,“它骗了我,我不吃了。”

&esp;&esp;使臣

&esp;&esp;金銮殿上,阳湍献上了一块细腻温润的和田玉,足有拳头大小,雕成了南颐国凌宜山的形态。

&esp;&esp;“禀父王,据儿臣所知,南颐人爱玉,但美玉多产于大数。而凌宜山被南颐人奉为圣山,若以此玉山赠予南颐,足显我大数之诚意。”阳湍如是道。

&esp;&esp;皇帝近看玉山,雕工精细,确为上品,可见阳湍为了这份礼费了不少心思。他又问阳淌:“祺王,你又准备以何物赠予南颐?”

&esp;&esp;阳淌上前,展开了一个麻布袋,百官探头望去。里面装的并不是什么奇珍异宝,而是谷种。阳淌解释道:“父皇,近年我大数五谷丰登,所产的稻谷颗粒饱满。儿臣以为,以此谷种赠予南颐,一则是与南颐分享优种,显示大数的友好;二则,让南颐人知道,我大数穰穰满家国力昌盛,使他们存有敬畏之心,不敢轻易破坏两国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