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如意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节(第1页)

&esp;&esp;马车行到秦淮河上,如意便同翟姑姑道别。

&esp;&esp;她心情雀跃,也不待人摆好下马石,便打起帘子跳下车去。徐仪等在下头,见她落地极稳,才收了虚扶着她的手臂,就势对翟姑姑拱手行礼。

&esp;&esp;翟姑姑还想叮咛些什么,可见兄妹二人相视而笑,那情形不论谁插足进去都十分多余,不觉就收了声。

&esp;&esp;便只低声吩咐如意身旁侍从道,“小心伺候着,别让闲杂人等接近。”

&esp;&esp;送走了翟姑姑,如意不愿进书斋,徐仪便陪她到秦淮河岸上去。

&esp;&esp;——馆生们便约在学宫前碰面,不过此刻天色还早,学宫前的空地上还没有什么人。就只岸上一瀑一瀑的迎春花枝垂落在秦淮河面上,雪积在业已泛绿的枝条上,宛若开了满岸的琼玉之花。

&esp;&esp;如意便沿着岸边石阶到桥下去,那河并未结冰,幽碧的河面映照着冬日灰白的天空,明明在闹市之中,却别样清幽。

&esp;&esp;如意见那水面上隐隐有白雾弥漫,看着便十分温暖,便伸手试了一把。徐仪阻拦不及,眼看着她被冰得一咤,不觉失笑。

&esp;&esp;如意也不以为忤,跟着笑起来,道,“我还以为是暖的呢。”

&esp;&esp;徐仪取了帕子给她,见她手指已被冻红了,便问,“没带手炉吗?”

&esp;&esp;如意道,“给旁人了。”徐仪却一贯都不带这种东西,正不知该怎么帮她取暖,如意已笑道,“我身上热,一会儿便暖过来了。”她忽然便牵了牵徐仪的衣袖,抬手指向前头。徐仪跟着望过去,便见对岸不远处有妇人慵懒的推开窗牖,当窗泼出一盆热水来——想是清晨梳妆用的脂水,还微微带了些香气与胭红,如烟似得就散在水面上的流风中。

&esp;&esp;那妇人似是察觉到了他们的目光,望过来打量了他们一番,忽而便倚窗对他们柔媚的一笑,抬手招了招□□。

&esp;&esp;如意下意识便还礼了。片刻后才意识到自己被人轻薄了。不过是她先好奇的盯着人看的,且那妇人的表情十分亲善,倒让人生不出火气来。

&esp;&esp;她显然不认得这个人,便疑惑的问徐仪,“是表哥的熟人吗?”

&esp;&esp;徐仪:……

&esp;&esp;徐仪倒是想说不认得——可偏偏他过目不忘,确实记得这个人。便道,“见过,却并不是什么熟人。”

&esp;&esp;他心知这般情景已涉香|艳二字,是不能让如意看见的。便侧身遮了如意的视线,引了她往回走。他既知道这女子的身份,便不愿如意有所误会。因此纵然如意并没有特别警醒,他也还是解释道,“去岁年末父亲宴请宾朋,顾将军带了她去,令母亲十分恼火。”

&esp;&esp;如意心想这么不庄正的作风,舅母身为主人,会恼火也并不奇怪。不过,“顾将军——是扬州的顾将军吗?他回京了?”

&esp;&esp;徐仪道,“是。”

&esp;&esp;如意道,“原来她是顾将军的内眷——”

&esp;&esp;徐仪见她意有所动,便解释,“……是外室。顾将军的夫人在扬州,一贯都不随他回京。”

&esp;&esp;如意似懂非懂,但觉出徐仪不愿意多说,她也就不再追问了。只感叹,“上回见顾将军,还是四五年之前的事。”

&esp;&esp;徐仪顿了顿,道,“他确实极少回京。这次回来的正是时候,想必朝中人心也要安定下来了吧。”

&esp;&esp;约定的时间将近,他们便回学宫前去。果然学宫前已聚了不少人。

&esp;&esp;自年假过后,这些少年们便没有空闲聚会,此刻见了面,自然比平日里更亲近、热切些。

&esp;&esp;见徐仪同如意一道过来,众人便聚堆上前,连早先在书斋里避寒的人也纷纷出来,互相询问着人是否到齐了,何时动身——也有已在刘峻这里报过道,先走一步的——郭祭酒就住在秦淮河南岸,倒是抬步便到,不需要乘车。

&esp;&esp;徐仪和如意也去刘峻那边勾了名册,便先往郭祭酒府上去。众人见他们动身,便也成群的招呼着同行。

&esp;&esp;这二三十名少年走在一起,场面喧嚣不止。然而不知怎么的,忽有那么一刻,四下里的说笑声不约而同的平息了。

&esp;&esp;如意疑惑的抬头,便见张贲拱手立在祭酒府前——显然是在等着他们。

&esp;&esp;寂静中不知是谁低声问道,“谁送信给他的?”众人都不答话,便又有人嗤笑,“不拘谁送的,他竟真敢来,倒令我有些钦佩了。”

&esp;&esp;众人都嗤笑一声,复又各自说笑起来,只当不曾看到他。

&esp;&esp;如意心下忽就十分难受。她便径往张贲跟前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