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如意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节(第1页)

&esp;&esp;二郎道,“我当然也……”

&esp;&esp;如意却道,“——你离京吧。”

&esp;&esp;二郎张了张嘴,一时说不出话来。如意便道,“去京口或者南陵,万一建康有事也你能照应到,还不必受制于人。”

&esp;&esp;二郎何尝没做过此种打算,但是,“你和阿娘呢?”

&esp;&esp;如意道,“我们当然留在建康,阿娘是皇妃、我是公主,莫非还有人敢害我们不成?”且有她们两个当人质,维摩对二郎也能更放心些。

&esp;&esp;但二郎忧虑的哪里是维摩欺负她们?他忧虑的是如意知道李斛活着的消息后,会不会心生动摇。

&esp;&esp;他心中迟疑着,宫中便有使者前来传旨。

&esp;&esp;姊弟二人忙起身听宣。

&esp;&esp;是天子传召如意入宫。

&esp;&esp;如意问明了确实只召见她,没说要传见二郎,心下不由生疑——天子待她确实没什么骨肉亲情,这会儿召见二郎和琉璃也就罢了,为何偏偏要见她?

&esp;&esp;随即又意识到,也不独是天子。二郎被太子猜疑后,首先想到的也是来叮嘱她别四处乱跑……

&esp;&esp;一时又想到汝南来的刺客,顾景楼说他们都是“羯人”,如意心下便有些不妙的预感。

&esp;&esp;只吩咐车马在外头暂且等着,独拉了二郎到一旁,匆匆写了一张手札连带印信一并交给他,道,“出了这么大的事,想必城中即刻就要戒严,以后我手下的商队也不能四处活动了。所幸去蜀地运粮的人上个月就出航了,没误了这件事。眼下总舵里还有一二十人,本来打算留他们在京畿一带替你周转粮草,现在干脆就都交给你差遣吧。”又道,“你只管考虑你自己,我和阿娘这边就不必你顾虑了。”

&esp;&esp;二郎只看着她。

&esp;&esp;他虽觉着天子必然不会对如意做什么,但这次传召也让他感到不安——如意毕竟是李斛的女儿,天子当然不至于养了十七年后才忽然容不下她了,但——万一李斛真的攻到城下,天子会不会拿如意当人质?

&esp;&esp;应当不会,二郎又想。李斛这种叛逆怎么可能为一个素未谋面的女儿而心生动摇?挟持人质没有益处。反倒是一国之君威逼孤女,更为天下人所不齿。

&esp;&esp;眼下天子恐怕和他是一个想法——为免如意心向李斛,而暂且将她软禁起来。

&esp;&esp;在李斛伏诛之前,如意应当没什么危险。可一旦李斛伏诛……天子恐怕就不会再留这个隐患在身边了。

&esp;&esp;二郎想——果然,在给如意安排好退路之前,他还不能离开建康。

&esp;&esp;或者他现在就强送如意出京……

&esp;&esp;但片刻之后,二郎还是放弃了。若这会儿抗旨,天子只怕立刻便认定如意是内应了。以天子的作风,派人传旨时必然就做好了防备。而此地不是长干里。距台城太近了,他无法保证能安全的把如意送出去。

&esp;&esp;何况他也绝不愿意将如意白送给她那个逆贼生父。

&esp;&esp;他到底还是接了印信,道,“知道了。”

&esp;&esp;

&esp;&esp;如意等候在承乾殿外。

&esp;&esp;天子宣她入宫,却并没有令她入见。她已在殿外等了小半个时辰。

&esp;&esp;中间维摩一度经过,然而看到她后显然也吃了一惊。上前同她打了个招呼,得知是天子传召她来,便有些欲言又止。

&esp;&esp;如意同他寒暄了几句,便提起顾景楼,将清晨时他们遇刺的事告诉了维摩。

&esp;&esp;维摩面色这才略缓解了些,道,“原来凌云入城前还有这么段故事。”

&esp;&esp;如意便试探着问起来,“顾公子说那些刺客是羯人,从汝南来。不知道是不是和汝南的叛军有关。”

&esp;&esp;维摩含糊道,“应当是了。”怕如意再追问下去,匆匆道,“阿爹正和徐娘娘说话,你恐怕还要再等一会儿。”便借口公务繁忙先行离开了。

&esp;&esp;如意又等了一阵子,才见徐思从殿里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