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如意娘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4节(第1页)

&esp;&esp;萧怀朔道,“你也不打算让阿娘知道你已经知道了?”

&esp;&esp;如意不没作答,萧怀朔自己先笑起来。虽是笑着的,可长睫之下那双黑眸子里却尽是失望和嘲讽,“你们就非要这么曲折的去粉饰太平?”

&esp;&esp;如意道,“……说破和不说破是不一样的。”

&esp;&esp;萧怀朔道,“是啊……”有那么一瞬间,他眼睛里似乎有孤单和悲哀流过。但如意尚未来得及捕捉,他便垂眸道,“我明白了。”他便叮咛,“你好好陪伴阿娘,这几日就先不要回长干里了吧。”

&esp;&esp;如意点头,他却依旧没放开如意的胳膊。

&esp;&esp;年幼和年长,知道与不知道,对肢体接触的感受是不同的。

&esp;&esp;如意去推他的手腕,他胳膊下意识的一颤。如意一愣,道,“你的手腕……”

&esp;&esp;萧怀朔抚了袖口遮住,眼睛里不由蒙了一层水光,片刻后才道,“……阿娘一时气急,拿砚台打了一下。我没敢躲。”又说,“……你既审了那牙子,该知道阿娘为什么生气。”

&esp;&esp;如意明白,便不再多问。只垂首行礼,便沉默的转身离开了。

&esp;&esp;出了春草亭,霁雪正等在外头。见如意失魂落魄的出来,也不敢多问什么,只默然跟在她身旁。

&esp;&esp;在日头底下立了一会儿,如意才回过神来,便将舵里的事和庄七娘嘱托给霁雪,说自己这几日且不回去了。

&esp;&esp;霁雪一一应下。随即目光一扫,见近处无人,才又道,“已经有

&esp;&esp;一切似乎又回到了秘密还没被揭穿时的模样。

&esp;&esp;如意便住在徐思殿里。与其说是留下来侍疾,不如说是留下来修养——徐思很快便恢复如初,反倒是她身体沉重,接连静养了几日,才略觉着精力恢复了些。

&esp;&esp;这几日徐思便专心的抄写佛经,持斋茹素。原本她打算另外给如意开伙,但如意说要陪她一道吃斋,她便没坚持。

&esp;&esp;三日之后,徐思终于将经书抄完。

&esp;&esp;这日一大早,如意尚未起床,便听见外头侍女们在准备香案、馔具、花果之类的东西。她睡中散漫,过了一会儿才想到,九月也快要过去了,明日便是她的生日——也是那个孩子的生日和忌日,徐思今日设案祭奠,大约是就是为了他吧。

&esp;&esp;她躺着出了一会儿神。又觉着自己至少该上一炷香,又觉着她在场,徐思祭祀时还要将话憋在心里,反而更难受,不如不在。

&esp;&esp;但这一日徐思却仿佛真的释开了往事。清晨萧怀朔来向她请安,她问知萧怀朔还没有用早饭,还留他一起吃饭。

&esp;&esp;用过早饭后,萧怀朔去视朝,徐思便将玉华玉瑶托付给如意,道,“一会儿你送她们俩去蒙学,也顺便替我看看,这几天学里可有什么事。”

&esp;&esp;如意便知道徐思是想把她支开,应道,“是。”便牵起玉华姊妹的手,笑道,“今日姑姑和你们一道去上学。”

&esp;&esp;牵大抱小的出门去,却见萧怀朔还等在院子里。如意脸上还带着哄孩子的笑,见了他便有些不自在,“你怎么还在这里?”

&esp;&esp;萧怀朔道,“等你一起出门。”

&esp;&esp;如意笑道,“几步路而已,有什么好等的。”

&esp;&esp;萧怀朔亦不做声,只安静的走在她身旁。

&esp;&esp;玉华、玉瑶姊妹都不亲近萧怀朔——毕竟是他占了她们阿爹早先住的地方。萧怀朔又是个面瘫脸。如意亦不知该说什么好。这短短一段路走得千山鸟飞绝。

&esp;&esp;所幸出了院门便要分道扬镳。萧怀朔对如意点头,便上了步辇。步辇行进在高墙深巷之间,如意望见他衣冠雍容,背影孤寂,心下不知怎么的,便有些寥落。

&esp;&esp;玉华姊妹俩就读的蒙学在东宫之北,苑囿名为玄圃,是萧怀猷入主东宫之后开辟的,专门做讲经之所。早些年就连国子学里的名儒大家也以能在玄圃为太子开筵讲学为荣,萧怀猷也因此在儒林积累起崇辱好学的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