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惑君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节(第1页)

&esp;&esp;辛瞳闻言忙走上前,想要靠的更近些,仿佛这样才能听得更真切,才能真正地走进事实真相。待要伸手去搀王礼的手臂,却见他略微有些不自然地避开了,小心退后几步,终是与她保持了距离。

&esp;&esp;心中浮起片刻的疑惑,但此时根本无暇顾及,辛瞳径直开口问:“叔,求您告诉我吧,当年我家里究竟是怎么了?这么些年,我什么也不知道,只觉得自己要再这么懵懵懂懂过下去,活的实在太糊涂了。那时家里出了事,我没能随了父母一道去,也许上天留我在人间,就是为了让我替父母讨回个公道。可这些年,我什么都没有做什么都做不了,我究竟是怎么回事,实在是太不孝了!叔,还求您能给我一个明白。”

&esp;&esp;生怕错过了一言一语,辛瞳紧紧盯着王礼的面庞一刻也肯落下,却见他在开口之前,像是确认一般,回望了王夫人的脸,两人似乎有着片刻的无声交流。原本并不容易被察觉,只是因为辛瞳方才已然瞧出了些许云夫人的异样,这会儿也就变得格外敏感。

&esp;&esp;终是觉得自己实在太过多心,收敛了心思,辛瞳急切地望着王礼,等待着或许即将呼之而出的真相。

&esp;&esp;王礼微闭了闭双眼,开口说道:“瞳丫头,你听我说。你们家的事情牵扯到了皇家秘辛,是以就连你云姨,我也从未跟她说起。可你是辛家唯一的孩子,我从小看着你长大,故而对着你,我不会再隐瞒。”停顿半晌,像是作出了极大的克制,终是开口说道:“辛瞳,你父母的死,同当年的十三爷与如今的明亲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esp;&esp;果然是同元曦九年那场宫廷巨变有关联吗?当年的十三爷,皇帝的亲叔叔,权倾一时叱诧风云的摄政王。辛瞳像是早就有了预感,只是在听到的一刹那,还是控制不住阵阵心惊。

&esp;&esp;“瞳丫头,当年你父母极力拥护当今圣上主揽朝政,这本是理所当然的忠臣之举,却十分不幸地落入了十三爷的眼中。那时的他,仗着圣上年幼,自己又是他的亲叔叔,便十分猖狂地把持朝政、为所欲为。你的父母立场太过鲜明,大概就是因此而遭到了他的记恨,被他残忍杀害。这件事情牵扯到了太多的皇家秘辛,圣上当时尚未亲政,此事便由了太后主持大局。太后娘娘同十三爷之间的丝丝缕缕,想必你也有所耳闻,关于这件事情,我实在不知道更多,只当年,太后娘娘果断地下了禁令,堵了众人悠悠之口,只为顾全皇家颜面。是以你们家中所有侍女家随均被遣散,辛府的案件被下了严旨,不许人肆意讨论。但终究你父母的双双亡故,确确实实就是明亲王他们父子所为。”

&esp;&esp;这其间错综复杂,辛瞳未曾想到,真到了这一刻,心里反倒变得无比坚强与理智,只这件事,其中的疑窦实在太多太多。在这瞬间,辛瞳就是萌生出了种种怀疑,王礼说的每一个字她都细细听在心里,却是越想越不对劲,异样不安的感觉不受控制地层层浮起。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狂风暴雨即将来临。元曦九年有所提及。

&esp;&esp;☆、信任崩毁

&esp;&esp;如果王世叔所言一切属实,那么自己的父母便是因为拥护主子亲政而遭遇不测。旁的暂且不论,但就这件事情本身便充满了可疑之处。

&esp;&esp;旁人大概不知道,但身为辛家的独女,辛瞳对自己父母一直以来的立场多少还是知道几分。父亲向来深谋远虑,深爱母亲又顾虑着自己,因而对待朝野之上所有事情,向来都是尽可能周全地去考虑。在当时的境况下,摄政王嚣张跋扈等闲之辈根本开罪不起,而主子那时也已初露锋芒亲政誓在必得,那样复杂的情况下,对于父亲这样一个志向并非全在朝政之上的平凡户部官员来说,如何就能让目空一切的摄政王另眼相看,誓要除去?

&esp;&esp;辛瞳那时曾亲耳听见父亲母亲掩着房门谈论此事,那时她年纪尚小,出于好奇便趴在门边偷听。尽管当时对听到的话语懵懵懂懂不能理解,可家里出事后,幼时所有与家人相关的记忆都在梦里心里过了无数遍。显然自己父母对于这场皇室争斗是持中立态度的。他们当初这样做,无非就是为了确保全家性命无虞,只是万万没有想到,灾祸终究还是没能躲得过。

&esp;&esp;父亲也曾百般交代她,在这场波澜暗涌的皇家内斗之中一定要谦卑慎行。他自己也始终是两不开罪,低调为人,凡事都不肯深入地参与其中。旁的人或许不了解,可自己是他亲生女儿,对父亲的所忧所虑是很清楚的。此时要说他是因为态度过激而遭致祸端,辛瞳是断然不能相信的。

&esp;&esp;这会子心中生了疑惑,虽然内心深处十分不肯相信同父亲那么交好的王世叔会真的骗自己,甚至他连父亲当年真正的立场与想法都不明白,但终究还是提醒自己加倍谨慎,连带着也不敢轻易跟他提起当年父亲这般中立以求自保的想法。既然不能在这上面发问,便只能从别处着手,因而小心翼翼地试探道:

&esp;&esp;“叔,当年我是年幼,可后来这些子记忆在我脑中过了一遍又一遍,是以当年的情景,我至今依旧历历在目。我清清楚楚地记得,我娘自嫁给我爹后,便一直相夫教子,从不过问朝政之事。那一日,她出门前,情绪未见丝毫异样。后来,她彻夜未归,家里人疯了一样找她,第二天便带回了娘亲已逝的消息。如果我娘也是这场宫廷之争的牺牲品,那么对方首先下手的对象,为什么会是她?”

&esp;&esp;王礼微皱了皱眉头:“当年的摄政王残暴成性,他许是知道你父母情深,为了让你爹自乱阵脚,这才冲着你娘下手也说不定。”

&esp;&esp;“那我爹呢?为什么他在知道娘亲死了以后,会拉着我的手不停地交代我,要好好活着好好长大?他分明就是已经意识到了这场灾祸他逃不过。可为什么他明知逃不过,不想办法向上回禀,第二天却还要主动出府去?叔,您知道最让我无法接受的是什么吗?我事后才发现,我爹出门之前,根本就是做了必死的打算。他没给自己留下一点儿后路,他把家里他和娘亲的所有回忆都带走了,他让人烧掉了他们的衣物,随身带走了他们的定情信物,他根本就没想过要活着回来!”

&esp;&esp;王礼看她面上神情,知道她此刻情绪必是万分激动。其实听她这番露出些许质疑的话语,他便已经有些乱了分寸。是他低估了辛瞳,总感觉她还是印象中那个扎着双条辫子,活蹦乱跳无忧无虑的小女孩。哪里想过现在的她,早已长成个聪明犀利,洞悉人心的大姑娘。

&esp;&esp;王礼有些后怕,何况此时在这间屋子里,还有股无形的强大气场,紧紧压迫着他,让他更加紧张。皇命自是不得有所违抗,只唯恐这份差事做的不够尽善尽美,若是不能让制高点上的那位满意,怕是就连他先前好容易答允下来的条件,也会作罢。

&esp;&esp;思及此处,更觉心里惴惴不安,王礼强打了精神,对着辛瞳应道:“瞳丫头,你先冷静点听我说完。当年摄政王性情太过暴戾,连同明亲王,他们父子二人在那个当口,真可说是什么都能做得出来,你父母只是不幸成为了这件事情的牺牲者而已。你看,如今你在宫中,虽说没了亲人,但终归过得也还算不错,现在这般,难道不是当今圣上对你百般照拂才能如此吗?你父母若是泉下有知,也必定会欣慰无比吧。”

&esp;&esp;辛瞳听他这样说,一颗心却是冷到了极致,这番话语之中纰漏实在太多。摄政王暴戾?那为什么当初那么多立场激进的君王心腹都未能遭害?若说辛府在其中拔了尖,实在是太说不过去。

&esp;&esp;而最让辛瞳感到伤心的是,为什么她王世叔在听了自己先前一番殷殷剖白之后,还要不停地告诉自己,这些年来在宫中,她所得到的一切都是因着皇帝的照拂。那谁能告诉她,皇帝为什么要这般照拂,若真是觉得自己身世可怜,要加以照拂,就不会把她送进宫里去。若是出于对拥护自己的臣子的体恤与感念,难道不该是给自己安个虚衔,好好地许配人家远远打发了,两下省心?

&esp;&esp;可是此刻面对着王礼,这些子尖锐的话语终究还是无法说出口。辛瞳垂下头去,微微闭了闭眼睛,等到情绪渐渐平静下来,才开口道:“叔,对不起,是我这会子情绪太过激动。可是为什么偏偏是我们家,为什么摄政王会偏觉得我父母碍眼?这一点,我实在想不明白。”

&esp;&esp;王礼此刻正暗暗后悔,先前只当辛瞳还是个半大丫头,因而提前想好的说辞并不完全缜密,只怕是要让这细心的丫头发现破绽了。这会儿他正细细思量,该当如何才能周全过去,甫一听她发问,便有些怔愣,一时竟没反应过来。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评论留言收藏的亲爱的,感谢!

&esp;&esp;☆、锋芒毕露

&esp;&esp;王礼先前的片刻怔楞,让一直紧张站在一旁的云夫人慌了神。看见丈夫眉头紧锁,显然是有些乱了阵脚,小心翼翼四处一番张望,再想起自己的大儿子,心里头不禁无比着急,又望向辛瞳,忍不住就接口说道:“瞳丫头,这样子的事情真的说不好。当时你还年幼,朝政上的事情,你父母总不好将事情全都说给你听,更何况是这样事关立场的问题。毕竟你知道的总没你世叔了解得深,她和你父亲那么交好,想必他们两人当初一定就此事探讨过。当今圣上英明果敢,原就是令众人敬仰的圣主明君,你父亲与你王世叔在当年的艰难境况下,其实始终都是万分尽力地拥护着当今圣上。只是事发突然,许是你父亲在不起眼处得罪了那位十三爷,这才招来此祸,你不知道其中缘故,也是自然而然啊。”

&esp;&esp;原本辛瞳还只是心中疑惑,此刻再听云夫人这一番剖析,却是十分肯定了自己的判断。尽管内心深处万分不愿相信,面前两位曾对自己无比宠爱的长辈,竟会抱着不知名的目的欺骗自己,可理智就是在告诉她,他们现在所说的所有,她一个字都不能相信。

&esp;&esp;辛瞳低低地垂下头去,再不敢去观察他们二人的面色神情,泪水再次决堤。现实的残酷却不容许她在此时自暴自弃,伸出手背在眼眶子上狠狠的抹了一把,辛瞳到底忍不住内心的冲动,质疑的话语脱口而出:“叔,您方才不是跟我说,我家的事,您从没对任何人说起过吗,怎的云姨竟如此了解?叔,我明白,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苦衷,我真的十分能理解。更何况此刻,原本就是我有求于您。因而,即便我十分清楚,您此刻最想让我做的,无非就是赶紧收拾好情绪回到皇上身边,继续糊里糊涂地过下去,也无法对着您辩驳半句。只是,王叔,还有云姨,请容我说句实在大不敬的话,站在我的立场上,若是您二老不幸遭遇了事情,而王大哥却一直迷迷糊糊数十年都不可得知真相,那么王大哥心中会是何种滋味,您二老内心又会作何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