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1节(第1页)

&esp;&esp;然而林德并不为这空灵的声音而心神动摇,反而神色略带些急促,却强忍镇定地开口,“国师之前说不可饮用生水,需得煮沸之后才可,只是恕在下愚鲁,不知其中缘由,国师可否告知个中道理?”

&esp;&esp;说完,他又慌忙补上一句,“若是不便告知,那便算了,是在下冒犯了。”

&esp;&esp;听着林太医如此真诚的语气,从车窗看了一眼他恭敬站在原地,神色谦逊的模样,姜虞有些不好意思,还有点无措。

&esp;&esp;毕竟不喝生水是现代人的共识了,大家也知道生水里会有寄生虫或者看不见的细菌,容易生病。

&esp;&esp;可是古代人是不太会特意将水烧开喝的,毕竟这样一来比较麻烦,而且柴火不够,许多山林都不允许随意砍伐,他们不会浪费珍贵的柴火只为了烧热水的。

&esp;&esp;不过即便是这样,若是能让人知道喝生水对人不好,有条件的尽量把水烧开了喝,那也是一件好事了,说不定就能救上几个人。

&esp;&esp;见姜虞在马车内沉默不语,林德还以为是自己贸然前来询问冒犯了对方,心下还有些惴惴不安。

&esp;&esp;殊不知,马车里正在组织措辞的姜虞终于在对方忍不住开口道歉之前,轻声回复。

&esp;&esp;“并无不便,不过是这些水之中,其实藏着肉眼难以察觉到的虫,若是体质虚弱之人,那虫便会趁虚而入,人或许因此便生了伤寒或是痢疾。”

&esp;&esp;因为实在是不好解释细菌到底是什么,毕竟她自己也不是学生物的,也不太能解释清楚,只能粗暴地将之归类于“虫”这样的东西。

&esp;&esp;但即便是这样,也已经听得周围人倒吸一口冷气,正埋锅造饭的士兵看着水勺里分明清澈的河水,实在是很难想象其中居然还游着自己根本看不见的虫子,若是真的喝下,那虫岂不是要在自己的肚子里钻来钻去?

&esp;&esp;他舀水的动作一下子都停住了,甚至还有些不适,便停在那里竖着耳朵听着国师接下来的说法。

&esp;&esp;姜虞再次开口,“不过不必太过担忧,只需将水烧开至沸腾,足够的温度便能杀尽其中的虫,令其消失。”

&esp;&esp;当然,她也知道细菌被高温杀菌之后其实没有消失,只是失活,不会再造成影响而已,但是她这回毕竟是用虫来比喻,总不能说杀死之后虫的尸体还留在水里吧。

&esp;&esp;果然,听得这话之后,周围的人也暗暗放下心来,不再那么提心吊胆,林德神色也是一脸奇异,暗自记下然后便像是想起什么一样,开口问道。

&esp;&esp;“在下年轻时在南方做过游医,曾见过农人无由腹痛痢疾,查不出病因,如此蛊痢,不知是否也是因食用了生水?3”

&esp;&esp;马车里的姜虞有些懵,我真的不是医生啊,我也不知道你说的这种到底是什么病啊!

&esp;&esp;不过幸好林太医又说了几句话,“此地中人也多患水肿,腹大四肢细,腹坚如石,民间多唤之为大肚病。”

&esp;&esp;两人说话间,周围的医师士兵都很想近前来仔细听听,却不敢造次,只能放轻手脚,悄悄听着。

&esp;&esp;听得这话,一些从小长在京城里的士兵官吏还显得有些惊异,毕竟他们还从未听闻过这样神奇的病状。

&esp;&esp;倒是几位出身偏远的小吏和一些见多识广的医师暗暗点了点头,他们确实也见过这样的病人。

&esp;&esp;听得林德补充的话,姜虞这才放下心来,还好是她知道的病。

&esp;&esp;“蛊痢?此病与蛊倒是没什么干系。”

&esp;&esp;“此病应名血吸虫病,与之前所说生水中的虫并非一类,不过确实也是因人沾染触碰了那些含有虫卵的污水,才致血吸虫在体内寄生,虫卵堆积体内才显得如此腹胀如鼓。”

&esp;&esp;这话甚至比刚刚说的那几句话还来得吓人,一些联想能力强的人都被自己脑子里的画面惊得不寒而栗。

&esp;&esp;林德同样也是惊异,这病竟非巫蛊之类的缘由才致,而是水中那些看不见的虫造成的,果真奇异,听得国师说得如此笃定,他甚至都想立马去找人验证这一说法了。

&esp;&esp;不过不等他开口,便听得姜虞突然开口,伸出纤纤细手掀开帘帐,指着某个方向,“韩统领,那处可是有什么动静?”

&esp;&esp;其实也在悄悄听着的韩楚清有些微窘羞,肃了肃神色便带了人去了指着的那个方向。

&esp;&esp;马车里的姜虞这才暗自松了口气,还好转移了话题,关于血吸虫病她还是小时候看过科普纪录片,对那样的病人实在是印象深刻,但是再多的她真的不知道了,再问就要露馅了。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1出自隋朝巢元方的《诸病源候论·疫疠病诸候》

&esp;&esp;2出自明朝医家吴又可的《温疫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