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节(第1页)

&esp;&esp;从本地的大夫口中得知,许多病患往往生了高热,咳嗽,原本还以为是害了风寒,然后便是颈部或腋下往往偶生一赘肉隆起,继而咯血,几日便死。

&esp;&esp;听到这里,姜虞不由皱了皱眉,她来之前并不知道这次瘟疫究竟是什么病,毕竟古代对于瘟疫的认知还很模糊,往往将所有的烈性传染病都统称为“瘟疫”。

&esp;&esp;但是事实上,古代曾经爆发过的瘟疫中便有鼠疫、天花、流感、霍乱等各种传染病。

&esp;&esp;之前听到那两个小孩形容城内患病之人的情况,她就已经有所猜测了,如今城内大夫的话更佐证了她的想法。

&esp;&esp;“果然,是鼠疫。”

&esp;&esp;作为甲类传染病,鼠疫的传播速度极快,在医疗水平极其低下的古代,致死率更是极高,最严重的败血型鼠疫的病死率甚至可以达到百分之百。

&esp;&esp;不过根据大夫所说的症状,应该还没到那么严重的程度,应当是流行初期最为常见的腺鼠疫。

&esp;&esp;“此次大疫,追溯源头竟是由鼠引起的吗?”

&esp;&esp;耳聪目明的林太医听得她的低语,不由得激动起来,瘟疫竟是可以说得出具体来由,找得出原因的吗?

&esp;&esp;就连他的师父也仅仅只是猜测这是天地间一股异气,但是再深究下去,这异气为何而来,从何而来,往年的瘟疫又是为何消失,这种种困惑却都不得而知。

&esp;&esp;如今,他竟得有幸知晓这瘟疫来由吗?

&esp;&esp;姜虞看了他一眼,见到他年纪这般大,却依然渴求知识的模样,内心实在有些感慨,这样的人虽然生在如此落后的古代,却有着一颗求知深究的探索之心,如此人物,说不定他就会名流千古,登上以后的教科书呢。

&esp;&esp;“确实如此,”她点点头,也愿意多说几句为他解惑,这类疫病便是由于老鼠身上带了病,人吃了这类患病的鼠,或是跳蚤叮咬了这类病鼠,继而叮咬人,才使得人患上鼠疫。

&esp;&esp;没错,跟姜虞一开始看到鼠疫,便下意识地以为是老鼠直接传播给人的不一样,老鼠这类啮齿类动物并非是直接传染者,而是由于人类被携带鼠疫菌的跳蚤叮咬才患病。

&esp;&esp;或者是人类太过饥饿,实在没得吃,将得病的老鼠吃掉,才会染病,这时的疫病是不会人传人的。

&esp;&esp;当然,如果发展到后期,病菌扩散到了肺部,发展成了肺鼠疫,那么便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即使是交谈间也会染上疫病。

&esp;&esp;因此古人所说“大灾之后便有大疫,”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每逢旱灾,难民四处逃荒保命,而老鼠也同样没了吃的,自然也会进入到人类聚居的地方寻找食物,并且流民在慌不择食下,连老鼠也会吃,这样的情况实在容易成为瘟疫的温床。

&esp;&esp;而且干旱时节,本就缺少雨水,流民根本无法保证自身卫生情况,再加之四处流散,疫病很容易扩散开来。

&esp;&esp;听得姜虞的解释之后,林太医才像是恍然大悟一样,拍了拍愣在一旁的徒弟的脑袋,让他记得待会拿纸笔记下来,一副将她所说的话奉为金口玉言的模样。

&esp;&esp;而这时查探城内情况的人也回来了,城内就如同她之前猜测的那样,古代没有成体系的防疫意识,基本没有什么有效的防治措施。

&esp;&esp;毕竟古代有的还是医馆和药房,以及四处走街串巷的游方郎中,大多数人病了还是选择呆在家里,请大夫上门或是上医馆治病。

&esp;&esp;然而这样严重的情况下,医馆大多数都关门了,实在是收不下如此多的病人,况且还这瘟疫还如此危险。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其实鼠疫听起来感觉挺陌生,但是大家应该挺熟悉的,鼠疫的三次大流行里,其中一次就是十四世纪造成欧洲三分之一人口死亡的黑死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