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节(第1页)

&esp;&esp;只是见严斐如此诚恳,一旁的茵茵又眼睛亮亮的,也催促着他快些收下,他才不好意思地接下了这个盒子。

&esp;&esp;见原本能说会道,脸皮极厚的三哥露出这副模样,郑乔和几个小孩在一旁都忍不住出声笑着,然后遭了郑三一个白眼。

&esp;&esp;众人周围的气氛一下子轻快多了,严斐也露出一丝笑意。

&esp;&esp;之后的路途中,茵茵虽然随着哥哥回了他的马车,还是会在休息的时候去到郑三那边,和那几个小孩子叽叽喳喳的,不知在聊些什么。

&esp;&esp;严斐也同他们亲近了许多,也会在闲暇时向他们讲讲京中风土人情,让他们多几分了解,届时进了京城,也好快些安住下来。

&esp;&esp;回京的路上没再碰上别的什么事,一路都顺利的很,因此他们很快便到了京城。

&esp;&esp;离京城还有一两里地的时候,他们就远远见到了,早已在城门恭候多时的众官员们。

&esp;&esp;站在他们百官前方的,则是宣文帝和太子,他们这些人早就从下面呈上来的奏章中,得知了青州和通州这些时日里来发生的事情了。

&esp;&esp;最初他们知道那药水的存在之后,笃信国师的那些人自然觉得理所应当,毕竟自己可是亲眼见识过那位展现神迹的样子,国师再拿出什么样的东西,他们都不会那么震惊了。

&esp;&esp;只是后来听闻火葬之事,国师一举度化数百人,呈上报告的人花费了许多笔墨来详细描述当日发生的场景,以及自己心生的震撼之情。

&esp;&esp;虽然仅仅只是信中言语,但是知道这件事情的人无不心驰神往,更对国师信服得五体投地,恨不得自己也能亲眼见上一次那样神异的景象。

&esp;&esp;之后又得知,那位太医令仅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研制出了治疗瘟疫的汤药方子,他们更是欣喜,觉得这正是上天显灵,国师庇佑,才能有如此神速的进展,及时救下两州如此多的百姓。

&esp;&esp;往日若是爆发如此严重的瘟疫,往往都要死伤大半,才能慢慢平息下来。

&esp;&esp;如今却只花了不到两月的时间就解决了此事,并且还救下了十之六七的民众,如此丰功伟业,前所未闻,简直可堪载史。

&esp;&esp;经此之后,众人对国师愈加敬重,心中钦佩之情更胜以往。

&esp;&esp;而皇帝也已经得知了通州知州私下里干的那些事情,不仅偷运粮食,还私铸刀剑,犯了如此大的忌讳,简直是胆大得都不要命了。

&esp;&esp;他知道之后自然是十分愤怒又难堪的,毕竟段立康是他还算看中的苗子,才会被他调到通州做知州。这人平日里也本分的很,哪知道居然有这样的胆量,敢做出这种事来。

&esp;&esp;气过之后,宣文帝立马便下了旨,令刑部通缉并且派人搜寻段礼康,务必要将他捉拿归案。

&esp;&esp;眼前的队伍慢慢驶着,终于来到了城门口,然后便见得城门处皇帝及众大臣俯身行礼,异口同声地开口。

&esp;&esp;“恭迎国师。”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

&esp;&esp;姜虞下了马车,坦然受了他们的礼。这一回,就连朝中少数心中依然有些犹疑的人,也再没有了别的心思。

&esp;&esp;若不是真的仙人降世,谁人敢在这么危急的时候主动到疫区去,并且还能有如此成效,短短一个多月就救下了那么多人。

&esp;&esp;而宣文帝这边早就备好了庆功的宴席,只等队伍归来,犒赏众人,为国师接风洗尘。

&esp;&esp;宴席上,宣文帝恭敬地将主座让出来,请姜虞上座,身旁的众人见到这一幅场景,即使是最古板的臣子也没有任何异议,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

&esp;&esp;这也是姜虞第一次首肯应下的宴席,那些前来赴宴的官员们,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瞧她,看上去依旧是那副与身旁的同僚谈笑风生的样子,但实际上大家都不着痕迹地偷偷找机会瞄了她几眼。

&esp;&esp;毕竟这些人平日里也没什么机会能接触到国师,这位国师往日长居摘星楼,也不曾接受过他们的拜贴。

&esp;&esp;如今终于有机会能近距离接触,他们自然是按捺不住,想瞧瞧仙人的样子。

&esp;&esp;姜虞如今习惯了,倒显得自在许多。宴席上的菜色丰富,而且她的菜品一看就比别人精致许多,因此她也确实尝了两口。

&esp;&esp;不愧是宫中御厨,做出来的菜色香味十足,而且用的材料也都是珍稀无比,价比千金的,的确非常不错。

&esp;&esp;不过这些日子她基本尝遍了这里的口味,也没有最初的那种惊喜了,而且毕竟这个朝代不比现代,缺少许多调味料。

&esp;&esp;因此对于她这个不喜欢清淡,反倒喜欢重口味道的人来说,看来还是少了几分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