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节(第1页)

&esp;&esp;在征询过姜虞的意见之后,这一片本属于她的田地,也用来试验种植她拿出来的那些稻种了。

&esp;&esp;除了皇宫,庄子以及农署的那些地以外,其他知道这批粮种消息的人,为了剩下的田地名额,简直要打破了脑袋。

&esp;&esp;毕竟这些人家中都不缺良田,而且他们对于国师自然是极为信任的,如今有了这种稻种,他们自然是希望能早一日种上就早一日。

&esp;&esp;不仅是向皇帝和国师示好,也是盘算着,种上一次之后,即使要将大部分的粮食充作粮种分发到各州县去,但是看在情面上,他们自然也能比旁人更早地分发到这些粮种。

&esp;&esp;对于他们来说,粮食总是不嫌多的,毕竟他们可都是世家大族,人丁兴旺,这样的东西对他们来说,也是一大助益,他们当然要争这个先。

&esp;&esp;而今日,其实那些争论也已经落下了帷幕,田里的秧苗其实也差不多栽完了,秦定抹了一把汗,忍不住跑到一边树荫底下休息着,还拿出了随身带着的水囊大口大口地喝着。

&esp;&esp;这些时日来他的肤色都明显黑了几个度,再加上他现在身上穿着的便于干活的衣裳,这样的身形便是让他弟弟来看,

&esp;&esp;宋司听了他的话,诧异片刻之后,倒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

&esp;&esp;“如此说来,似乎也曾听闻山越地区有这样的风俗,饭稻羹鱼,黄鳞赤尾,可以为食。”

&esp;&esp;“而且照你所说,似乎在稻田之中养些鱼儿,还能有不少益处?”

&esp;&esp;他甚至忘记了还站在一旁的秦定,暗自思索着,嘴里还说着些什么。

&esp;&esp;秦定倒是不甚在意他忽视了自己,反正宋大人一向都是这样的怪癖,什么事情想入神了,就很容易忘记周边的事,好几日没有按时上值,都是因为想事情想入了神,结果走错了官衙。

&esp;&esp;隔壁官署的几位老大人都熟识他,见到他走错地方,还会故意坏心眼地不开口提醒,等他自己回过神来,才打趣两句。

&esp;&esp;倒是秦定,现在一回想起刚才的事情,就头皮发麻,感觉自己实在是没有发挥好,穿的这一身衣裳也不够正式,说的话好像也不太得体。

&esp;&esp;早知如此,哎,哪有什么早知如此呢?

&esp;&esp;他也不能一眼看穿眼前人究竟是不是国师所化,这种事实在是难以预料啊。

&esp;&esp;虽然如此,但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这么一行下来,国师只单单见了自己,那岂不是正说明了他与对方有缘?

&esp;&esp;秦定倒不是想从国师那里得来什么好处,只是单纯地对这番肯定感到高兴。在压下刚才那股尴尬之后,他心里甚至不住地喜悦起来,甚至想立马打道回府,跟弟弟好生炫耀一番。

&esp;&esp;毕竟之前二郎之前能跟随国师一同前往青州,这样的殊荣实在是令人羡慕不已。他当时还想死皮赖脸的也跟着弟弟一同去,结果反被告了状,被母亲塞进了官衙里做事去了。

&esp;&esp;这么一看,岂不是因祸得福,多亏了母亲,把自己塞到这里当个小官,他今日才能有机会亲眼见到国师,还能和对方交谈上几句。

&esp;&esp;是了,他得回去跟母亲道谢一番才是。

&esp;&esp;正这样想着,他突然听见宋司开口说道,“既然国师如此说,那也可一试。”

&esp;&esp;说着宋司便手脚利落地赶回去了,还一边招呼着秦定。

&esp;&esp;“走走走,咱们去官署里查查,有没有这方面的记录,我记得似乎有本农书上写过。”

&esp;&esp;听得这话之后,秦定便立马明白过来,今日又得晚些时候才能归家了。

&esp;&esp;哎,这样的话他岂不是不能立马回家跟二郎炫耀了,可惜可惜,今日便先放过他,待明日再说吧。

&esp;&esp;回了农署之后,几人又开始翻阅起这里珍藏的各类典籍来,待确定真有类似记载,并且那些在稻田里养鱼或者养鸭的例子也提及了,稻谷的产量似乎比寻常水田所出的要高上一些的时候,宋司便立马拍板,要在一些田庄上试验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