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5节(第1页)

&esp;&esp;不过这消息还是在私底下传开了,那些家中分到了稻种的家伙,一个个都像是得了什么宝贝一样,吩咐家里人一定要好好对待,不能懈怠。

&esp;&esp;“果真如此?”里长听到这里感觉还有些吃惊,那些稻种发下来的时候,他怎么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呢,难道真是他眼瘸了,看不出好坏来了。

&esp;&esp;“那还能有假,这可是那位国师大人赐下来的东西,知道吧?”

&esp;&esp;此地地方偏远了些,很多消息都没能传到这里,因此许多人虽然知道了有国师这么一号人,但是具体是干什么的,做了什么事,他们却是不知情的。

&esp;&esp;毕竟每日里忙忙碌碌,便已经很耗费功夫了,除了那些无所事事,到处乱混的家伙,这些人其实都拘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里,平日里的消息也仅限于村子里,很多人连县城里都没去过,更不要说打听到这些消息了。

&esp;&esp;里长倒是消息灵通些,但也仅限于那些说书先生以及自己交的一些三教九流的朋友了,因此也只是听说过这位国师,据说厉害得很,能呼风唤雨,挥手就能治病呢。

&esp;&esp;“哎,可不是嘛,这位大人可是从天上下来,货真价实的仙人呐,而且这东西也是她从天上带下来的宝贝啊。”

&esp;&esp;小吏说着,手里比出了一个数来,“要么说,神仙的东西跟咱们不一样呢,这发下来的稻种,种在您家田里,起码能有这个数。”

&esp;&esp;里长见了之后大吃一惊,还有些不敢置信,慌忙确认了一番,见对方依然是一副确凿无误的样子,才信了几分。

&esp;&esp;“真,真能有这么多啊?”

&esp;&esp;劝农官在他们村子里其实说得不多,也提了两句亩产,但是那话一出,谁都不敢相信,只以为那样的数字肯定是梦里才能有的,他们种了一辈子粮食,都没见过这么多的。

&esp;&esp;而人就是这样,旁人告知的话他们不敢轻易相信,反倒是自己从亲戚朋友那里打听来的消息,却是深信不疑。

&esp;&esp;里长虽然心中还有疑虑,但已经是信上了七八分,心里也有了底,恨不得立马就回去,让大家伙好好种,不要有丝毫马虎。

&esp;&esp;“那估计差不了多少,不过这毕竟是天上取下来的,咱们这田肯定不如,可能也会少上一些。”

&esp;&esp;小吏并没有把话说绝,反倒是又谨慎了几分,这倒让里长更加深信不疑。

&esp;&esp;是啊,就算是仙人要种田,那想必他们的田也比自家的田要好得多,肯定种什么都能种出一大片出来,怎么都能丰收,根本不怕水旱,挥挥手就能把水引来了。

&esp;&esp;里长朴实地想象着仙人种地的模样,心中又踏实了几分。

&esp;&esp;之后,他又听得小吏开始讲起他从各处听来的消息,把那位天上来的国师吹得天花乱坠的,那些话说得好像自己亲眼见过对方一样。

&esp;&esp;里长也十分配合地回应着,酒足饭饱之后,他才起身道别,然后乐悠悠地迈着步子回了村,将这些消息告诉了家里人,嘱咐他们可得好好对待这些稻种,说不得他们也能有机会染上一两分仙气呢。

&esp;&esp;就算不行,要是真能种出那么多粮食,那这也肯定是仙稻了,得是神仙的东西,才能种出这么多吧。

&esp;&esp;作者有话说:

&esp;&esp;?

&esp;&esp;稻谷大丰收之后,整个农署都沉浸在喜悦之中,毕竟他们可谓是真正见证了历史,亲眼见到了如此高产的粮种,居然是从他们手中种出来的。

&esp;&esp;这可是要名垂千古的事啊,到时即使自己不能记载在史书之上,最多只能得个“某某等”之类的称呼,那他们也足够心满意足了。

&esp;&esp;而且史书上不写他们,那他们也可以自己在族谱上写明自己的功绩,好叫后人知道,他们不仅见过那位国师,还亲自种出了国师拿出来的仙稻呢。

&esp;&esp;一些庄户农户之间,私底下也开始流行起青州的那些雕像来,只不过这一回,他们嘴里说的可不是什么药师娘娘,而是庇佑丰收的司农仙君了。

&esp;&esp;这些人都是亲眼见过那日丰收景象的,但是与旁人说起时,那些鼠目寸光的人总觉得他们是发了癫,青天白日做起梦来了,个个都不相信。

&esp;&esp;还是后来听得那些大官还有皇帝都写了文章称颂,并且还将那些稻种都分发到十三处州府之后,他们这才将信将疑。

&esp;&esp;难不成,这世上真有这种好东西?

&esp;&esp;不然的话,那些达官贵人怎么会如此笃信,还疯了似的写了许多诗赋文章出来歌功颂德。

&esp;&esp;因此,很多人都想偷偷溜到摘星楼前拜一拜,不过还没进那条街,就被人拦下了。

&esp;&esp;因此,这些人只能退而求其次,请了雕像回来摆在家中上香祈求,希望来年是个丰收年,能有个好收成,莫要再来个水旱大灾了。

&esp;&esp;皇帝也实在高兴得很,恨不得让全天下都知道这个消息,自己还亲自写了一篇赋,将那个稻种夸得天上有地上无,还是国师见自己仁德,又怜悯众生,遭灾之后又逢疫,实在可怜,才发下此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