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我靠农业系统在古代当国师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节(第3页)

&esp;&esp;毕竟谁会嫌钱多呢。

&esp;&esp;因此他们很快便一同来到了国师府,去到了姜虞面前,想一探究竟,看看问问清楚。

&esp;&esp;姜虞也猜到了他们会来,就算是现在孟朝战乱还没有完全平息,国中也还不算足够富裕,时机并不是很合适,但是谁看见这些细致的地图,能不兴起一股豪迈之感呢?

&esp;&esp;但是只要他们有这个想法,先行做好所有准备,等过个几年将海船和一应人手全部筹措好之后,那时想必国中已经算是足够富裕,人口也增加不少,正是国富民强的时候。

&esp;&esp;到那时,再出海探索其他地方,便是最为适宜的时候了。

&esp;&esp;因此,姜虞在知道他们的来意后,便矜持地点了点头,“的确如此。”

&esp;&esp;“你们难道没有想过,人外有人的道理吗?”

&esp;&esp;这话说得宣文帝和太子有些惭愧,他们之前确实十分自信,只以为这世上的国家之中,就属他们孟朝最为强大,最多不过周边几个外敌被他们放在眼里罢了。

&esp;&esp;他们倒也知道,在西戎之外也有一些国家,但毕竟距离他们较为遥远,平常又不打交道,因此他们对其的了解也非常浅薄。

&esp;&esp;如今知道了这样大的消息,又得知许多地方仍是无主之地。上面还有许多从未开采过的矿藏,俨然是一座座未曾发掘过的宝藏。

&esp;&esp;因此得了姜虞的肯定之后,他们二人便兴致勃勃地商议起了出海之事。

&esp;&esp;虽然不知国师为何突然将这地图拿出来,但这既然是对方给出来的,想必她对此事也抱着一种赞成的态度。

&esp;&esp;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也要好好把握这机会,毕竟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迎,反受其殃。

&esp;&esp;宣文帝自然是想尽快派人出海寻宝的,太子也颇为心动,并且他这些日子里来,深刻感受到了国库不足的限制。要是真能顺利取得一些财宝,想必也能缓解婴儿。

&esp;&esp;但是这样上头的想法很快便被他按住了,他也一下子镇静下来。

&esp;&esp;这种事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做成的,起码也要画上几年时间,不仅需要制造出海的航船,还需要有足够多熟悉水路的人员以及其他配套设施,这些都是需要慢慢商议的,实在不能操之过急。

&esp;&esp;因此,他们二人虽然心潮涌动,但还是很快冷静了下来。

&esp;&esp;二人恭敬拜别姜虞之后,又回到了皇宫,准备好好商议此事。

&esp;&esp;国师送来的那卷地图,也被宣文帝仔仔细细的藏在了宫殿的某处暗格中,这样重要又极为珍贵的东西,可是要作为国之秘宝好好珍藏的,不得轻易展示于人前。

&esp;&esp;待到日后,或许它才有机会重见天日。

&esp;&esp;然后,他便招来了几位尚书大人和重臣,商议起了筹措出海航行的准备。

&esp;&esp;这些匆匆前来的大臣们,一时间都有些不明所以,不知道宣文帝为什么突然心起了这样的念头。

&esp;&esp;尤其是户部尚书,听到这样一听就知道极为耗费财力物力的计划,恨不得立马开口劝告陛下打消这个念头。

&esp;&esp;“陛下,非是臣不想,而是不能啊。如今方方面面都要花银子,那边还在和西戎打仗,实在是没有多余的银钱出海了。”

&esp;&esp;宣文帝听到户部尚书一贯的哭穷话语,并不像以前那样头疼,反倒是极为闲适地令身边的心腹大太监,将那个锦盒送到几位大人面前。

&esp;&esp;虽然有些困惑,但是他们顺从地打开那盒子,取出里面的东西展开,端详了一会儿之后,便见这几位老大人的呼吸都不由得急促起来。

&esp;&esp;“这,这东西是真的吗?”

&esp;&esp;在其他人还抱着震惊,不解甚至极为怀疑,不相信在孟朝之外,还有如此广袤的地界,有更多数不清的国家的想法时,户部尚书看着上面代表各种矿藏的标识布满其上,忍不住急忙开口询问道。

&esp;&esp;在得到了宣文帝的点头应许,并且得知这是国师送来的东西之后,户部尚书一改口风,又把自己先前所说的话收了回来。

&esp;&esp;“陛下您之前所说的出海一事,还是可以商量的。”

&esp;&esp;“虽然国库空虚,但是挤一挤总能有富余的,咱们快些筹办海船吧。”

&esp;&esp;原本推三阻四,极为抠门的户部尚书,这时候却显得颇为大方,态度甚至比宣文帝和太子还要热切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