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闯海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丁东国又对着他恶心起来:“你知道猪肚子有糠,把你爸的婆娘叫妈。这是历史是文化,你懂不懂?连这都不懂,还想到海南发财?”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闯海南 第二章(5)

王杰超见毕志磊在跟前,知道丁东国不敢把自己咋样,就进行绝地反击:“你知道猪肚子有糠就是文化,你爸的婆娘你叫妈就是历史?你说我不懂历史文化,你说说历史文化是方的还是圆的,是长的还是短的,能当饭吃还是能当水喝?自己啥都不懂,还处处教训人。要是人家涂小姐、欧阳小姐、夏侯博说我不懂历史文化,我多少还服气一点,人家毕竟是研究生。你跟我的文凭差不多,识的字最多比我多十来个,还在我跟前充大尾巴狼。旁人不知道,还以为你是清华大学的博士毕业生哩!”

大家都看着王杰超笑,连丁东国都被他逗笑了。

王杰超见大家笑过了,就试探着问毕志磊:“咱们打平伙还是各吃各的?”

丁东国反问王杰超:“你想打平伙还是各吃各的?”

王杰超尴尬地说:“我听大家的,大家怎么做我就怎么做。”

毕志磊琢磨了一会儿,说:“我的意见是各吃各的,咱们有的人带的钱多,有的人带的钱少,想在海南发展的方向也不一样,没必要在这上头表现仗义。大家还是节省着花钱,今天在东湖三角池看了海南的大概形势,求职的人多,岗位不多,我们不会很快就找到工作的,把钱花完了就很难再坚持下去。”

王杰超在内地做过小买卖,身上带的钱多一些,就点了一个单炒,要了一份米饭,饭馆配了一个免费的菜汤。老板把菜端上来的时候,他为了表示豪放,把菜放在桌子中间,一个劲地说:“都吃,都尝尝海南菜的味道。”

没有一个人把筷子朝他的碟子里伸。

丁东国问毕志磊:“咱们点什么?”他和毕志磊是一个单位的,原来当兵也在一个连队,两个人的钱就不分彼此。

毕志磊见附近桌子上有人吃一种炒米粉,就问老板:“这种炒米粉多少钱一份?”

“三块,赠送一份菜汤。”

“咱们一人要一份炒米粉,有干的有稀的,营养全面顶饥实惠。”毕志磊说。

夏侯博和杜泓伯带的钱最少,就害怕打平伙点很多菜,钱没几天就花完,见毕志磊点的是最便宜的东西,也高兴地说:“咱们都吃炒米粉。”

丁东国又问欧阳莉雪和涂丽婕:“你俩吃什么?”

欧阳莉雪看着涂丽婕说:“看丽婕想吃啥,她身子有病,一定要吃点有营养的东西。”

涂丽婕见有人吃煮的米粉,有汤有面热乎乎的,就说:“咱们就吃那种煮的米粉。”

丁东国就问老板:“老板,这种煮的米粉多少钱一碗?”

“两块钱一碗。”老板说着就端上来一壶茶水,给他们每人面前摆了茶碗,挨个把茶水倒上。整整一天了,他们都没喝一口热水,顾不上烫嘴就喝起来,不大工夫就把一壶水喝光了。老板又给茶壶里放上茶叶,给里面倒上开水,满怀同情地说:“你们内地人真可怜,跑这么远的路到我们海南,吃不上喝不上受这么多的罪。”

丁东国笑着给老板说:“我们在内地都是有单位的人,我和老毕是从部队转业到铁路分局的,老毕还是分局的劳资科长。”又指着杜泓伯给老板说:“这位先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有名气的作家。”指着夏侯博、欧阳莉雪、涂丽婕说:“他们都是名牌大学的研究生,大学老师。”

“在我这吃饭的内地人,在内地差不多都有很好的工作,为什么要跑到海南受苦哩?”老板给他们倒上茶水,对着炒米粉的厨师喊:“阿根,把肉多放些。”

“老板,能闯海南的,都是人尖子里头的尖子。要是没两下子,哪敢闯海南!”丁东国给老板搭上了话。

“你说这话我信,当年我们海南很多人闯南洋,现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泰国很多华侨老板都是我们海南人,有的还当上了总理部长级的大官。那些闯南洋的人都是很能干的,不能干的就不敢出去闯。”

“你们海南第一代闯南洋的人,肯定也受了不少罪吃了不少苦。”

“我有个本家叔叔就是闯南洋的,在橡胶林里搭了个棚子,整整住了三年,现在发展得有了自己的公司,资产都有一千多万美元。不管那时候还是这时候,关键是要能吃苦,吃不了苦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

炒米粉端上来了,所谓的炒米粉就是把用米面做的面条加上肉丝、青菜,用青油、生抽炒上一遍。汤粉也端上来了,汤粉就是把米面和青菜、肉丝放到开水里煮了,给上面倒点青油。老板果然给他们的量很多,里面的肉也放得不少。

毕志磊见欧阳莉雪和涂丽婕的碗里就是一些面条,尽管青菜、肉丝的量不少,但营养不一定好,就把老板拉到一边,小声说:“我们有位女同志,这几天一直生病,你搞个营养一点的东西,我给你付钱。”

老板琢磨了一会儿,说:“我给她做个西红柿鸡蛋汤,打进去两个鸡蛋,再加上西红柿,营养也全面,味道也好。我不多收你们钱,一块五就行了。”

毕志磊从口袋里掏出一块五毛钱,说:“你一会儿就说是送给我们的,不要说我给你付钱啦。”

老板疑惑地点了下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