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制造神迹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尔格是功的单位,是一达因的力使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一厘米所作的功。

名词解释:达因

力的单位。使1克质量的物体产生每秒平方1厘米的加速度所需的力谓之一达因。

无意冒犯黄大师

黄易有一部书,名叫《尔国临格》,书名是英文直译,讲述上帝和欢喜的故事,本人的书名叫《尔格临国》,虽然四个字相同,但意思差了十万八千里,本人无意借黄大师余荫,特此声明。

第一章:天生我材必有用

“呯!”

我反手关上实验室的门,来到了工作间;一边闻了闻从车库传过来的狗肉奇香;一边把实验记录本扔到了写字台上。

虽然昨晚我狂欢归来,睡了一小会儿,可是从下半夜一点开始;一直忙活到早晨五点;我真的感觉有些疲惫。

于是;我揉了揉有些发涩的眼睛,拿起桌子上放着的暖瓶,先给自己倒了一杯温水,然后坐在椅子上,在脑海里仔细地整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并且捧着杯子,慢慢品味温开水的顺滑。

难道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通过实验室观察,我发现服用特殊饲料的小白鼠,它的性染色体上的“端粒”和对照组相比略有不同。

尽管变化不是很明显,不过,这里面所蕴含的意义却是重大的。

多少年以来,人们梦寐以求长生不老,然而,不管人们怎样求索,如何的去努力,一直都没有找到切实有效的办法。

最终,人们把目光落到了人类的本身,希望能从自己的基因中找到答案。

所谓的基因就是具有遗传信息的dna片段,要想弄清它,我在这里需要提及一下相关学科的状况。

在上个世纪,遗传基因学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先后建立了自己的研究机构。

我们国家也是一样,为了在根本上找到治疗一些疾病的方法,以及研究人类进化的动向,在上个世纪末,通过几位极具影响力的基因学大师的倡导,由政府出资在上海建立了相应的国立研究机构。

该机构的建立,带动了国内遗传基因学的蓬勃发展,等到了本世纪二十年代,遗传基因学不仅有了飞跃性的进步,更是成为了十分时髦的学科,并且引发了不容置疑的商业价值。

在这个光怪陆离的时代,某些具有前卫投资理念的商人,纷纷嗅到了商机;把目光对准了这个行业。

通过各种渠道,他们先后建立了自己的实验室,而有些资金雄厚的商人,更是把遗传基因学研究和临床医疗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加大力度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积极的把研究成果运营到临床上。

如此一来,临床医疗和遗传基因学成了双赢局面,凡是有一定影响力的实验室,大多会具备自己的临床医疗基地,反之亦然。

在诸多这样的把临床和科研融为一体的私人企业中,全国多达十余家,其中最为出色的要数霍氏集团。

霍氏集团的当家人霍震阁靠着开小商品连锁店起家,在上个世纪便积累的上百亿资金,一直以来,无论美国福布斯财富榜上的人员怎样变化,他老人家从没有跌出前十。

由于财力雄厚,再加上老爷子独特的眼光,在本世纪初,他便创建了霍氏医疗集团。

霍氏医疗集团一共分为三大部门,连锁医院、预防保健基地,再有的就是遗传基因学研究基地。

我的实验室虽然相对独立,但仍隶属于霍氏的遗传基因研究基地,最起码研究经费是来源于那里。

我在博士毕业之后,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之前,由于不想面对关系尴尬的父亲,再加上招聘条件的优越,以及私人顾虑,我便留在了上海岐黄医院。

岐黄医院作为全上海最好的医院,之所以向我抛出了橄榄枝,并且给予了优厚的条件,完全是看中了我的才华。

为什么看中了我的才华?我可以直言不讳的说,因为我是张禹廷。

提起“张禹廷”,我完全可以面部红心不跳的说,在震旦国二十一世纪的医学领域中,“他”就是那颗最耀眼的明星。

也许很多人都以为我是在自吹自擂,但是,我那一个又一个骄人成绩和科研成果,却足以粉碎任何人怀疑的目光。

我六岁上学,通过几次跳跃性升学,在十四岁那年,经相关部门的特别年龄审批,我考上了全国最好的医科学府——“蓟京医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