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道德的兴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部分(第1页)

要求只能是针对行为的。德性与行为,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关系,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二者若想统一,具有一致性,行为必须具有普遍性绝对性,而不能见人下菜碟、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如此就不能证明你有德性,你有德性,就必须如此。德性与行为的普遍性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所以,我们定义道德,就有两个切入手段,一个是从德性上入手,一个是从行为上入手。要关注根,不能重视末。从行为上入手,就是本末倒置,它就表现为一些原则要求,就会流于规范之弊。从德性入手,道德才能成为主动性的东西、本身的要求,而不是外来的要求。这时才能分清道德与法的根本区别。

把道德要求作为规范,对儿童青少年进行教育是可以的。因为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性格也尚未成型,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对一个成型的人来说,道德是规范不了他的。能按道德规范去做的人,没这种规范,也照样会做道德行为;不能按道德要求行事的人,有这种规范,也等于零,他也不会按之去做。

把道德视为规范,就要犯教条主义错误。法律作为强制规范,它涉及到的地方,明确禁止的行为,对人有阻吓作用;面对未规定到的漏洞,新出现的情况,它就无可奈何。即使对社会有危害,它也干着急没办法。这就是规范之蔽。道德作为规范也一样。每个人都可列出很多种道德品行,如勇敢、正义、自制、诚信、遵守十戒、礼、孝等等,每个国家和民族又有自己的与众不同的道德规范。但是,无论你规定的多么细,你都无法穷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规定到的地方需要道德,未规定到的地方就不需要道德了吗?世界是复杂的,社会更是如此,在各种各样新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事件面前,在各种纷至沓来的新鲜情况面前,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倡导勇敢、自制、公正、诚信、礼、孝、助人为乐等等有形的规范,面对死亡威胁,为了保护别人需要勇敢;有时为了大义将仇恨嚼碎咽下肚去,被称为胸怀大度有自制力;有时需要谦卑有礼有时需要说话算数言行一致。。。。。。道德是水,遇见碗是碗型,遇见洼地为池塘、为湖泊,遇见沟渠为河流,升到空中为云雾,落到地面则为雨雪冰雹,实在没有一定之规。有时也许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下意识的动作,就能看出别人在你心中的份量,就会令人感到温暖受到感动。这种没有什么牺牲的行为与做出重大牺牲的道德行为没有质的区别,只不过是不同情形下的不同反应而已。这照样能看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质。在琐碎的生活中,在时时刻刻面对的每一个细枝末节中,也照样需要道德。无法相信一个在平常生活中对谁都冷漠刻薄的人在重大的关键时刻能为别人作出牺牲表现出勇敢公正的精神。这种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时时刻刻会出现的对道德的琐琐碎碎的需要,是无穷的,是无法规范的。道德有形,即为形限。最佳的对策,就是采取守势,专注德性,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使道德不成为过时的东西,不成为阻碍,不成为束缚,不成为表面的东西。

第六

道德的核心

此时的道德,脱离了诸形所限寓于品性之中的价值取向,是个什么呢?是个虚吗?换句话说,道德的核心是什么呢?在众多优秀品质中,哪一种能贯穿在各种道德行为之中,能对它们统而率之呢?人们一旦拥有了它,再遇到具体情况具体选择时,自然而然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应勇敢时勇敢该礼貌时礼貌呢?它就是仁慈。让我们以传统儒家道德为例,论证一下这个问题吧。

仁义礼智信孝悌等中国儒家主张,是中华民族的经验总结、历史的智慧,是对道德精辟的概括,对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你会越品越有味、越想越正确,这也是它两千多年来对中华子孙影响历久不衰的原因。这种宣传道德主张的方式有其与实际联系紧密、要求详细具体、易于理解、易于践行的特点,在环境、时代未根本改变的前提下影响深远,作用巨大。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随着社会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其弊端也就一览无余:一个概念内涵越大外延越小,适用性就越短越窄;越具体,短期内越有效越重要。但情况一变,它就无所适从了,就成为了教条,就从具体干化为一般,只能以偏概全、束缚后来人,成为不讲理的主张。在令人无法赞同、无法理解的情况下让后人盲目地照着做,好东西也就变成了恶,成为杀人之利器。

这是由儒家主张的表现形式决定的。

什么叫孝?孔子不会像老子那样从道的角度为其找出根源,也不像西方伦理学家那样刨根究底抽象出一个概念、定义,对孝作出一个一般性的回答,而只是作出一系列随心所欲的解释,从行为上去规范它。除此之外,再不作深究。关于孝,孔子作过如下若干种描述:1。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2。孝为无违(礼节):生,事之以礼,死,事之以礼,祭之以礼。3。父母唯其疾之忧(使父母只为孩子的疾病担忧。意味着在品德、生活、事业等诸方面都很成器,不必让父母为自己在这些方面担忧。)4。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5。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子女侍奉父母能经常和颜悦色是件难事)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叫孝,很难弄清。做到其中一个就叫有孝心?还是要全部做到才能叫有孝心?做到了99次只有一次未做到又如何定性呢?除了这些方面,在其它未说到的地方、方面,对孝就没有要求了吗?孔子所言之孝,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数。在其它道德要求方面,也是同样的情形。在孔儒之辈眼中,仁义礼智信孝悌等道德要求是学问………一门艰深的学问,是知识………渊博的知识。想成为君子,首先必须学习(玉不雕,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在此基础上进行不断的参悟,并在实践中举一反三,如此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此为达到目的之唯一正途。换句话说,在孔儒之辈眼中,道德不是一句话的事,不是一种精神一种品德,而是一系列的条条框框,一系列的灵光乍现般的对生活的参悟。想弄通道德,你就必须学习学习再学习、钻研钻研再钻研,持之以恒、终生不放弃,方能“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圣人要到七十岁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的君子,凡人呢?只能这辈子学习下辈子再成为君子吧。现在青年人大学毕业要学习到二十岁左右,拿个博士后,三十多岁也就差不多了。而在两千年前,想要懂得仁义礼智信孝悌等的真谛成为有德的君子,没有一辈子的功夫很难达到。由此可见,这道德的内容有多多,这学问有多深,这知识有多博。要先记住这些条条框框,再到实践中去练习,以求融会贯通,才能逐渐养成道德品质。如果学未透,这将来(成为君子)的造诣就不会大。所以,孔子才会发感慨:“回也,其心仨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在孔子手下学习道德这门大学问,就像盲人摸象一样,一天能悟出一个道理就了不得了,至于天下究竟有多少道理,圣人都未参透,何况凡人了。真正是学无止境呀。

孔儒对道德所做的这种方式的阐释,形象生动,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平民大众易于理解,切合实际,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这既是其得以伟大的原因,也是其屡遭批判的理由。说话作文章,讲究放得开、收得回,光放不收,就只完成了一半的工作,就不完整。收,就是融会贯通,用一个更普遍更抽象的概念先将“孝”(比方说)的各种解释贯穿起来统一起来,然后,再将诸种君子应具之德贯穿起来,统一在一个灵魂下,这样才能深化人们对道德的理解,让人们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使道德再不是条条框框、互无关系的独立要求,而成为一棵树上长出的诸般果实。虽然孔子曾说过,他的全部说教一言以蔽之,忠恕而已,但是,忠恕是如何统领起各种道德品质…仁、义、礼、智、信、孝悌的,却未做任何令人信服的论证。

他未做这件工作,我们对他做如下批判,就不是蛮不讲理的:

这礼是什么?孝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没人告诉我。在我眼中,礼就是礼,孝就是孝,仁就是仁,义就是义,丝毫含糊不得,根本就不同。礼就是站有站样,坐有坐样,一举一动放肆不得,稍一大意,就会违礼,就有失君子风度,就没教养了;孝就是晚辈对长辈的恭敬,这种恭敬绝不只是态度上的,而是表现在各种规范中,言行举止中,“早晚问安”,“父母在,不远行”,“父没,守孝要三年,当官的也要辞官回家”。。。。。。总之,作为孝子,对的要听,错的要听,愿意听的要听,不愿意听的也要听。老子花心,看上儿子的对象,把她娶去当自己小妈,也不敢放个屁;老子浑蛋,肆意枉为,儿子也不敢说半个不字,也不敢弃之不理,否则就是不孝。其他要求无不如此。如此武断,而又不能告诉个究竟,所有的说教就都变成了繁文絮节。只重形式不重内涵,以特殊代替一般,让一个死东西成为恒久有效的普遍真理、善恶的标准,不理睬人内心怎么想,不试图去说服人让人主动去这么做,只是赶鸭子上架,为礼而礼,为孝而孝,这些说教不可避免地就成为累人的负担,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奴才、愚人、笨蛋。

下面,我们以“孝”为例证,为这些道德说教做一下融会贯通的工作。

孔子对“孝”的解释还是非常深刻的,一个人如果能做到他要求的几点,绝对是真“孝”,不会是假孝。

何为“孝”?“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这是孔子对孝的理解、经过反复思考悟出的道理。对不对?按发展的观点看肯定是不对了,因为,父亲有好人也有坏人,有可敬之处也有不可敬之处,行事为人能否为后辈看得惯?环境有变,社会发展,与时俱进才是后辈的天性,故子女的观点往往与父辈相异。观点不同、善恶不等、脾气秉性有极大差异,情况如此之复杂,不问三七二十一,以如此绝对的口气为孝下了定义,不是太僵化了吗?

孔子不知道这些实情吗?非也,知道而如此刁难于后辈,用意何在?父子观点相异、对父所言所行有意见的,性格相差很大的,等等,必然导致心性相异,志趣不同,言行相左。既然有异心、存异志,单靠意志统领、理念控制是长久不了的。假的就是假的,经不起时间的检验,经不起琐碎小事的考验,早晚要露馅。父在时,现实威胁摆在那儿,理智就要时刻绷紧弦,在显而易见的行为上,在应有的礼节上,尚能控制住自己,但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在无意之中,忍不住就要流露出一些奇谈怪论,发发牢骚,暴露一下自己的本质,憋是憋不住的;父没时,现实威胁已消,理智立刻就松懈下来,自己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了,哪还管得了父亲让自己怎么做了。任何一个人,父在时,若有异志,父没时必有异行,更别提三年无改于父之道了。这是人之常情。试想想,对一个心有异志、愿与父殊的子女,压抑自己、时刻强迫自己尽于孝道,当是一件再痛苦不过的事情了,一天如此都难以忍耐,还“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简直要比坐牢都难受。所以,对于大多数凡人来说,要做到“孝”字势比登天还难。

什么人能做到呢?世上可能只有两种人能做到这个“孝”字了:一种是被父亲的魅力所彻底征服完全同化没有自己观点的子女,父之志即己之志,父之行为即己之楷模,这种人做到“孝”字,将是轻而易举之事。现实中,这种傻瓜已经越来越少。另一种就是虽有异志但对父辈充满敬爱之情、性情宽厚、心地善良的子女。由于别人在其心中总是占有重要位置,父辈更是如此。父在不忍拂其志,父没不忍逆其行。为不愿为之事当然痛苦,违父之嘱将更痛苦。只有这种仁慈之人,才有力量抵抗那种痛苦。物质的力量要用物质的东西去对抗,感情的力量要用感情去抗衡。这也是一个心有异志、愿与父殊之人在自己不痛苦的情况下“三年无改于父之道”的唯一途径。

孔子倡导的孝道,虽然极端、绝对,但不合理中也有真理在:孝“即是色难,是无违”,是“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如此不近人情的要求,谁能做到?爱惜钱财、美色、地位、权势、做自己愿意做的事,人之常情,在这一切与父之嘱父之要求父之处境相矛盾时,哪个人能放弃这一切呢?谁都不愿放弃,但不放弃时,谁能照常安然入睡、依旧怡然自得、依然能享受到生活的幸福和快乐呢?只有那些把自己看的比谁都重要的人才能做到,这种人就不可能有什么真“孝”,只有那些“不放弃自己的一切而违反父愿”令自己坐卧不宁、心如刀割、再也享受不到往日的幸福快乐之人,才能舍弃这一切美好的东西,去遂父之愿。只有这种人尽的孝才是真孝。这种孝经过了金钱权势自由等宝贵东西的考验,也只有这种孝才经得起时间实践的检验,这还能是假“孝”吗?

孔老二不傻,不如此刁难,就见不到真心;不如此刁难,就经不起时间实践的检验;不如此刁难,这种孝就经不起金钱权势的诱惑。

经得起这般苛刻刁难的,必真心善良之人也。真心善良之人,即仁慈之人。但此仁慈非孔子所说仁慈。在孔子眼中,君王、父、兄等少数人才有仁慈的资本,仁慈是属于他们的,为子、为弟、为臣只有孝、悌、忠之权。这种理解就片面化了。仁慈就是心肠软,就是无法忽视别人的存在。想做到孝,需要以它为基础,想做到父慈,也要以它为基础:十个手指头还有长有短呢,对众多子女中某一个偏爱是人之常情。但偏爱不等于偏私,手心手背都是肉咬哪个都心疼。作父母的没有这种感觉,就无法持之以恒地做到公平公正,慈也就是假慈。能感觉到手心手背都是肉,就意味着孩子……别人在自己心中位置高、分量重,这种一视同仁不是由于偏爱产生的,而是由于心肠软产生的,是由于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品性导致的必然结果。父慈子孝、兄良弟让、夫随妇听、君仁臣忠等等行为一以贯之的性格基础就是仁慈。礼也是这样,有爱才会有敬,有敬自然有礼,没有爱没有敬,礼就徒有其形,只为了给别人看才去做,就坚持不了几天,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儿。

仁慈就是道德的核心,是支持一切道德行为得以持之以恒的性格基础。缺少仁慈,道德行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违背了本性,就是一件痛苦的事儿。有了仁慈,不能保证一个人一辈子只干好事不做坏事;没有仁慈之心,也未必就一辈子不干一件好事。但有仁慈之心,可以保证一个人持之以恒地做好事,即使偶尔做了一件坏事,也瑕不掩玉,也能得到别人的谅解。这种人做了坏事也难成为坏人,别人不会相信他的心肠是黑的。有了仁慈,也许做事不一定合乎条条框框的规范,但本质上差不了。并且,由于他不知道那些条条框框,是随性而为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