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穿越之佳期春尚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节(第1页)

&esp;&esp;林惠涵好笑,苏凌怡虽是做了王妃,这性子还是没有变,往日做姑娘时,也是最讨厌繁文缛节,说了好几次都不肯改。抬手点了点她的头,道,“都嫁了人了,还这么顽皮,要是被人看见了,可要淘汰你这个晋王妃了!”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晋王妃和女主是朋友不是姐妹,各府嫁人的情况可以不同,且女主要守孝三年,还不能嫁这么快呢。所以晋王妃虽然早嫁,但年纪还是比女主小一点,叫女主姐姐是合理的。

&esp;&esp;☆、晋王妃宴请(二)

&esp;&esp;“姐姐又不是不知我这个性子,最讨厌繁琐了!谁晓得王妃也不好当,日日都要守这礼那礼,不然被嬷嬷看到,便要一直唠叨。”苏凌怡此刻全然没有王妃的风雅,叨叨咕咕的像个邻家妹妹般向林惠涵倾诉。

&esp;&esp;林惠涵则含笑着看她,时不时附合几句。过了半盏茶时间,苏凌怡才回过神来,不好意思的道,“只顾自己唠叨了,还没好好招呼姐姐呢。”

&esp;&esp;轻轻的摇了摇头,林惠涵不紧不慢的喝了杯茶,道,“没事。在晋王府还好吗?”

&esp;&esp;“还好,”苏凌怡耸耸肩,“不好的也有,往时做姑娘倒还可以到处耍乐,做了王妃,哪都不能去,闷死了!往后林姐姐你可得多来陪陪我。”

&esp;&esp;“你是可是晋王府的当家主母,整个府都要你管呢,哪来的空闲?”林惠涵皱眉,疑惑的问。

&esp;&esp;“不忙,凡事都有嬷嬷她们帮衬呢,还有王爷的福管家,平日外面的我不甚了解的事务,他也帮了我许多。”苏凌怡摇头。

&esp;&esp;林惠涵心思一动,道,“晋王爷…对你可还好吧?”苏凌怡闻言,娇羞的低下头,道,“晋王爷平日对我挺好。”

&esp;&esp;林惠涵又粗略的问了下,苏凌怡当她是好姐妹,也不含糊,像倒豆子般都说了。晋王府里只纳有一个侧妃,房里也只有一个通房丫头,虽有几个长辈送的侍妾不能推辞,但也是放在后面的院子,隔了一层,平日里并没有去过。

&esp;&esp;林惠涵看着苏凌怡脸上的羞涩,少妇的喜色掩不住,并没有她看过的深闺怨妇的憔悴和怨色,松了口气。不管如何,昔日好友过的好,她也替她高兴。

&esp;&esp;苏凌怡嘟嘟嘴,抱怨道,“只听我说了,你还没说自己呢。从老家回来,你在林府过的可还好?”

&esp;&esp;林惠涵笑着点头,“我在自己家能有什么不好的?且我还是个姑娘家,别的也用不着我操虑,比你可轻松多了。”

&esp;&esp;二人凑在一起说了许久,林惠涵也说了她在老家的一些趣事,“冬日里懒得动,庄子里的人在屋子里支个灶,烧开一锅汤,再把那些菜一并放进去,爱吃肉的便放肉,煮了片刻便熟了,在冬天吃的又暖又舒心。”其实这差不多是前世的打火锅,林惠涵闲时想起的,便尝试下,没想到效果还不错,庄子里的人都赞不绝口。

&esp;&esp;“听着新鲜,以后我也试试。”苏凌怡睁大眼,十分感兴趣,突然想起一件事,“说着我倒想起了,晋王府过半个月要在府里宴请京中各家大人和女眷,我还没安排妥当呢!”露出一脸苦恼的表情,“这是我第一次办宴,总想着能办好才是,惠涵,你有什么新奇的主意吗?”

&esp;&esp;苏凌怡刚当了王妃不久,底下还是有人不服的,也不知京里有多少人在等着看笑话呢,这次如此大规模的请宴,确是不能犯错,最好还能有些新意。林惠涵立即想通了其中关键,沉思片刻,道,“这倒挺难的。”

&esp;&esp;接着林惠涵问了她要宴请多少人,晋王府的管事,厨师,婢女各有多少人等等。

&esp;&esp;苏凌怡却是回答的一脸含糊,连要请的宴客都是一知半解,满脸通红,“我也是第一次办宴,平日的事都是王爷吩咐安排好的,还有嬷嬷帮衬,我也没多管。”

&esp;&esp;林惠涵扶额,看来晋王爷对她护的太过了,道,“这可不行,你还是当家主母呢,以后该管的还是要拾起来,别总是依赖王爷。你若不自己立起来,往后底下的侍妾,下人可就不服你了。”说着把其中的利弊细细的分析给她听。

&esp;&esp;苏凌怡点头,“多得姐姐点醒我,以后自会注意的,母亲以前出嫁前也多次叮嘱,瞧我这糊涂性子,总是忘了,又懒的动脑子。”

&esp;&esp;林惠涵这才放下心来,苏凌怡并不是无知单纯的女子,只是一直养在深闺,做着无忧无虑的郡主,亦无人敢得罪,也不想她一直遇过多少内院的算计,也就懒的多花心思罢了,她悟性极高,想来也能明白这样的道理。

&esp;&esp;二人接着设宴的事谈了起来,林惠涵提议她找几个对内宅事务熟悉的管事和嬷嬷,把采买,掌厨,摆宴等事分开来,每人各管一块,小事自己作主,大事则再报了她,这样一来,就免了她许多麻烦,也不用事事都亲自把关。

&esp;&esp;再便是宴席的问题,林惠涵回想前世,道,“把酒席设作圆桌,这样座位也就没有高下之分,大家可随意坐了,圆桌上再装一个玻璃轴子,可旋转,摆了菜在上面,谁要哪样菜便使人转到跟前便可。”说着又想到这个季节的许多花是开了,“再在每桌中间摆上一束花,用高颈瓶子装了,客人看着也清雅,便是闻着这花的香味也觉得清新舒心。”

&esp;&esp;“那宴会后呢?”

&esp;&esp;“这个倒好办,你不如像往时的聚会那样,设个亭子,让姑娘们坐在一起,行行酒令,吟诗作画,射覆便可。不过倒要有个彩头才好玩,才能激起众人的争强好胜之心。如此一番下来,想必定能热闹非凡。”

&esp;&esp;李商隐有句诗,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恰恰是古代文人墨客的真实写照。

&esp;&esp;苏凌怡皱了皱眉,“似乎并没有甚么新意,姑娘们会不会厌倦了?好姐姐,你再帮我想想,若是众人都没玩过的才好呢。”

&esp;&esp;“这个嘛,”林惠涵回想自己前世聚会的玩乐,“我在老家倒看过如此一个游戏,众人依次背坐,在第一人耳边附说一个词,那人知晓后用动作做出来,不能动口,依次下去,直至最后一个,若她能猜中那词,众人便可赢得奖励,如何?”

&esp;&esp;苏凌怡眼睛一亮,欢快的道,“这个游戏听着着实有趣,想必姑娘们定会喜欢的。”

&esp;&esp;林惠涵又道了一些该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