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仙诀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0部分(第1页)

顾颜想到自己炼化青冥之火,就足足花了好几年工夫,不由皱起了眉头,“要炼化这样灵物,可不是一朝一夕工夫。”

林家岫说道:“虽然我对控火一道,并不算擅长,但古籍上记载,魂石孕育于万年太阴地火之中,如果你找一条火灵脉,借用地底太阴之火,炼化此物,我想多半会有些灵效。”他用手抚摸了一下蛟龙骨骼,叹道,“如果真能炼化这具傀儡,到时候飞天遁地,来去自如,我们也可以重回越国天目山了。”

170章 觅地修炼

……

顾颜看着林家岫,就微笑起来。纷乱修仙界,这个人还能够保有赤诚之心,见物而不喜,见宝而不贪,否则他只要说只有自己才能够炼制紫炎晶魂,就算得不到这条蛟龙,多半也可以从她手里分一杯羹。

她看着他眼中露出思念之情,就笑道:“你想回越国了?”

林家岫哼了一声,“我要回去找龙渊子算账,问问他为什么骗走了我纳芥环!”

顾颜不禁哑然,说这个人大方吧,这些年过去了,对这件事却还是念念不忘,她决定不再提这个话题,转而问道:“如今出了坤渊,你有什么打算?”

林家岫说道:“我想归墟海盘桓一段时间,这里与越国和东海地貌迥异,肯定有不少稀奇炼器材料,难得来上一次,我要多寻觅一番才行。”

顾颜点点头,“那我们就这里分手吧,我要去找一条火灵脉,然后炼化紫炎晶魂。”

林家岫应了一声,忽然像想起了什么似,他从乾坤袋里拿出了两枚金色长针,针尖上黑漆漆,不知涂了什么东西。

他把其中一根给了顾颜,说道:“这是我独门炼制四海传音针,只要不被法阵阻隔,一定距离之间,能够互相传讯,到时候就约定好了,如果找到回去路,或者需要见面话,就还这个大岛上重会。”

顾颜也没客气,接了过来,归墟海之内只有他们两个越国修士,自然应该互相照顾。然后她就拱了拱手,说道:“告辞!”把蛟龙骨骼先收入了乾坤袋,然后锦云碟一道白光。带着她直飞数千里之外。

她百蛮山时候,曾经听当地散修们提过,归墟海之西七千里。有一座大岛,唤作赤浪礁,下面曾经有一座死火山。上面有一些散修和凡人驻扎着,一千年前。外海发生了一次海啸,涉及范围极广,那座火山就突然爆发起来,结果整个岛上面寸草不生。后来有修士过来探查,说那座火山直通地底深处,连着太阴地火,所以威力如此之大。

这些年来。那座岛上阴火之气仍然极重,灵草都不能那里生长,所以修士们从来不去此地。顾颜有火灵护身,自然不怕,林家岫说要用太阴地火来炼化紫炎晶魂,赤浪礁便是极好场所。

而且赤浪礁离此地极远,正好归墟海一东一西,就算那些妖兽们修复了传送阵,大概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自己。

顾颜离开了林家岫,先是找了个僻静地方。把骨架收进了混沌空间,吩咐小姜看好了,然后就驾着锦云碟向西方疾飞。

她并没有穿过归墟海,而是绕着归墟海边沿。也是不想泄露自己踪迹,要知道那位天音阁静虚真人,可还找自己呢。

这样丝毫不停疾飞了三天,她终于来到了赤浪礁上。连喘口气工夫都没顾上,她就开始寻找当年那座死火山所之处。林家岫曾经告诉过她,这具傀儡,如果再用上一次,肯定就会报废,就算她现一直留着不用,等过了几年,头颅内用来代替魂石紫炎晶灵气枯竭之后,傀儡也会自然废弃,所以她必须这几年之内,完全炼化紫炎晶魂,然后重炼制一具傀儡。

想起自己会有一个相当于八阶妖兽战力傀儡相伴,就算一向淡定顾颜,也不禁会两眼放光,所以炼化紫炎晶魂事情,她一刻也耽搁不得。

这座岛火山名声外,所以很少有人前来,当年她也只是从那位修士耳中,听过一鳞半爪而已,这时候到了赤浪礁,她发现这里景色,与所听过完全不同。

那位修士口中,这里终年不见日头,无数火山灰覆盖着地面,整个岛上寸草不生,但现她看来,虽然只是荒僻,但岛上已经有了树木,还有层层青草覆盖着地面,怎么也不像是荒无人烟样子。

她微微把神念放出到,果然就感应到了有修士气息。似乎她刚到这个岛上时候,就已经被人注意到了。

这让顾颜微微一凛,大概有一位筑基初期修士,似乎正向她方向而来。她将身上所有法宝都收了起来,只取出紫玉莲台护身,然后静静等着那个人到来。

这一座紫玉莲台,林家岫看到时候,曾经被斥为“一流材料,九流手法”,让顾颜惭愧不已,只是两个人一直忙着炼制紫炎晶,只是抽空由林家岫作了一下改进,加固了一下,就这样,也比以前要强得多了。

这时顾颜感到西南方有微动,就抬头看去,见到一位筑基初期修士,足下踩着一件飞行法器,优雅行来。

这个人长得长身玉立,剑眉朗目,很是英俊,只是眼中略带着些倨傲之色,看到顾颜比起自己要高上一阶,就从法器上下来,向着顾颜拱了拱手,说道:“道友是从何处来,到赤浪礁可有事?”

顾颜答道:“我是从归墟海而来,这次到赤浪礁,是想采一点太阴地火,用来炼器,以前并未听过此地有人,道友是初来此地么?”

那人听到顾颜来自归墟海,眼睛就一亮,“来自归墟海,可是天音阁弟子?”

顾颜看他眼睛里露出了些谦恭之色,就不禁好笑,她淡淡说道:“下只是一介散修,并没资格高攀天音阁高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