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权色交易牵扯出官商勾结裙带关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部分(第1页)

韩祖荣说他能够与久仰的父母官幸会十分荣幸,他在泊州市的亲戚很多,“姜书记您离开泊州以后一直被那里的老百姓念想。要知道,现在的老百姓……呵呵……”他有点吞吞吐吐起来。本是讨好的话,说偏了不知道怎么接下去。

姜松岩笑呵呵地望着他,像是希望他将话说完。翟中将性子急,催促道:“你快说,不要说半句留半句,将说话也搞成烂尾楼似的。让我们多了解了解民情。”

韩祖荣样子很为难,不知道怎么说才合适。桌上都是当官的,他却引出了一个关于干群关系的敏感话题,说出来后才觉得不对劲了。桌上有一位在北京开律师事务所的大律师,他替韩祖荣解了围。他说现在的老百姓诉求多,很难对政府和领导满意。韩祖荣马上说,“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

第二章 推荐乡党(8)

姜松岩不想桌上有政论话题,特别是有这么一个刚刚认识的,又是做生意的人在场。好在酒席很快就开始了。

汪氏家宴果真不同凡响。取料平常,却很特别,全部来自汪曾祺老家水乡高邮。有高邮湖的野鸭、青虾、昂嗤鱼、螺蛳、双黄蛋……采买于农家的杨花萝卜、旱田慈姑、野生荠菜、蒌蒿、界首茶干等等,据说都是当天飞车千里或者空运过来的,稀罕又新鲜。

文人菜的烹制大多是用心胜于用料,要是有奇特的料,馋死后人的菜可能还会多一下。这天的汪氏菜里顶是一道桃花鵽品尝后让人唏嘘不已。汪曾祺说他再也没有吃过比鵽更美的野味。这话听起来有点过,但尝了他说的鵽,你就不得不去重复他的话。遗憾的是能够吃到鵽的人很少,这种小头小脑双腿细长的水鸟只有在桃花灼灼的时候才出现,而且越来越少,都快要灭绝了。

在以后的日子里,姜松岩只要一想到那次聚会,就会想到韩祖荣。他忘不了这个人吃鵽时说的一句话:“好吃,打个耳光也不丢手。”还有这个人用木香调的香水。姜松岩身边是少有男人用香水的,一个散发香水味道的男人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免费TXT小说下载

韩祖荣找姜松岩是将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省政府的办公室。姜松岩很奇怪,他到Z省以后连关系好的翟中将都没有联系过,更很少有人知道他的电话号码。韩祖荣说翟中将让他约姜松岩周末去扬州玩,赶烟花三月的时候,去尝长江三鲜和高邮的桃花鵽。车由他来安排,最好带上家属,李盛文副主席一家子也去。

姜松岩以周末有重要工作安排为由婉拒了韩祖荣。

只一会儿李盛文的电话就来了,他动员姜松岩一起去扬州,“这样的活动难得有一次,也值得将手上的工作放一放,劳逸结合会更好。再说,你可能会在这种活动中见到你意想不到的人物。”

姜松岩没有丝毫的犹豫,坚持说走不开。不过,他圆滑了一下,除了表示去不成扬州的遗憾,还要回报李盛文的好意,说下面由他来安排,到泊州去看看。

他对李盛文介绍:“泊州也是个好地方,文化名城,古迹甚多……”

“我知道泊州市,那是龚老的故乡。我也知道龚老很器重你。好吧,我们等你带我们去朝圣。”

李盛文显然觉得被忤了面子,不悦之余话中有话。

5

李盛文原以为他出面邀姜松岩去扬州没问题,这个继任说什么也还是要给他面子的。据他所知,省委书记和省长都在北京开会,要到星期天的晚上才能回云邑市。姜松岩此间没有重大活动要参加,也没有什么非要在周末去处理的大事情。与他们一起去扬州的有一位省政府副秘书长,姜松岩要忙到脱不开身的程度,副秘书长不可能不知道。

姜松岩不去扬州,李盛文心里生气,对请他出面的韩祖荣说这件事时,一点也不显露出来。他反倒替姜松岩证实,确实是忙得走不开。

一心一意还想着姜松岩去扬州的韩祖荣问李盛文,是不是让翟中将再给姜松岩打电话。

李盛文恼火了:“你以为翟中将是军委主席,是龚老啊?我让姜松岩去都不去,翟中将说了就去?他要能走开,我说了能不去?”

韩祖荣连忙说:“姑父您不要生气。你们一家子都去就好。扬州那边我都安排好了。姑妈说你工作忙,几十年都没机会和你出去,这次挑扬州这个她喜欢的地方走一圈,她高兴着呢。”

第二章 推荐乡党(9)

李盛文的气消得很快,这个妻侄和他不仅仅是亲戚间的往来,不简单地只是他的晚辈。他们有更深的,不为人知的利益关系。

当初李盛文在外经委做副主任的时候韩祖荣寻到他家里,一见他的夫人就跪在地上磕了三个头喊姑妈,转过来再给他磕了三个头喊姑父。在他们夫妻俩莫名其妙的时候,韩祖荣竟抽泣起来,说总算找到亲戚了。他抽抽噎噎地掰着指头叙亲,说他家是泽西县平板乡二沟村的,地点对上了,李盛文的妻子就是那个地方的人。他说出的两句乡音,也还是那个调调。要算亲戚真是说不上去,既然叫姑妈就应该是同姓,李盛文的妻子却姓左。依韩祖荣靠近了说,也还是隔着三姨娘、六舅母的远房亲戚。

一头雾水的李盛文总要想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妻侄的企图吧?没问到他,他倒是先说了,说自己的父母死了以后没了亲人。找了多少年,也就只找到姑妈这份亲。他也算是成功人士,有一家不小的建筑公司。他不愁吃,不愁穿,就只差亲情。

“我认姑妈就是寻亲,绝不会找你们半点麻烦。我以后即使混得不好,就是要饭也不会要到你们二老门上!”韩祖荣话说得很硬气。

到这个份上,也怕老家乡亲传起什么说头,姑妈先认了他,喊他大侄子,给他倒了茶。不过在他走后,姑妈还是不除疑,说韩祖荣一定是个别有用心的人,凡是亲戚找上门的,多多少少会有一些麻烦的事要请托。

李盛文说现在的人千奇百怪,他知道社会上真有这种没有亲戚一定要找出亲戚的人,像是现代社会的一种病。他感慨亲戚在将来会越来越少了。

认了亲以后,韩祖荣真的没有麻烦他们,逢年过节的提份不轻不重的礼物上门,问候几句就走,留他吃饭也不肯。倒后来还是李盛文发了脾气,一定要韩祖荣留下来吃饭,他才诚惶诚恐地坐到饭桌上。但那一顿饭他吃得战战兢兢,连筷子都不敢伸远。这样更是让他的姑妈觉得他是个老实人、胆小的人。从此以后,李盛文也不怎么讨厌他了。

这以后韩祖荣不仅仅是过年过节,隔三差五地提个土特产或者能够让人稀罕的东西就来了,因为东西越来越贵重,因为姑妈对他的态度越来越好,他也就慢慢地随意起来。姑妈见他这样也夸他:“你不像外人好,姑妈就希望你这样。”

到李盛文做了副省长,姑妈开始关心韩祖荣这个大侄子了,她对他说:“你这个小公司做大点吧。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对你姑父开不了口的,对我说。”韩祖荣嘴上说不用,说不敢,心里乐开了花。两三年的亲戚做下来,钱投下去不少,在这个姑妈家里也认识了不少人。到李主任直至李副省长家里来的人,几乎没有谁不知道他有这么一个关系很好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