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上穷碧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3部分(第1页)

门庭骤然冷落,德王恼在心底,却又惧得不敢多说。此案本是涉及他的,这几日何秉每天一参的折子可都捏在女 皇手里,只要女皇稍一不高兴,恐怕就有不测。以前有人说朝政上,女皇的手段不可小觑。当时他还不信,眼下却是不信也得信了。朝中有官员示意,让他捐些钱出 来,以资流民还乡的费用,他回来后立马就办了,但只怕就是这般讨好,也难了。

而成王,他一直是个宁可小心过头,也不可疏忽一分的人。经过此事,为人处事上更见谨慎。每日除了上朝几乎就是足不出户,上了朝也是能不开口就绝不开口。这行径,看在妫语眼里固然放心,但也颇有些无奈。

六月二十七,西南接连传来重大捷报,孙须于六月十三在临潢生擒南王齐冕,南军悉数投降。而青王、西王也在六月十五开城乞降。现下,南王已押解回都,其余二王还暂滞留当地听候发落。

孙颐处也即刻动身护送郡主入都。同时简居道和巫弋也动身返都了。

一 时间喜讯不断,一个接一个在天都炸开洋洋的喜气,毕竟历时近一年的仗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大街小巷满是喜庆的意味。妫语也终于缓下一口气,但战事虽已 告一段落,后续的事却也挺多。比如流民还乡一事,既已许诺,那定是不能失信。好在前任户部尚书项焦炎已筹措得差不多,再加上前几日一些被抄家的大员,底子 都不薄,又有德王主动解囊。如此,充入这等安排,倒也够了。

眼下要慎重的还是藩王的处置问题。于是,妫语招了诸位重臣在松涛斋里议事,因为此事涉及藩兵大事,所以不但几个军机大臣,各部尚书,闻君祥,孙预,就连孙业环,孙冒庐都在议事之列。也因为有孙冒庐、孙业环这二巨头在,其他在座的都聪明地缄口不言。

孙业环朝孙冒庐点了下头,领了个头,〃皇上,臣以为三王宜抚不宜剿,但这抚中仍是少不得要警诫的意味在内。〃

妫语沉吟着点头,〃国公之言甚为合情合理,那依国公之见,这抚当如何呢?〃

〃皇上,对于青、西、南三军,只要诚心归顺,当既往不咎。而三王么,既然撤藩势在必行,不如就乘此机会将他们迎入天都来。。。。。。〃

妫语听着轻轻点了点头,闻君祥跟进一步,〃不如就将三王安排长留天都吧?〃

〃嗯。〃妫语简单应了声,却并未决断下来。这明显就是让孙预这个摄政王发句话,但孙预却一直都未见开口,孙业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预儿不是这样的人,为何却在此刻拿国家大事开玩笑?

一时气氛僵住,妫语的唇近乎抿成一条直线,想了半天,终于还是忍着气,朝孙预看过去,〃摄。。。。。。〃

这一看,却正好对上孙预清亮的眸子,那里面跳动着的两簇火焰,耀目得让妫语心悸。她直觉地想避开,却又想起只要这一避,便是极大的不妥。当下只好硬着头皮说下去,那股子气早已不知跑到哪里,〃摄政王的意思呢?〃

孙预微乎其微地笑了下,然后语出惊人,〃臣请单独奏明皇上。〃

单独?!妫语一时犹豫极了,不知为何,心中竟生出一股惊慌来,想回绝,但现在提的是国事,且又是自己出言相询,这个〃不准〃若说了才叫此地无银三百两。

岳穹虽也讶异孙预会提出这种要求,但摄政王肯和解,那是再好不过的事,可能君臣之间有什么条件约合之类的要单独讲吧。于是,他一恭身,率先道:〃臣等告退。〃

其他人一听,虽俱是摸不着头脑,但也跟着退出了松涛斋。只有闻君祥在跨出斋门时,猛地回头朝里看了眼,冷厉而阴隼,看得妫语心中一紧。

内监知云最后一个退下,并将门合上。妫语的心在那门合上之际,可谓拎到了最高点。孙预的视线明显就纠缠在她身上,让她怎么着都不自在。片刻后,妫语终于忍不住冷声问道:〃摄政王不是有事要奏?〃

〃是。是有事要奏,也有事要问。〃孙预目光不离妫语左右,竟似生生要把她看个透。〃你真的要亲政?〃

妫语一愣,随即答得坚决,〃是。〃

〃理由。〃她知不知道亲政所要背负的担子到底有多重?如果只为了解药,以她的才智完全不用如此。只消与他联手便一定能将闻君祥、萧霓逼出解药。她到底有着什么打算?

妫语自嘲一笑,理由?她有许多理由,报仇、保命,可这些又如何能让孙预知晓?她的存在是一个禁忌,碰不得的禁忌,即使位尊权贵如孙预。〃理由?政令皆出自我口就是理由。〃

〃你想要权,然后用权做什么事?〃

权力可以让许多人趋之若骛,也可以让许多人从巅峰直堕谷底,〃大权在握的确可以成许多事。〃

孙预看她,果然,她是有着一番计较的,可是她为什么什么都不说呢?〃你想要孙家相助吗?〃

妫语秀眉一挑,这话的意思是。。。。。。

〃你亲政,孙家鼎力相助,只要你可以许一个承诺。〃

她看着他有些算计的眼睛,缓缓道,〃许什么?〃

〃任何时候都能不动孙氏任何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