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上穷碧落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82部分(第1页)

“拯救之法,妙用者针。察岁时于天道,定形气于予心。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不穷经络阴阳,多逢刺禁;既论脏腑虚实,须向经寻……原夫起自中焦,水初下漏。太阴为始,至厥阴而方终;穴出云门,抵期门而最后。正经十二,别络走三百余支;正侧偃伏,气血有六百余候。手足三阳,手走头而头走足;手足三阴,足走腹而胸走手……要识迎随,须明逆顺;况乎阴阳,气血多少为最,厥阴太阳,少气多血;太阴……”

才渐趋迷糊,门外忽然响起一阵轻微的敲门声,“小翼,小翼?”

苏绵翼一个翻身猛然清醒,“谁?”听声音似是典央师傅。

“是我。”典央在门外沉了沉气,声音虽仍是轻轻的,但已能听得分明。

“来了。”苏绵翼披上外衣,直觉地就伸手去拿梳子,但一个转念间,她便拿起床头的荆钗,将长发一挽,点燃了烛台,将门打开。“典师傅。”

典央朝她看了眼,“嗯”了声,也不走进屋,只是在门口欲言又止。

“典师傅请进来再说吧。”苏绵翼让在一侧。

“呃……”典央犹豫了会,终于还是摇了摇头,“你随我来。”

苏绵翼轻应一声,将烛台放好,把门带上,便随典央到了药房。典央将门户都关好,才神色郑重地走到苏绵翼跟前,“小翼呀,你别多心,我是让你帮我一起配副药……这事,任何人这里都不能说。”

“好。典师傅。”苏绵翼认真无比地答应道。

“好,好。”典央清爽的老脸上显出一抹宽慰,目光也因这份心安而漾出慈和的柔光,看得苏绵翼有些恍惚,似有一种久远的温暖在记忆中荡漾,让她对眼前这个老人的目光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我先去拿药。”典央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抽出一张药笺,慢慢走到药库里去了。

苏绵翼有些奇怪地看他一眼,但也没什么好奇地便开始生炉灶。应该是制丸吧。她这样轻想。

果然,不出半个时辰,典央拿了一大包配好的药出来了,看见她正在生炉灶,微怔了怔,却也并不很意外,“炉灶先慢慢来,你过来帮我一起把这些药给研碎了再说。”

“是,典师傅。”她拍了拍身上的灰,走到一边的水盆前,净了净手,又仔细擦干,才走到典央身边。这一串动作流畅又自然,看得典央觉得怪异,但又觉得再平常不过,仿佛她本就是干惯了这些活的,什么细节都严谨得很,比他那三个徒儿要稳当多了。一时间他不禁兴起收她为徒的念头。

“小翼啊……”

“典师傅?”

“呃,先干活,干活。”以后慢慢再说也不迟,学医之道光是细心还是不够的,还得看看她有没有这个天赋。典央将此心放在一边,嘱咐道,“你没干过这些活计吧?不要紧,一步步来就好。喏,你先把黄……把这药用药研子研碎了,要研得细,匀。”

“嗯。”苏绵翼在一旁的小椅子上坐下,将一块块的黄精放入研体,细细地开始研磨。而那一厢,典央也忙着将药分类,称重。苏绵翼闻着药香,也将堆在长桌上待研的药一个个细瞧。有人参、白术、茯苓、甘草、生姜、大枣……这几味不是四君子汤么?该方以汤剂方显全效,怎么反制丸药呢?苏绵翼心下疑惑,又见典央拿出了另几味药黄耆、山药、桂枝……那个是附子。看来这个病人阴虚气弱,久病气虚,还伴有低热之症,并不好医哪!但如果是对症之方,那此方只需服他个半年,此虚症当愈。

典央也在研究着这个方子,但因苏绵翼才来药铺半年,并未涉入过这些活,终是有些不放心。当时是看她于药行几无所知易于守秘,但这无知在制药上总是让典央放不开手。所以他没看几行便抬头看一眼苏绵翼,看了几次后,见她从容不迫,有条有理,便安下心,也没在意她何以这般熟悉,只是认定她是个可造之材,便一心潜入药方当中。

直到四更天时,苏绵翼已将所有一应药物俱研碎了,各分各类地在长桌上摆好,又把旱连草捣好,取汁与面粉浆、米汤和匀,倒入早已熬化的蜂蜜中,调了半晌,便将药份以性味先后倒入,慢慢搅匀。

在快好时,苏绵翼问了声已沉浸在药书中早忘了今夕何夕的典央,“典师傅,是用竹制药篇还是用凝精壶?”

“用竹制药篇。”典央头也没抬头地顺口答了句,又俯下头翻查药典。

苏绵翼将药渣滤了三遍,以纯厚浓稠的浆汁倒入一排竹制药篇。然后将之放于沥水竹篾上冷却。直至一切完成,十五颗丸药制好,天已微明。她揉了揉略有些发涩的眼,将药分盒盛好,走到典央身边,“典师傅,丸药都好了,辰时我还要与豫婶子去买菜,请容我先回去睡了。”

“哎,好,好。”典央分神朝她看了眼,欠疚地一笑,“小翼,辛苦你了。”

“典师傅不用客气,小翼应该的。”当初要不是典央收留她,她只怕已经饿死了。

“哎,快回去休息吧。要不,今天我叫豫婶一个人去买菜好了。”

“不用麻烦了。我睡一会儿就没事的。”苏绵翼点了个头,将药盒交给典央,便退出了药房,并将门仔细地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