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刀尖上跳舞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我高兴

阳台还摆着那盆丁香

作者题外话:小巷深深,没有醇酒浓香,却有真挚爱情;

书房简朴,没有豪华装饰,却有与军人的忠贞相守!

圈子趣话

近年来“圈子”一词无疑成了非常热门的一个词汇,娱乐圈、战友圈、影视圈、文化圈、汽车圈、博客圈、体育圈、裙带圈等等,“圈子”变成了人们最为关注,网络点击率很高的词汇。查查康熙词典和百度百科,圈子原来的意思很简单,是指一个环状的套子,现在多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

篮球架子原本是很是平常的东西,但是只要在架子上面悬挂上一个铁圈,其意义和性质就完全不同了。随意地一瞥,你可以看见很多的人一窝蜂地拥挤在在圈子下面,你追我赶、你推我拽、你抢我夺,无数道球影直奔圈心,在圈子的上空拥挤着,飞来飞去互不相让,拼了命的向前,只有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挤进那个圈子。

进入圈子的动作看似挺简单,真的要进去却并是不那么的容易,必须选择正确的时间、瞄准正确的角度、占据正确的位置,才有可能进入那个圈子。时间选择不准确,球与球容易在圈子外边上撞车,形成球与球的碰撞,不是受到伤害,就是被挤到圈外。当然,角度不对也是进不了那个的圈子,关键是拿捏的角度和力度无非稳、准、狠,角度不对,就会造成出手的球与圈子擦肩而过;力度太大,犹恐有过;力度太小,容易被其他的球挤出圈外。位置也很重要,站得太远,前面有人挡着,眼前一片黑暗,容易迷失方向;站得太近,虽然近水楼台,但是,容易成为周围攻击的靶子;既要距离不太远,又要避免对手的攻击,位置的抉择,火候的掌握,也就变成了一门艺术。

选择奋不顾身地奔向圈子,目的就是希望成为那个圈子里的组成,只有成为了圈子的一个分子,才能真正享受圈子所带来的益处。当然,圈子并不是你想进就能够进去的,投入不够多,考察不合格,最终还是要被圈子所放弃,这就是所谓的踢出圈外。

其实球场的周边,也有一些人在抑郁地拍打着球儿,他们并没有一窝蜂的迎向圈子那端,他们并不是不想去,只是因为他们势力不够强大,或者是球体不够坚固,所以除了担心不能被圈子接纳外,犹为重要的是忧虑在进入圈子过程中的碰撞所带来的不良后果。

为什么当今反腐和打黑工作日益步履维艰难,重庆打黑原本是一件深得民意大快人心的好事,因为重庆打黑,民众总算在对政府极度失望之余,瞧见了一丝曙光,然而,纵观各类媒体,总是杂音不断,对于重庆打黑不乏污蔑诋毁之词,其实这就是圈子的作用,因为重庆打黑已经影响到很多即得利益的圈子,为了维护自身的即得利益,他们肯定要掀起一轮又一轮的疯狂反扑,媒体就是反扑者能够使用的投枪和匕首。2008年毒奶粉事件,不知道伤害了多少个幸福的家庭,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与各级质量监督部门迫于民意压力,对全国正在上架销售的奶粉进行了一次羞羞答答 的检查,虽然力度并不是很大,但是还是检查出不少的问题,媒体公布的有害奶粉好象也有超出二十个品牌,十四亿的中国民众天真的以为各级人民政府真的开始冷静反思了,天真的以为质量监督部门真的开始对不合格奶粉动真格的了,天真的以为可爱的孩子们将来完全可以喝上放心奶粉了,我当时同样一相情愿地想着,但愿问题奶粉就此止步!就在那个时候,一些主流媒体突然冒出了一种很不和谐的声音,并且这种声音挟带着雷霆之势,冠冕堂皇地指出,媒体公布毒奶粉名单是对民族食品行业的严重摧残与极度不负责任,民众一时孰真孰假难以分辩,孰轻孰重很难区分,到底是扶持民族企业重要?还是保护全我们的孩子生命安全更重要?可惜民众一直没有搞明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在经济利益刺激之下,浑水摸鱼者潜在的意图却是扶持和保护有毒奶粉比挽救全国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更重要,而得到巨额广告费用的媒体也是一窝蜂的发出停止深入追究调查,大力保护民族品牌的声音来。其实这些弱智的媒体哪里清楚,真正的民族品牌,首先应该是一个把国家利益摆置在高于一切地位的品牌,然后才是一个对百姓生命高度负责任的品牌,最后是质量就是生命的品牌,他们苦心孤诣保护的其实不是一个民族的品牌,他们极力维护的是毒奶粉利益圈子所实施的对人民群众的一种犯罪行为。

一场轰轰烈烈的全国性的奶粉行业的整顿变成了一场地地道道的闹剧,处罚和整顿演变成了各个奶粉企业招回不合格产品,奶粉招回的结果直接导致奶粉生产企业与经销商的扯皮,扯皮与妥协又直接导致毒奶粉改头换面重新进入了超市和奶粉经营店。

中国发生毒奶粉卷土重来不奇怪,中国发生赵作海被冤枉也不奇怪,中国发生层出不穷的安全事故更加不用奇怪,因为有利益的地方就有圈子,有圈子的地方就有利益冲突,有利益冲突的地方就会有损伤人民的行为发生。

总而言之,“圈子”不是简单一个套子,也不是简单的两个汉字,一针见血地分析,在没有出事的时候,“圈子”实际上只是一群人或者一批单位与个人瓜分利益的平台;出现骨牌效应了,圈子其实更象一个套子,圈里圈外,套得很紧,难以解套。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之管见

本文所讲的农村公路是指村道和组道,是交通路网建设中难入专业人员法眼,容易被忽视,而且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养护均是较为薄弱的环节。作为基层工作者,能够深深的感受到农村公路的建设与发展对于农村地区经济的壮大和相关产业链的延伸以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的重要性,从“修路到家乡,财源溢三江”,足可感受到人民群众对于“要想富,先修路”的切入骨髓的理解。但目前农村公路技术等级低、安全设施差、维修资金缺、养护管理难等问题日益凸显,笔者就如何从制度设计层面解决农村公路管理与养护,提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一、农村公路的战略意义

1、农村公路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新农村建设的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不论是生产的发展,农民的致富,都离不开公路这个平台和载体,从近几年农村人口流动趋向和农村建房的态势,呈现出了“山上居民往山下移,山下房屋往公路两侧移,有经营能力的往小城镇移,”的“三移” 现象。其迁移的导向主线是交通,如果把大地比喻成一把古琴,交通干线无疑就是这把古琴上的琴弦,那么农民朋友好象一群舞者,正在奔向发展的节奏,准备随弦起舞。闻弦歌而知雅意,这就是中央实施通达、通畅工程的战略背景,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异就是给我们这些基层交通基础工作的管理与实施再次擂响的一场战鼓。

2、农村公路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前提。

中央今年的一号文件的主题是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强调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性配置,通过公共产品的提供,缩小城乡差别,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难题,专门就水电路气房建设作为了具体安排,目的就是为了让偏远的农村农民都能够实实在在受惠到几十年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改革成果。笔者认为,不管是城市群落的“几小时经济圈”也好,还是缩小城乡差别的融城壮镇计划也好,均是为了通过交通的扩容提质,在农村地区充分利用公共财政的阳光,加快农村公路建设,迅速形成车畅其流人畅其行的国、省、县、乡、村、组公路路网,从而促进网内人流、物流的健康有序大流动,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

3、农村公路是交通路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路网本身的组成来看,农村公路是交通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路网的发展规划来看,农村公路建设将是发改委和交通部门未来20年探索和实践的用武之地;从发达国家交通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农村包围城市将是农村公路发展的大势所趋;从农村当前的发展现状来看,农村的发展滞后,仍是制约我国全面小康的主要因素;从我国解决“三农”的手段来看,调整当前利益格局,公共资源配置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农村公路作为重要的基础设施组成部分应该有专项资金的安排。

4、农村公路是培育内需,拉动消费的有效途径。

我认为,制约中国内需启动的真正原因是民众消费视野不阔、消费能力不强、消费途径不畅。如果我们能够因地制宜,打造科学经营农村的交通理念,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村地区人口、物资、资金的合理流动,实现民富;另一方面,民富后,因为交通条件的改善,社会交流的进一步扩大,相应地刺激民众对农用工具、交通工具、住房质量等相关需求,从而牵动各条产业链,促进工业与第三产业的发展,再反过来助推国强民富的发展进度。

二、农村公路的现实问题

笔者为什么只讲农村公路的管理和养护问题呢?因为农村公路的建设早就被渴望富裕的民众发挥得淋漓尽致,当今农村,户道都已经比较普遍了,何况村道、组道呢?但是,当前建好以后的村道、组道,在管养护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