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梦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1页)

一时佳话。

罗?烈先生的《两小山斋论文集》中有此考证。有记载张先曾专为李师师创作新词牌《师师令》并有一词云:“香钿宝珥。拂菱花如水。学妆皆道称时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长胜未起。纵乱云垂地。都城池苑夸桃李。问东风何似。不须回扇障清歌,唇一点、小於珠子。正是残英和月坠。寄此情千里。”

词中描述,当时的李师师尚属未成人的小姑娘,假设此时李师师为12岁;而张先生于99o年卒于1o78年,终年89岁,即使他于85岁高龄时作的《师师令》一词,那么李师师最迟于公元1o62年出生。可是,宋徽宗赵佶生于1o82年,11oo年19岁时即位,根据资料11o9年第一次见到李师师,此时宋徽宗28岁李师师48岁!我想不论宋徽宗如何贪欢好色,也决不会肯同一个48岁的母亲辈的老妇来往吧?

赵子凡前世脑中保存历史知识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李师师是绝对是一个杜撰出来的人物,可是眼前看来,一代名妓真的在大宋泱泱历史之中存在过!

李宝菱嘟着小嘴学着赵子凡以前对他使的爆栗,抬起小手在赵子凡额头啪的来了一下,道:“公子,以后我就叫李师师了哦!”

赵子凡回过神来,李宝菱扭着身子,仰着小脸,眨着大眼,可爱顽皮,此时她尚是一个女童便已魅惑诱人,长大以后她真的就会变成那个让皇帝和大才子、士官大夫们趋之若鹜、艳名冠绝一时的红颜薄命女子么?

她并没用征求自己的同意,便自己决定要叫李师师这个名字,也许这就是天意,可是她又知不知道这三个字对她来说意味着什么?

“好,这个名字好听!”赵子凡笑的有些怪异。

了元微微一俯身又道:“小丫头,我便送你一句话,你可要记住了!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阿弥陀佛!”

了元微微一笑说完便闭目不语。

---------------------------------------

写了这么多,有小一半是为了小李师师出炉。小李师师大吼一声:新书求收藏推荐拉~~

………【第二十七章人生何处不相逢】………

江苏这里也降温了,外面寒风嗖嗖的,感冒了,今天早上没来得及更新,另外一更晚点码出来了再送上,大概在九点左右,大冷天的,大伙儿打赏几个推荐票,收藏下吧,书正在新书分类精选推荐中,急需大家的支持啊!

-----------------------------------------------------------

“公子,大师说的都是些什么呀,什么冰啊火的,冰上怎么能生火嘛,这明明就是大人骗小孩子!”

“宝菱,大师说的你都要一字不落的记住了!”赵子凡不敢大意,既然李宝菱现在是自己的贴身丫鬟,那么他就有义务保护她,不让她今后受到不应有的伤害,了元说的话他自然就十分当真。

李宝菱却不卖他的帐,撇着小脸道:“这么难懂的话我一个小孩子怎么记得住,还有啦以后不要叫人家宝菱,现在人家叫李师师了呢!”

她对这名字十分的满意,竟当场就要赵子凡改口,赵子凡心道只得讪讪的答应。

话说李师师撅着小嘴一脸的不解神情,百姓们只觉她俏皮可爱,了元的话说的虽不算深奥,但对于这些市井小民来说仍是生涩难懂的东西,只得都在一旁赔笑。大雄宝殿乃是庄严肃穆之地,百姓们也知道不能成群结队的在这里簇拥久留,热闹过了一阵后便也三三两两的结伴离去。

赵子凡放下李师师,双手合十并拢至于额前一躬,对于虚无缥缈的佛学一途,他从未有过如此恭敬的态度,只是身处大宋,这些玄之又玄的东西却真实的触及到了身边真实存在的人,他不得不由完全的唯物主义转变为将信将疑的态度。

李师师脚刚落地便撒娇似的又跳到了乌兰卓雅的怀中,她是个聪明的小姑娘,不用猜也知道这几天定然是乌兰卓雅每日在照料自己,醒来的第一件事自然是要向她以示亲热。二人嬉笑之间,殿外却又有几名男子向里走来。

走在最前头的男子一身绿色公服,腰佩银鱼袋,边走边不时回头做着请的姿势,看那样子应该是个官府中人,而他身后的男子四十有余,方脸阔耳,面带笑容,走起路来四平八稳。

走的近了,赵子凡这才看清来人,那穿着绿色公服的男子与赵子凡四目相对是也是一愣。

“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啊!持正兄,看来是高升了!”赵子凡双手一揖道,来人正是在东京城内被他羞辱过的章悖同党蔡确。

蔡确年约三十不到,而赵子凡却才年有十七,却对他以兄称,这让蔡确非常的不爽,正要出言讥讽回应几句,找回面子,但是当日在大相国寺的那一幕仍历历在目,而且此时顶头上司就站在身后,若是他与这少年一般见识,岂不是落了下乘,在上官面前难免失分,这样想起来就得不偿失了,这次外调为官尽管只是个从八品的县令,但这官小却是主政一方啊,说不得以后就能步步高升呢。

想到这里蔡确咽下这口恶气,双袖施施然一摆,便道:“没想到能在这里遇到行之兄,看来你我的确是有缘呐,今日确来此是有些公务,改日定要好好与行之兄叙叙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