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梦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4部分(第1页)

与此同时汴河的小拱桥下,一个贴着狗皮膏药的乞丐,双目凝视着那顶渐渐远去的轿子,那轿中的公子衣着华丽,从他踏进民信局大门的那刻起,就引起了他的注意,而真正让乞丐感兴趣的却是挂在那贵公子腰间的一条玉带,这玉带温润洁白,显然是稀世珍品。只要是当时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玉石可以用作饰品,可以收藏,但能在腰间佩戴玉带的当今天下却寥寥无几。天子、太子、或者是对于国家社稷有过盖世之功的勋臣,就连一般的皇家宗师子弟都是没有佩戴玉带的资格的,整个大宋,能够在公开场合佩戴玉带的也许连十人也不过。

大宋有这样年轻的开国功勋么?没有…

英宗当政的四年来,与西夏、辽、等诸国没有进行过一场过千人的战争,有资格佩戴玉带的开国功勋们早就进了黄土,埋在地下不知多少年,这贵公子倒底是谁?

乞丐王志伦似乎觉得自己小看赵子凡了,这件事非同小可,他必须立即禀报常见清。

------------------------------------------------------

二更来了~兄弟们,同样是在分强推荐,咱的推荐为啥就比人少那么多呢,伤心呀~

………【第四十二章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常见清与王志伦一向是不合的,但这件事非同小可,他眉头紧锁着,腰佩玉带那意味着什么,他很清楚,常人或许不会留意一个贵公子的腰佩,但王志伦不一样,他对这些识别身份的东西极为敏感,每一个小的细节落在他的眼中也许都会成为重要的线索,这是他多年来的职业习惯。

“你继续盯住民信局,若是再见到那位贵公子立刻向我禀报,或许这是上天赐予我们的机会?!”常见清道。

“是!”王志伦冷冷的答道。

“他和这个赵子凡倒底是什么关系?对了那小子什么时候才会回东京?”

“快了!”王志伦依然是一副不冷不热的样子,米芾与那贵公子亲密谈话的一幕他都看在眼里,他可以猜测到那贵公子是去找米芾的但并不认得赵子凡,只是他嫉恨常见清,竟连一个字也不愿多说。

王志伦返身出门,常见清的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大宋京畿驻有禁军三十多万,守卫着东京文德殿内的赵家天子,恩公一生南征北战,穷极一生之力,也只打到扬州,连禁军是什么样都没见到,可是现在不需要动用任何武力,就能见到平日身处深宫的赵家后人…

自恩公王伦起义失败之后,大宋虽屡有小股马贼揭竿而起,但这些小打小闹闹腾不了几天便告失败,当初跟随恩公幸存下来的十二义士也已经老的老死的死,不得以常见清才加入了白莲社,妄图倚靠民间以及宗教的力量暗中活动,重整旗鼓,但让常见清失望的是远在润州的释无法竟自立门户了,他纵容手下在当地为非作歹不说,竟然还干起了贩卖人口这样丧尽天良的买卖,这样的人简直禽兽不如,可是这些禽兽不如的人确曾经是他常见清的手下。这些人甚至比他要推翻要打到的人更为令人不齿,常见清心中不禁为当初自己莽撞加入白莲社感到后悔。

这个白莲社不是以前那个颇受名士陶渊明、谢灵运推崇的“何时得与刘遗民,同入东林白莲社”的雅俗共集的宗教组织,而是彻头彻尾的沦为了某些地方豪强搜刮百姓,地痞流氓为非作歹肆意妄为的工具了。

“白莲清癯,奈何身处浊泥…罢了,成大事者又何必在乎这些虚名!”常见清只得这样安慰自己。

已经更名为王继志的小土打了一盆凉水进来,常见清洗了把脸,水中倒映出他沧桑的面容,原来自己已经是须花白了么?

“继志,你要好好读书,只有熟读圣贤书,通晓经理了才能学会治国平天下,去帮助那些和你一样苦命的百姓!”

“义父,继志每日都刻苦用功,不敢忘义父的教导!”王继志面色坚毅的道。

常见清看着一脸正色的王继志,非常满意的点了点头,心中复又释然,恩公未尽事后继有人,纵然担得千万骂名又如何,我常见清只求死后见了恩公能够问心无愧而已。

常见清长叹一声,坐下,提笔疾书。

片刻后道:“继志,将这封信交给许掌柜,让他即刻送到东京李先生的住处!”

~~~~~~~~~~~~~~~~~~~~~~~~~~~~~~~

欧阳府中,吴小环正耐着性子苦口婆心的劝说欧阳汐。

“表姐,你就去见一见吧,人家可是对你花了不少心思,他也是个懂你心的人,人家可说了,一定要你自己点头答应了,他才会上门求亲,你若不见,说不定就失去了一次绝好的机会,那人说不定比那个赵子凡好了不知多少!”

“表妹,你不用说了,我不会去见的,再说了我一个女儿家,没事偷偷跑出去见一个陌生男人,传了出去不丢尽了欧阳家的脸?”

当初你屁颠颠的跑出去见那个赵子凡怎么不丢人了,还是大半夜呢?这话吴小环却是不敢说出来的,只能在心里嘀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