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非梧不栖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序:凤鸣锵锵,其韵和雅

牛年新春伊始,张明明同学赠我两本她曾在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书。我先是一怔,继而叹赏,一位附中高二奥班的小女生,竟有如此不可思议的写作功力!她还拿出一沓厚厚的书稿,说第三本书《非梧不栖》行将杀青,请我写序。玉成其美,何乐而不为?于是我欣然答应。

披阅书稿,墨香扑面,沁入肺腑,大畅我怀!

透过她的文字,我逐渐认识书稿的主人。

她是一位热爱生活的女孩。对待生活,有一分热爱,得一分利益;有十分热爱,得十分利益。明明同学在生活中苦苦求索,可谓志向高远。她做生活的有心人,手执璀璨的五彩笔,随意涂抹点染,学生时代的生活画卷顿然变得绚丽多姿。她有意气风发的时候,有苦闷彷徨的时候,也有静静思索的时候……她用文字真实记录了学生时代的心路历程。

正是缘于她对生活深沉的热爱,才磨练出坚毅执着的性格。多少年来,处身这个充满诱惑的环境,她净而不染,一心向学,坚持读书写作,文章积少成多,书稿接二连三出版。

她热爱生活,生活没有辜负她,给了她丰厚的回报。

她是一位先觉早慧的女孩。在浮躁的社会环境中,她不断修正前行的方向,做到觉而不迷,正而不邪。经历了几次失败后,她感悟到:“学习是不能太功利和浮躁的,它们像是在心灵阴暗处滋长的霉斑,会让人一点点迷失自己。”论读书,她谈古论今,游刃有余,点评历史人物,褒贬自有分寸;写日记,她触角独特,抒写身边“小事”,感悟人生冷暖;谈学习,她娓娓道来,见解精辟;编剧本,她想象丰富,所写台词生动,人物形象跃然纸上。环顾周边,多少同龄人已被沉重的学业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她却能“诗意地栖居”,任意驱遣文字,自由表达思想。我欣赏她高尚的情趣和比同龄人更成熟的思维境界,我敬佩她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不知疲倦的求学精神,一张稚气未脱的娃娃脸的背后,想不到有这样成熟深沉的思想。

她是一位志存高远的女孩。“非梧不栖”,是明明新书的书名,她以凤自况,尽管如今还是一只雏凤,其鸣锵锵,其韵和雅,听来已是不同凡响!我深信,只要假以时日,她就一定会凌摩绛霄,她的德音一定能响彻寰宇。

“观其文识其人,观其人识其文。”她的学业成绩出乎其类拔乎其萃,既是理科尖子,又是文科高手。她语文好,英语也好,高一考托福就得了109分,还能与外教自如交流,英文随笔流畅优美,真不简单!

在老师同学的眼中,她是一位思想进步、热心公益的学生。她当班长,做义工,不辞辛苦,任劳任怨。我明白了,她的优秀,绝不仅仅因为她天资聪颖,更重要的是她的勤奋、执着与效率。2009年寒假期间,除了春节父母来穗,一家人相聚的几天外,她几乎天天忙于整理校对文稿。尤为难得的是,在目前社会,泛滥着读书学习功利化的大潮中,她始终保持着一颗纯洁高尚的心。

我终于明白,明明同学为什么会这么优秀!

华南师大附中一直主张学生要全面发展,一直坚持给学生选择的权利和自主的空间,一直实施以人为本、持续发展、夯实基础、拓展特长的教学理念,为学生自由、全面、主动的发展创造条件。在明明的书中,大家一定会感受到华附丰富多彩而又自由宽松的校园生活。“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毋庸置疑,华师附中应该是明明下一次翱翔的起点。作为一校之长,我衷心祝愿她飞得更高更远!

是为序。

''                                                        2009年2月11日于聚清园

(吴颖民:男,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广东教育学会副会长、华南师范大学副校长、华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   '1'0'1'0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自序:非梧不栖

长天里的一声低唤,惊动恹然春困的群山。

一只凤,背负青天万里飞翔。

寻寻觅觅,只因为非梧不栖。梧桐,何尝不是前世的梦想,又岂止是今生的夙愿?(凤凰有无数前世今生来世,但是梧桐永远是它唯一的追求。)

——题记

当我展开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简称华附)奥班招生考试的语文作文题时,“飞翔的心”4个字赫然映入眼帘。备考的记忆,心中的梦想从脑海翻涌而出,泪水流星般划过面颊,在作文纸上留下了星星点点的印迹。

总觉得当中有几分宿命的味道,这个题目像是为我天造地设的一样,微微收起纷乱的思绪,我笔尖一动,以报考之前的心路为素材,行云流水地写成了一篇考场作文,文末流泻下一时的感受:“就算天再高那又怎样,给梦想一双翅膀,给心灵一个理由,努力飞翔,就更靠近阳光。”

人不轻狂枉少年。我想,这儿的“轻狂”可以理解为梦想与追求。少年是多梦的时节,孕育着将来成功的果实。

我的小学时光,是在一所普通的学校——湛江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一小度过的。学校就在家旁,每天清晨可以在酣梦之后踏着铃声上学,而不必像许多孩子那样匆忙地抓起早餐去很远的地方上重点学校。在这所学校里,我得以远离浩瀚无边的题海,躲开耗尽心力的夜战。我做了学校仪仗队的指挥,当了学校合唱团高声部领唱。更重要的是,我可以畅游于书的海洋中,在小说里流连忘返,因科普读物而豁然开朗,或是拨开历史氤氲的雾气邂逅古老的锦瑟年华,并用文字书写我天马行空的思想,记载我生活的点点滴滴。而它们汇成了我之前出版的两本书《我不想长大》和《小鬼当家》。那些日子流走得从容、淡定,却又充满童年的天真无邪、无忧无虑。

在小学与中学的交接阶段,也就是五、六年级,为了考上湛江市最好的中学——湛江一中,我开始奔走于奥数、奥英班——学校——家的三点一线。挥挥手告别夕阳下空地上跳皮筋的身影,告别林荫下与朋友下象棋的搏杀之乐,却迎来了另一种享受——成功解出一道道奥数题后的狂喜和能够看懂一篇原本犹如天书的英语短文的满足。

然后我如愿地进入了湛江一中的初中部的尖子班——初一(13)班,那届一共13个班,12、13班是奥班,汇集了全市的优秀学生,包括湛江市的5县4区。

这个优秀的班集体里有号称百科全书的隐,有数理天才的炫和川,有心细如丝每每稳坐年级前10名的婧,亦有善解人意耐心细致数学造诣颇深的丹、枫,还有多才多艺的婷、雅、冰……和他们相处总有一种阳光朝气充盈心间,那些快乐的回忆被我深深铭刻心底。

初一时,我在数学老师的帮助下,奥数有了飞跃式的进步。我和另外3位同学一起担任辩手赢得了辩论赛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