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5章 燕山府十室九空郭药师良将难守(第1页)

燕山府是宣和五年设置的,下辖十二个县,大约在今天北京、天津北部、唐山西北、北京西南一带,其守备大将郭药师是一个颇有军事才能的将领,原来是辽国怨军的将领,后来降宋,曾经一度占领过燕京城,不过由于宋朝政策的失误和宋军将领刘延庆的贻误战机,导致失败。

具体的吴韵也就知道这么多了,后来据说这个家伙又投降了金国,做了带路党,成了大汉奸。对此,他倒是有些疑惑,郭药师一个辽东汉人,他是怎么知道中原的山河道路的?

不过这家伙是汉奸是铁定的事实。而且是一个有才能的汉奸。他估计和清朝的吴三桂有的一比。不过后人总是把所有罪责归咎在这些汉奸的身上,仿佛不是他们当了汉奸,朝廷就不会完蛋,这样是不是有些偏颇?这些汉奸究竟是天生反骨,自愿当汉奸的,还是形势所逼,为了活命不得不当汉奸的要区分开来。前者,没得说,自然是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后者呢?应当思考,谁才是罪魁祸首?是谁逼得他们投敌?

闲话少说。就说吴韵他们先是在真定府买了一大批茶叶,沿途各县都留下人手作为接应。而后他挑选出一百人,随后扮作北上的茶商,经过十多天的长途跋涉,终于来到了析津县,即燕山府的治所。

这时候的析津县只是辽国南京的都城,并不繁华,城墙也不高大。但这只是相对于东京城而言,作为曾经辽国的南京以及和宋朝贸易的中转站,这里一度居住着十万户的百姓。

可是一路走来,吴韵等人却发现十里不见人烟,空村到处都是。

这都是金国的阴谋。他们将燕京府的百姓都往北迁,造成当地十室九空。没有百姓就没有赋税,没有赋税,军队吃什么?这样的燕山府如何能守?

吴韵认为,这时候的燕山府对于宋朝而言就是一个巨大的包袱,朝廷必须千里运粮,这其中耗费的财力人力和物力是巨大的。若是仁宗朝,或许还可以迁内地百姓戍边,但是现在是徽宗朝,国无余粮,家无余财,一旦令百姓迁徙,必然是家破人亡。

在这样的情势下,郭药师如何守得住?

交了税银,吴韵一伙人顺利进城。

虽然城外破败,但是城内却是一片畸形的繁荣。

只见街上三三两两的都是一些牵着骆驼的商人,街道两边都有一些小楼,里面不时出现穿着暴露、卖弄风骚的女子。紧挨着这些小楼的就是一些小酒楼和小客栈,里面坐着一些带着圆帽,穿着绸缎的商贾,也有一些梳着辫子,穿着翻领、对襟、窄袖衣服的胡人。胡汉齐坐一堂,大声讨价还价,边吃边谈生意。当然在偏僻一些的地方还有许多帮会,也叫打行,由很多了辽国逃兵和难民组成,为往来商队提供护卫业务,或许在人少的地方,他们还会兼职强盗。

尽管城内商人众多,但是像他们这样大的商队还是很少见的。吴韵等人一进城,就受到了小楼里的姑娘热烈的欢迎。

对于这些衣衫褴褛的小姐姐们,吴韵觉得她们太可怜了,都没有衣服穿。于是叫自己的手下脱了披风,给她们穿上。

“神经病!一群神经病!”那些小姐姐们大骂。

有汉语,有契丹语,还有一些他听不懂的语言,但是大体的意思他还是知道的。

没有理会这些小姐姐们的怒骂,他领着手下扬长而去。

他们走的这条街道叫做茶马街,南北走向,是析津县五条主街道之一。其他还有南北走向的玉石街,东西走向的皮货街、锦衣街、纸笔街。

“家主,我们今晚住哪?”杨天豪问道。

吴韵不好回答,一路走来,都是小客栈,没有一个可以住一百人的。

“再看看。”他说道。

队伍走过一个十字路口,他就看见前面有一家两层楼的客栈,看上去比较大。客栈的门口坐着一个穿着辽国宫廷服饰的女子,只不过那颜色艳丽的服饰已经脏兮兮的,上面布满了油腻,还有手印。

那女子看上去精神有些不太正常,只是对着过往的行人一个劲的傻笑。

有些轻浮的浪荡子看见她长得好看,身材丰满,于是走到她面前摸一把胸,袭一下臀,过一把手瘾就跑。她也不怒,也不追,只是略微皱着眉头,继续傻笑。

吴韵摇了摇头,命令手下赶走那些浪荡子,然后塞给她一锭银子,问道:“请问这家客栈的掌柜在吗?“

那女子抬头看了看他,傻笑着说道:“掌柜不在,娘娘(妈妈)在。“

好吧,咱就知道白问。他只能对着里面喊道:“喂,有人在吗?“

那女子把食指放在嘴唇中间,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小声说道:“嘘,娘娘在睡觉。娘娘的脾气很凶的,吵醒她睡觉会被骂的。“

吴韵翻了个白眼,哪有人大白天睡觉的?接着又问了一句:“有人吗?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