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银河乐园之特殊契约者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2章 宗泽拼死抵挡东路军李纲无奈招安除奸盟(第1页)

宣和七年,六月三十日,金国东路军已经兵围磁州,距离开封也只有相州和滑州两地之隔。

由于郭药师弃城西逃,完颜宗望比历史上早了三个多月攻入大宋腹地。一路上东路金兵势如破竹,如入无人之境,他不由志得意满起来,觉得此战必能攻下开封,灭了宋朝。

吴韵一边在兴仁府等候李纲,一边阅读布衣堂送来的消息。

毫无疑问,除奸盟的出现影响了历史进程。

还没有到八月,完颜宗望已经快打到开封了,速度奇快,堪称闪电战的经典。

但是由于还没有秋收,金军深入大宋腹地,补给线太长,就会出问题。而且比起历史上,完颜宗望打得更顺。宋兵简直就是望风而逃,东路军没有遇到一点抵抗。这肯定会让他滋生出骄傲的情绪。

吴韵觉得,金兵看似无敌,并非不可能击败。在他看来,完颜宗望此时有两个选择:第一,迅速进军开封;第二,等待秋收,抢了军粮再进军开封。

那么就有两个计策可以对付他。其一,若是他选择迅速进军开封,可以让他渡过黄河,在他进军的路上设下埋伏。所谓骄兵必败,渡过黄河以后,此时的完颜宗望一定不会察觉潜在的风险。

其二,若他稳健等待,则施行绝户计。就是放一把火,把粮食都烧了,让金兵没有粮食吃,没有粮食可以抢。等他们都快要饿死的时候,朝廷再派大军反击,就很有可能战胜他们。不过此计太过狠毒,是同归于尽的计策。把粮食都烧了,金兵固然没有吃的,但是百姓也会饿死,所以称之为绝户计。

他派出布衣堂的探子,将上述看法送到宗泽手里。

作为一个文人将军,宗泽自然是不会同意绝户计的。至于让金军一路南下,渡过黄河,他更承担不起这个风险。于是他将信件烧掉,鄙夷地说道:“竖子安敢妄谈兵法?”

他两个方法都没有选择,而是选择守城。

不过在守城之前,他认为有必要挫一挫金军的锐气,于是派兵埋伏在通往相州官道的一处密林两侧。

完颜宗望果然轻敌,只派了两千先锋大军开路。

这个先锋大将更是牛皮哄哄的,也不探路,一路烧杀抢掠,那叫一个爽。

于是金兵先锋部队中了埋伏,被宗泽率领五千大军击败,折损过半。

看到逃回来的先锋大将,完颜宗望知道这段时间打得太顺利了,有点得意忘形了。他立刻调整策略,屯兵信德府,出兵四处抢掠。一时间,华北平原战火四起,百姓纷纷南逃。金兵持续抢掠两个月,直到完成秋收。据这个世界后世的历史学家统计,这段时间华北平原破家百姓达到十二万户,死伤二十多万。

宗泽在战术上小小赢了一回金军,但却在战略上完全输了。他枯坐相州,等待金军进攻,这一等就是两个月。

此时金军已经抢了无数的粮草,士气极高。大家都准备到开封府里发财,人人双眼散发着嗜血的光芒。

反观宗泽的部队,日日在城头巡逻,不敢放松警惕,神经绷得太紧,士气日渐低落。

在此期间,吴韵正在和李纲扯皮,双方围绕领土问题激烈争论。

望着地图上被圈起来的京东东路以及小半个京东西路,李纲跳着脚大叫道:“不行!林盟主趁人之危,不怕后人耻笑吗?”

吴韵翻了个白眼,暗道:咱不是这个世界的人啊。就算是这个世界的人,后人也只会说:盟主你格局小了!你应该做皇帝,给俺们打土豪分田地。

李纲不知道他的心里活动,见他沉吟不语,以为他是个在乎名声的人,接着说道:“新皇已经罢免六贼的官,查抄了他们的家产。朝廷正气得以声张。此时,正是报效朝廷,建功立业的好时机啊。以燕云之才,他日领军北上,完成平生之志,万古流芳,岂不快哉?”

呵呵,若真是有这么一天,咱林燕云收复燕云十六州的时候就是咱的死期,我呸!

他叹了一口气,问道:“按理说,六贼跌倒,新皇帝吃饱。这一个月来,无数流民南下避难,为什么跑到我梁山的比跑到开封府的多得多呢?”

他是在暗示李纲:皇帝抄家六贼,得到这么多钱财,为什么没有钱财安置逃难的百姓呢?钱去哪里了?恐怕是进了新的贪官的家里吧!还特么朝廷正气,正气在哪?

李纲听到他这么问,顿时羞愧的无地自容,无言反驳。

吴韵接着说道:“我看,不杀六贼不足以震慑贪官!你们朝廷那一套不杀士大夫的潜规矩要改改了。你看啊,不杀士大夫,这些家伙一个个的都敢贪污,反正被抓了也不会杀头,大不了被罢官回家做富翁。何其荒谬!不杀士大夫,也没见着几个敢批评皇帝的忠臣啊。何其可笑!”

他认为:诚然不杀士大夫,可以让这些头脑聪明的家伙更加放开手脚地工作,而不用担心被惩罚。所以北宋一度出现了繁荣的经济。可是不杀士大夫,也让这些家伙没有底线。他们无所顾忌地贪污,使得北宋出现了极度的贫富差距,社会矛盾空前激化。这就是一种纸糊的繁荣,虚假的繁荣,一戳就破。

李纲心想:我也想杀六贼,无奈新皇不同意啊。不对,我们不是讨论梁山镇的领土问题吗?怎么说到六贼身上去了。

他摇了摇头,说道:“林盟主,梁山只是朝廷封的蕃镇,你们要一个半路,胃口太大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