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开局流放到北凉,我成了镇北王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章 飞鸟尽良弓藏兔死狗烹(第1页)

大幽。

奉天殿。

“传镇北王之子萧战上殿,特许入朝不趋,素服上殿。”

话音落下,只见一道颀长的身影缓缓步入殿堂,这是一名容貌俊朗,剑眉星目的青年。

与奉天殿金碧辉煌的装修格格不入的是,他身穿一身白色素服,面容凄然,大有一种兔死狗烹的怅然之色。

还未进殿,萧战便感觉到了一股浓烈的肃杀之气,他的眉头皱的更紧了。

往事袭上心头,这是他穿越到大幽朝的第十八个年头了。

萧家,作为大幽朝仅剩的第三个异姓王,不同于其他两个。

他的父亲萧景天,十五岁从军,到今天整整过去了三十五个年头,这三十五年间,萧景天一共大大小小经历了三百多场战斗,基本上罕有败仗。

可谓是功绩卓着。

献帝登基之初,国力孱弱,幅员也并不如现在这般辽阔,还时常遭受他国的侵扰,百姓们苦不堪言,正是内忧外患之时。

是他的父亲挺胸而出,不顾个人安危,匡扶社稷于危难之中。

这才有了现在的“文献之治”的盛世。

作为一名穿越苟,萧战也曾劝说过萧景天,当心功高震主引来祸端。

但奈何,萧景天只是轻飘飘的说了一句:“大丈夫立于天地之间,当养天地浩然之气,行光明磊落之事,我对大幽之心,昭然若揭,若真是有那么一天,为了这天下百姓,我也甘愿赴死!”

甚至,为了不引起献帝的忌惮,萧战主动放弃从军,转身混入江湖,做了一个闲散不问世事的浪荡公子。

但,这依然架不住献帝猜疑。

一年前,大乾国突然发动战争,连夺大幽五座城池,大军继续北上,剑指离京。

危急之时,献帝命萧景天为平南大将军,柱国公之子,萧战的老丈人顾雄为副帅,前往南方平定战乱。

短短半个月,萧景天便凭借多年的战斗经验,指挥萧家军轻装突袭,不仅收服了五座城池,更是深入大乾,也就是在这时,忽然一道噩耗传入朝堂。

说是镇北王萧景天和顾雄贪功冒进,导致二十万萧家军中了大乾的埋伏,全军覆没,成了大幽的罪人。

这一道消息立马引起朝野震惊。

得知这条消息的萧战匆匆赶回京城,却发现献帝早已取走了萧家军的虎符,并且还以萧家军主帅萧景天战死为由,取缔了萧家军的编制,将剩余的萧家军打散后,充入其他部队。

另外,让所有人感觉到不可思议的是,也就是这个时候,献帝竟然和大乾达成了停战协议,将南方朔州的坚城、郸城割让给了大乾。

这一刻,萧战才明白。

哪里有什么大乾之争,这不过只是一场阳谋罢了,目的仅仅只是为了铲除萧家。

只是……

以这二十万萧家军和坚城、郸城的百姓为媒介,是否太过于昏庸。

说到底,萧景天所守护的万千黎明百姓也不过仅是献帝手中的棋子罢了。

想到这里,萧战的脸色愈发冷冽。

并且,就在今日凌晨,一封密信忽然从柱国公府到了他的手中。

密信中写到,今日献帝要召他入宫,并且会给萧家分封土地,借此堵住天下悠悠之口,朝堂之上,不论献帝如何针对萧家,切不可流露出一丝不满,不然,萧家必会迎来灭顶之灾,那死去二十万的萧家将士将永无昭雪之日。

落款是柱国公顾南天。

根据消息称,顾南天那日得知顾雄死后,便当场昏厥,药石无济,献帝得知后,急命太医院前往诊治,但太医也束手无策,给出了一个中风,脑梗的结论。

献帝得知后,不知道是悲痛欲绝还是高兴不已,一夜都未睡。

如此看来,顾南天恐怕也是为了怕再次引起献帝的猜忌,才不得而为知。

收回思绪,萧战已行至大殿之中。

令他诧异的是金銮殿上除了献帝外,献后也在。

据萧战了解,只要献后出现在大殿之上,那必然是献帝要耍花招,但自己又不想做恶人,便让献后唱黑脸。

献帝登基到目前三十年的时间里,献后一共就出现过三次,每一次几乎都是打压栋梁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