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这爹不能处,拿我剧本抄成了儒圣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3章 天子家宴皇后与永安公主(第1页)

离国这次挑衅,明摆着是在试探炎国的虚实,或者说测试炎国的底线。

如果不强势回应的话,对方肯定会得寸进尺,这个道理不论是炎帝还是群臣都懂,只有打得一拳开,才能免得百拳来。

但问题就在于,现在拿不出证据去证明是离国杀了那上百名巡查队的士卒。

所以到底如何应对,还有待商讨。

炎帝看向一直没有说话的孙颐,问道:“孙太师可有什么建议?”

众人纷纷将目光投过去。

孙颐是三朝老臣,自身威望极高,同时每逢大事也素有独到的见解,他若提出建议的话,那是极具参考性的。

所以他们都想听听他的看法是什么。

孙颐凝神思索了一会儿,才拱手说道:“陛下,老臣以为此事不可轻率。”

“忍气吞声自然是不行的,这样只会寒了边境将士的心,更会让离国的气焰更加嚣张。”

“但此事我们没有证据,即便有证据,我们也不能开战。韩侍中说的没有错,现在打仗不符合我炎国的国策。”

不能忍气吞声也不能找离国麻烦。

孙颐这番话说了好像跟没说一样。

这道理谁不知道?关键是得找出一个折中的办法,能够既不开战又能打压离国,挽回颜面的办法。

“所以孙太师的意思是?”

炎帝眼神微动,继续追问道,他知道孙颐不可能说出一番废话。

孙颐不急不缓地道出了自己的想法,说道:“第一,要安抚边境将士,对死去士卒进行隆重的封赏和抚恤,给出朝廷的态度。”

“第二,针对此事做出应对,同样在边境大量陈兵,日日操练,加强对炎、离两国交界的巡查力度,允许发生小幅度内的摩擦。”

“第三,不管离国承不承认,我大炎都要针对此事进行公开谴责,并且引导舆论,将百姓的愤怒情绪导向离国。”

“离国越不承认,那百姓的怒火就越强烈,如此便能极大调动民心与士气,朝廷也就更有底气。”

孙颐一连说出了三条策略和建议。

其他人都着眼于怎么维护颜面,或者对离国打击报复,只有他的关注点不同。

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无论怎样,只要不直接开战对离国开战,炎国就必然会丢脸,不仅是在其他国家面前丢脸,更是让国内百姓、将士寒心。

两弊相校取其轻,在其他国家面前丢脸无妨,民心和士气却不可失。

“极妙!”

蔺和抚掌而赞,眼中满是赞叹,“孙太师所言极是,当下稳定民意和军中将士的军心才是重中之重。”

“只有稳定了军心和民意,我大炎才能把握主动,有更足的底气回击离国!”

韩瑞听完也深深认可,抚须说道:“陈兵边境,允许小范围的摩擦和冲突,既不达到开战的地步,也能让离国看到我大炎的态度,甚好。”

孙颐的计策赢得了他们的一致认可。

倒不是说多么高明,而是为他们理清了思路,明白该做什么、侧重什么。

“民心民意,这是儒圣一直重视且强调的,得民心者即得天下。”

“我大炎要是想要变得更加强盛,决不可失了民心,请陛下三思。”

孙颐朝炎帝颤颤巍巍地行礼道。

他说的这些话让炎帝陷入到沉思之中,大殿内也随之变得寂静无声。

这些终究是他们臣子提出的建议,至于最终决策,还是要看炎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