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被迫尚公主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节(第2页)

&esp;&esp;方镜辞瞧着她动作精准,没有半点迟疑,能看出熟练得根本不是头一次干这种事。

&esp;&esp;只不过他还是心有疑问,“殿下的匕首……是何时藏在身上的?”既然她并非头一次这样做,那么想来钟叔也是有所准备。

&esp;&esp;但门锁既然被她这般轻而易举斩断,又不见有人守在门外,想来钟叔定是以为她身着婚服,除了一条乌金软骨鞭,并无其他利刃藏于身上。

&esp;&esp;况且他们身上的婚服早在用膳之前便已换下,既然婚服不可能藏有匕首,那么便只有刚换上的新衣藏着匕首。

&esp;&esp;她眼下身上所着,乃是一件大红宫装,外罩着一层轻薄月纱,只在裙裾边缘绣着一圈暗金色花纹,雍容大气,典雅华贵。

&esp;&esp;只是这件新衣也是钟叔准备的,自然也不可能提前藏有匕首,那么这一把小巧精致的匕首,又是从何时得来?

&esp;&esp;安国公主神情更显得意,显然是方镜辞也没猜到,让她心情颇好。

&esp;&esp;精致的匕首拿在手中,被她上下抛了两下,才微仰着脸,笑得淡若轻风,好不得意,“此物乃是舜华太子赠与我。”

&esp;&esp;舜华太子于公主府被行刺,虽说行刺者乃是他们南齐使臣,但终究于大庆领土之上被刺,大庆难逃其咎。

&esp;&esp;赵琦虽宣召了宫中最好的太医前来为他诊治,但太医也说了,按照他如今的身体状况,不易移动,便暂且先留在公主府中修养。

&esp;&esp;舜华太子在大厅手刃魏领时,全程并未与安国公主有过近距离接触。两人唯一较近的接触,便是舜华太子手刃魏领之后,力竭倒地时,众人上前扶起他时。

&esp;&esp;想来是那时,舜华太子将匕首递与安国公主的人,在之后换下婚服之时,再藏于身上。

&esp;&esp;更或是,居于公主府上的舜华太子,只是掩人耳目,为的便是由公主府中的婢女,暗中将他所赠匕首交付于安国公主手上。

&esp;&esp;只是,不管是安国公主如今手上这把,还是他于大厅被刺的那把,尽管都是匕首,小巧精致,但确确实实是两把匕首。

&esp;&esp;他今日名为观礼赴宴,竟藏了两把匕首于怀中,言行举止,泰然自若,与常人别无二致,实非常人所能为。

&esp;&esp;瞧着他略显无语的神情,安国公主猜出他心中所想,微微失笑解释着,“这把轻巧,藏在怀中几乎感触不到。”

&esp;&esp;说着又是一笑,“但没想到,舜华太子居然在怀中另藏一把,来个出其不意。”回想起当时的情形,安国公主眼中浮现出淡淡的欣赏之意,“想来连魏领都不曾想到,他们那位瞧起来冰冰弱弱的太子殿下,居然连对自己都能下如此狠手。”大概也正是因为这样,才没能在连太子之位都丢失。

&esp;&esp;但自废宫中放出,他便谨言慎行,循规蹈矩,不敢有错。

&esp;&esp;南齐那位草包二皇子也时常骑在他头顶之上作威作福,他都不曾有半句怨言。

&esp;&esp;但这也仅仅只是表面之相。

&esp;&esp;南齐替舜华太子求亲之意,本就并非真的打算让舜华太子能迎娶到安国公主,助长其气焰。大庆会推拒求亲,更是在他们的预料之中,所以才会有舜华太子亲临大庆长安城之举。

&esp;&esp;魏领作为南齐二皇子之人,表面对舜华太子恭恭敬敬,背地里,想的却是将行刺安国公主失败的罪名强行扣于他头上。

&esp;&esp;即便此计失败,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将舜华太子诛杀于大庆,让他无法再回南齐。

&esp;&esp;只不过,没想到舜华太子终究技高一筹,先与安国公主结盟,而后联手在大婚之时演了这么一出戏,成功将魏领反杀当场。

&esp;&esp;此心计,此智谋,较于蒙受家族之庇护的二皇子,自然更得安国公主之欣喜。

&esp;&esp;方镜辞目光短促在她脸颊上停留一下,而后敛下眼眸,“殿下心目中的夫婿,可曾是舜华太子那般模样?”

&esp;&esp;安国公主不曾料到他会突然一问,稍微愣怔一瞬后,才歪着头细想了一会儿,“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舜华太子为成大事,忍辱负重,卧薪尝胆,换做他人,很难说会比他做的更好。”

&esp;&esp;言辞之间虽不曾有半个字的“是”,但所说之言,欣赏之意溢于言表。

&esp;&esp;方镜辞垂下袖中的手微微收紧,便听到安国公主继续道:“不过他这样的人,心怀大志,目光长远,岂会为儿女私情停下脚步?”

&esp;&esp;她望着方镜辞的目光清明如水,仿佛初春夜来的湖面,波光点点,宁静和洽,“这样的人,适合做盟友。倘若以儿女私情妄自揣摩,我倒是觉着,有章小瞧于他了。”

&esp;&esp;方镜辞微微一笑,拱手向安国公主施礼,“倒是景之狭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