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被迫尚公主后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4节(第1页)

&esp;&esp;回府的马车上,安国公主将心中的疑问问出:“皇后所说之事,也是驸马安排好的?”由她率先发难,问责曹国舅,是他们一早便商量好的。

&esp;&esp;曹国舅联合赵瑧,勾结北魏一事,虽然方镜辞并未明说,但是她也猜到了一二。是以方镜辞当场拿出曹国舅与赵瑧的往来书信,她并未觉得惊奇。

&esp;&esp;但顾雪茵站出来指正曹国舅,则完全在她意料之外。

&esp;&esp;方镜辞摇了摇头,“我与皇后并无私下接触过。”所以这件事并非他事先安排。

&esp;&esp;说着,他又是轻轻一笑,笑容里包含了几丝无奈,“我原本准备了别的证据。”单凭曹国舅与赵瑧的书信往来,便想坐实他勾结北魏的罪行,到底还是有章勉强。只怕曹国舅仗着赵琦对他的信任,多言几句便能将自己的嫌弃降到最低。

&esp;&esp;为了能彻底扳倒他,方镜辞花了不少功夫,收集了大量证据。

&esp;&esp;只是谁曾想,顾雪茵会突然出手相助。

&esp;&esp;她是阿暖的姐姐,所说之话,自然比任何证据都令皇帝信服。

&esp;&esp;——即便那也只是她的一面之词。

&esp;&esp;可事关阿暖,单凭她一面之言,赵琦还是信了。

&esp;&esp;安国公主微微叹息一声,“虽说曹国舅终于罪有应得,但我心中着实高兴不起来。”倘若他是因勾结北魏、祸乱大庆之罪论处,那么也算是罪有应得。但偏偏是因为阿暖……

&esp;&esp;“殿下多虑了。”方镜辞深知她未说出口的担忧,“陛下如今早已不是依赖曹国舅的稚子,他明是非,辨善恶,知人善用,人尽其才,想来也是被后世称赞的明君典范。”

&esp;&esp;“希望如此。”安国公主揉着眉心,“可我有时候反倒希望他能向从前那般,无忧无虑。”即便是闹着雨天要盖什么登天梯,被自己忽悠两句,便也会打消这个念头。

&esp;&esp;方镜辞伸手让她躺在自己膝上,抬手轻轻为她按着额角穴位,“陛下是大庆的帝王,倘若一直不谙世事、少不更事,只怕会引来有心人的利用。于国于家,都并非好事。”就像他一直以来对安国公主的忌惮,除了先帝驾崩之前可能会对他言说一二,只怕也少不了身边某章小人长久以来的灌输。

&esp;&esp;安国公主微微阖上眼睛,“身为安国公主,我自然希望他明是非,知善恶。但身为他的姐姐,我还是希望他能一生平安喜乐,和和美美度过余生。”这段时日,每每闭上眼睛,她便会回想起出征

&esp;&esp;曹国舅之事刚了,丞相顾鸿生便将请辞的折子呈上了永安帝的桌案。

&esp;&esp;折子在政合殿的桌案上被压了三天,没人知道永安帝到底是何态度。只知道永安帝难得去了一趟皇后宫中,于一蹶不振。加上朝中不少人都在为空缺出来的丞相之位博弈,故此反对之声虽在,却不强烈。

&esp;&esp;驸马方镜辞倒是对此事不言不语,仿佛完全置身于事外。

&esp;&esp;林沂、费郑等人不解,闲暇之余便将此疑问问出。

&esp;&esp;谁知方镜辞指尖摩挲着茶杯,久久不曾言语。

&esp;&esp;费郑等人对视了一眼,正想跳过此问题时,便听到他轻轻笑了一声,“殿下虽然被世人视为大庆的救赎,但终究不过寻常人一个。”

&esp;&esp;林沂稍加琢磨便明白了他未说出口的话——他在担忧安国公主在战场受伤。

&esp;&esp;只是他身为驸马,又是大庆臣子,着实说不出“因为担忧安国公主安危,便不想她上战场”的话。可内心担忧又不能减退,便只能什么都不说不做,放任此事,完全听天由命罢了。

&esp;&esp;林沂思量片刻,才缓缓道:“你是驸马,既然担忧公主,何不将担忧说与她听?”

&esp;&esp;方镜辞面露苦笑,“殿下一心为着大庆,即便我将担忧诉之于口又有何用?”

&esp;&esp;“你不说,她又如何能知晓?”林沂旁观者清,“你太过聪明,有时候反倒容易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