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桃花新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部分(第2页)

所以就在那些消遣的东西上下功夫,加上他的人脑筋好,舍得化钱,许多玩意儿到了他的手中总有一点新花样。

靠着这番巧心思,他着实拉拢了不少权贵,这也是他在南京的人缘虽已臭到人人喊打,却也能安然居住下去的原因。

像建安王朱统类,也是个大玩家,对阮大鍼十分支持信赖,崇祯在位时,明知他已经上蘸永不录用,竟然甘冒大不韪替他上表奏请起复,可见阮大鍼在这些花花公子们面前确实有一套。

所以福王一见到阮大鍼之流,立刻如获至宝,越谈越知己了,倒把大事给撇开了。

好在这批人所要求他的仅是他这个明室宗裔的身分,以便顺利的捧出一个傀儡朝廷而已。

并不需要他来参与国家大事。

因此,迎君的事非常顺利,福王是恨不得早一脚到南京,好重新回到他犬马声色的生活里。

甲申年五月初一,福王谒孝陵祭祖,而后就设朝拜相,皇帝一直在马士英等人的保护中,由于潞王也被他们秘密地软禁保护起来,所以没有一个人知道所拥立的是那个糊涂不更事的活宝。

三跪九叩的觐见大典行过后,最重要的就是聆听宣示诏书了,大家才知道所拥立的竟是福王朱由崧。

阮大鍼到底还留了一手,不敢叫福王直接改元称尊,只是拥立他监国暂摄王位而已。

这是一个预谋,却很管用,封住了许多反对者的嘴,因为祟祯已经立了太子,城破之前,太子出去,这时下落不明,那才是大明正统的继承者。

监国摄政,只是临时的代理者,只要是皇亲,谁都有资格。

接下去将是发表政要名单了,那是大家关心的事,这当然是事先拟好的。

先行发表的重要人员,其后由他们去物色所属的干员,由皇帝任用。

到底,马士英他们也不敢一手遮天,即使大权独揽,但仍然要顾及一下众议,所以阁部放了史可法,兵部放了姜日广,马士英自己居于副阁。

这也是阮大鍼的袖内乾坤。

虽然监国的朝廷是在金陵一手造成,但是要统辖的国土仍有半壁江山,必须要几个重头人物,深孚众望,才能压得住。

福王已经不是能让大家满意的皇帝了,如果马士英再挂相的话,势非天下大乱不可。

阁部拜了史可法,大家都没话说,兵部放了姜日广,这位老将军以正直忠贞而为天下重,这是谁都无可非议的人选。

马士英自己只居副手的地位,协同史可法组阁,在口碑上,他表示拥立福王,绝非是为己张本,仍是以国事为重。

私底下,他跟一些举足轻重的人作了一次不公开的谈话,尤为恳切。

那是为了说明如何弃潞王而立福王的道理。

他说他也明白潞王比福王能干多了,但是处此非常之际,必须要有非常的方法。

能干的国君虽可有作为,但是一人之才智有限,他未必能每件事都做对,qi书…奇书…齐书他更举例先帝思宗之误而失天下。

所以他拥立较为糊涂的福王,他自己没主见,可以接受重臣们的意见,使大权放于阁部。

阁部不称职,可以更换,监国之君不称职,却是换不掉的,他拥立福王,完全是为了大局,绝无私心。

这番话,不能说没有一点道理,尤其是他推举史可法组阁主政,更显得他的胸襟无私了。

实际上史可法还要督师,还要操持军务,忙得不可开交,那儿有精神来理政,还不一切都由他这位副阁部大人一手包办了。

六部中,礼部尚书放了钱牧斋,这是他一心梦想的官儿,也是酬劳他四下关照的辛劳,当然也是要借用他那点东林遗志的身分。

新君登政后的人事从表面上看来是差强人意的,于是南京城里又充满了一片喜气,似乎更有希望了。

但事实上却不然,因为新阁的人员中一半儿尚可,一半儿太糟,尚可的原想凭着忠心做事,太糟的却是事事碍手碍脚,好官儿尽其在我,不知道互为声气,那批坏蛋们却是朋党相援,串通一气。

相形之下,自然斗不过他们,更糟的是福王根本不明是非,由着马士英那些人把持着呢。

最厉害的一个角色是阮大鍼,他原是顶热中的一个人,福王对他也言听计从了,他要想起来做官现在是没问题了。

可是他很聪明,知道新朝廷中,还有几个讨厌的家伙在,他复出尚未其时,所以他不急着要出来,只是躲在幕后策划。

第一件事就是要想法子,把这些老厌物一个个地挤开,才可以由得他们从心所欲。

要挤开这些人中,第一个受注意的自然是史可法,而且史可法手上有兵,也不可能罢黜他的,唯一的办法是把他弄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