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戴笠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部分(第1页)

不,绝不!戴春风一咬牙,也不管什么面子不面子,拚命游向岸边,准备光着屁股上岸夺衣服。

正在这紧张的时候,那位青年,原来是弯腰捡石子压衣服。并冲湖中的戴春风善意地一笑。

戴春风吓出一身冷汗,这下总算松了口气,感激地回岸上的青年一笑,千言万语尽在这一笑里。

青年人压好衣服,领着学生走开,有意给戴春风一个上岸的机会,这举动更令戴春风感动,他立即趁机从水中窜出,穿起已有六七成干的衣服,尾随学生队伍。

大约跟了三四里路,身上的衣服全干了,前面的青年见戴春风跟在后面,对学生宣布道:“就地休息,不要跑远!”说完转身对戴春风:“你好,我叫胡宗南,字寿山,浙江孝丰县鹤落溪人,我们可以做朋友吗?”说着,伸出一只右手。

戴春风激动地抓过胡宗南的手,道:“我叫戴春风,江山人,认识你感到非常荣幸。”

两个人马上寻了个偏静处席地而坐,通了年庚,胡宗南生于光绪二十二年四月四日,比戴春风大一岁,两人当下结拜为兄弟。

胡宗南生得五短身材,圆脸,宽嘴,头发生得上,一双不算很大的单眼皮,两条粗而宽的八字眉,一眼就给人一个“敦厚”的印象。他现在的职业是教师,刚才那帮学生就是他的学生。

胡宗南道:“宗南家有老父,母亲早逝,娶得一位继母,早年入私塾,读四书五经,后辛亥革命起,废科举,又读孝丰县立高等小学,毕业后考入湖州吴兴中学,毕业时,侥幸考取第一名,受聘于孝丰县立高等小学做教员,今天是带同学来杭州旅行游览的,没想碰上了春风兄,今个是前生有缘,才有此幸会。春风兄,你呢?现在何处高就?”

戴春风摇头叹道:“小弟的经历和宗南兄大同小异,家父早逝,由家母操持,早年也入私塾,废科后,又读县立文溪高等小学,毕业考入省立一中,谁想小弟天生好自由,受不住省一中的诸多管制,现已出来,四处为家,连换洗的衣服及书本都丢了,刚才的事真是不好意思,还望兄台不要见笑。”

胡宗南连连摆手道:“春风兄说到哪里去了,皇帝老儿都有落泪的时候。相比想来,我也好不到哪里,唉,虽谋得一个差事,可因祖籍是浙江镇海人,属钱塘江以东的客籍过江人,在学校里倍受本地教员的欺辱,有时真想发作,弃职不干,可这天下之大,就是没有容我之处!”

戴春风本是落泊之人,见胡宗南心情忧郁,大发寄人篱下的感慨,于是引为知己同病相怜起来。

两个人倾心相诉,越来越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时间不早了,胡宗南不得不起身领学生回返。

戴春风等的正是这样一句话,反正他有的是空闲时间,当下答应下来,把地址路线记牢了。几天后,果然去了孝丰,在不话下。

一晃年关将至,徐缙璜说:“春风,我要回江山过年了,我这套被褥已破旧不堪,想带回家去给媳妇缝补。你如不回学校去住,最好把你同学那里的拿来。”

戴春风窘了,原来自己睡觉不安份,把人家的被子蹬了不少洞,再不缝补实不也盖不下去了。又想,如果没有了被盖,天这么冷,不冻死才怪呢,不如随他回江山去,结伴而行,省了路费,岂不更好?

要得要得,好主意,自己离家一年,也该回去探望母亲,抱抱老婆,享享天伦之乐。主意打定,便道:“缙璜兄,学校放假了,我也要回去,不如我两兄弟结伴而行,好有个照顾。”

缙璜兄咧嘴憨笑一下,道:“那敢情好。”就算是答应了。

人在他乡,一旦动了思乡之情,就归心似箭,第二天,俩人告别徐老板,起程返乡。

从杭州到江山,分水、陆两条路,徐缙璜因经常运货,认识不少船家,于是搭了顺路船,省了一笔费用。戴春风自然也跟着借光。

货船停泊在杭州南星桥码头,戴春风一双空手,徐缙璜提了一些年货。上了船,出钱塘江、入富春江,溯流而上,较为缓慢。

第二天,船到了浙江富阳码头,船家把船靠了岸,抛了锚,对徐缙璜道:“你们不上岸打尖儿?”

“打尖”就是吃饭的意思。其实,徐缙璜并不是如他自己所说:“十分开心”,其实是舍不得他几个钱,认为反正要到家了,能节省的尽量节省。

船家上岸,徐缙璜从包里掏出几块干粮,也分几块给戴春风,就着水吃了起来。这些干粮是临行前准备的。

富阳是浙江有名的风景区,只是盯着徐缙璜那大包小包的年货,想起自己一双空手回家见老母、妻子,心中极不是滋味。同样都是出门在外,人家热热闹闹地回,自己没缺胳膊小腿,凭什么就不如人呢?

想着想着,只见身边有船只擦过,顺流而下,回眉头一皱一个锦囊妙计就诞生了……

戴春风叫道:“缙璜兄,我想上岸买样东西,去去就来。”

后面转来徐缙璜的叮咛:“要快点哟,千万别误了船!”

第七章 关帝庙母子相会 '本章字数:9215 最新更新时间:2007…04…04 12:12:34。0'

戴春风从浙一师逃出来,无依无靠,流落宁波街头,白天讨饭,夜晚栖息于桥亭庙宇……一日在关帝前,见一老妇姗姗走过来……戴春风母子抱头痛哭。蓝月喜道:“我才给你算了一命,命相中五行缺水,故一生多灾多难,若起个有水的名,你的八字是双凤有朝阳格,主大贵。”

戴春风头也不回地拖着长声应道:“知道了??”

戴春风上得岸来,并不曾去购买东西,而是转了几道弯,搭上一条顺流而下的船折回杭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