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重生之温婉(更新至第二卷章109)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0部分(第1页)

国公爷气得就差没跳脚,要是是他儿子,他非的大刑伺候,打得他脑袋清醒为止。对着他,国公爷是彻底无语又无奈。只得吩咐国公夫人,关紧门户,千万不可让消息传出去。

可惜,再如何压制,也不可能敌得过有人的传扬。温婉殴打后母致残,晕迷不醒的事件,不出一天,这个特大消息,一下传遍了京城的大街小巷。听了的人,谩骂、讥讽,要求严惩这等不孝之人比比皆是。理智一些的人,全都侧目,静待之下的发展。

之前京城也有一姑娘,是太仆寺的主事,姓苗,那姑娘大家都叫苗大姐。也跟后母干了一架,就被传得沸沸扬扬。那姑娘所谓的干架,其实也就是顶了句嘴。可是传出去后,那姑娘的名声,就被人们的闲言碎语给没淹没了。不过后来隐约有说,是那后母想要捧杀她弟弟,她这才才豁出去了。可不管原因是什么,反正那姑娘的名声是坏了。现在都十三了,还没有人上门提亲。这辈子的亲事,是难了。

温婉这会可是更甚,她是用鞭子抽的后母。用鞭子,用脚指头想都知道用的是皇上赏赐的金鞭。因为有皇帝的话在先,大家也没敢名面上议论这事。不过偷偷议论是难免的。

就算有疑惑,可是出手殴打后母。后母也是母,在这个以孝至上的年代,殴打后母,也是一项极为恶劣的事件。要不是温婉身份特殊,这会都要押到官府,受刑鞭坐监狱了。当然,京城府尹不会傻冒似的上前冲上去为安氏要一个公道,伸张律法的公正严明性。

夏天听得外面不堪入目的传闻,差点跟人动手打起来。急匆匆把消息告诉了夏影。夏影请示了温婉,温婉想了想“让大家闭好自己的嘴巴,不许把这事乱传”

夏语眼睛红红的“郡主,这事分明是另有内因。为什么我们不出来澄清。郡主,我们出去,告诉天下人事情的原委。他们就不会再这样讲你了”

“郡主说了,这事不许再议论。要是再听到我们院子里有人议论这事,仗责二十鞭。情节严重的,直接打死”这事被温婉给压住了。

可外面却是传得越来越厉害。夏天等几个人,都窝在家里,再不愿意出去打探消息了。省得听了憋出内伤出来。

祁言得了消息,匆匆赶来,看望 温婉,也问了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温婉摇头,表示都是误会。没什么事情发生。祁言纵然想为温婉辩护,也无从辩护,沉默地回了王府。让人送药材过来。

第二卷 五十六:字帖事件后续

五十六:字帖事件后续

上房:

“你在翰林院呆傻了。那字帖价值连城,还是周王送给温婉的。你竟然就敢骗了温婉拿了那字帖去送人,周王是什么人,整个京城没人不知道?你就敢拿去巴结你的上司。你是不是想气死我啊你与其找那些旁路,为什么就不想着跟温婉打好关系,有她跟相爷说两句好话,加上你一直以来的官声,你的升迁自然水到渠成。我这是做的什么孽啊,怎么一个一个,都死在女人的手里啊”平母得了消息,把平向熙叫了过去,好一训斥。哭天抹泪。她去看温婉,虽然不喜欢甚至有些厌恶她,可是看着那个样子,要传扬出去,平家又多了一个不是。以后孙子孙女的婚事更是难上加难。

平母听了,也只能无奈了。但是却是对安氏,第一次厌恶起来。这事明摆着是她出的主意,没脑子的东西。敢做不敢把个家搅和得不成样子的搅家精,花言巧语迷得儿子不知所谓。到现在,平向熙还不相信关安氏有关。只说是话赶话,赶出来的,是温婉小题大做。

但听到母亲的担忧,还是有些羞愧,不过,仍然说着,自己是朝廷命官,谅周王也不会对自己怎么样。

周王本来是想要好好羞辱一番平向熙的,可是看着温婉言辞切切,悲伤痛心,请他高抬贵手,放平向熙一马。否则,以后她在平家的日子,难以安生。说着万一真有事,可就全怪到她这个做女儿的头上。他就算想要出气,可是看着温婉悲伤切切,哀怨婉转求情的信,他也不好做得太过。看着下面人孝敬上来的美婢,突然计上心来。

第二天,平向熙再受了一顿奚落以后,领了个娇滴滴的美人回来了。有了二老爷的前车之鉴,这次,差点又引起雷动。

女子见几个老爷,给道了万福。一开口,有如百灵鸟在唱歌,悦耳动听,听得几个大老爷骨头都酥软了。再看那女子,长的闭月羞花,阿锣风流的身段,盈盈一握的小腰,一双手就能握住的三寸金莲。真真是,女子中的极品,人的魂都要被勾走了。听说还会诗词歌赋,写的一手好字。

平向熙一看这架势,忙说,这个女子是周王送的,那女子自己也说明,是周王把自己送给平大人的。众人这才放下心来。可是,为什么一直蛮横地周王这么好讲话了。

等国公爷知道是温婉写信给了周王,觉得自己是不是错看温婉,其实这是一个纯孝,可怜的孩子。

大夫人苦笑连连“老爷,都到了这份上。郡主不仅压住了消息,不跟外人解释是怎么回事。还能写信去求情,这样强烈的对比,连你都说这孩子难得的孝顺。要是事情传扬出去,你想想,会是什么后果”

国公爷没答案“这事,应该不会传扬出去的”

国公夫人摇头,对这事,她虽然有心,却无力改变“那些人再传得沸沸扬扬,也是无关紧要。只要该知道的人知道,就绝对不会说她忤逆不孝。温婉这孩子,很聪慧,对五弟,也根本没有父女亲情。现在愿意吃这哑巴亏,是对府邸好。可是,她究竟想要什么,我却是不知道的”

国公爷听了这么一通解释“莫非,她是想要借这事,要挟我们,让她搬出去”

夫妻两个人,说了半天,也没说个头绪,静观其变。

五房:

周王送的美人就叫百灵,到了五房,给安氏行了礼,就给抬为姨娘了。这些年,平向熙一直也只有安氏一个妻子,还有两个通房都如隐行人一般。这一直是安氏最骄傲的事,没想到今天被打破了。

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女子,双眼都要喷出火出来。在安氏刁难自己的时候,可怜兮兮地看着平向熙。不用说,自然是向着自己的新欢。把个安氏恨得压根只痒痒,恨不得一顿扳子打死了做数。

京城府尹不敢揽这事,御史却是不放过。平时丁大的事情都被他们拿了放大镜放发,何况这等鞭打后母的大事。如此灭绝人寰的残忍事情,就因为身份贵重无人理会,绝对不能姑息。

好几个御史弹劾了温婉,其中一个御史弹劾的最为严苛。说温婉侍宠而娇,仗着皇上所赐金鞭任作妄为,之前打平家的客人。现在竟然殴打继母,简直是天理难容。最可恶可恨的是还用皇上赏赐的金鞭去殴打母亲,坏了皇上的名誉,这样极为恶劣不孝不堪的事情,绝对要重重责罚,不可助长这股歪风。御史请求皇帝收回御赐金鞭,再以惩罚温婉郡主,以正法典。

皇宫,养和殿:

皇帝看了折子,把王太医宣了过来。他是知道几天前王太医去给温婉瞧过病。

王太医跪在地上恭敬地说道:“皇上,郡主那天,是怒极攻心。微臣虽然不知道是什么事。但是跟郡主也接触了一顿时间,郡主是一个心宽乐观的人,若是小事,不会气得人都晕过去三次”

当皇帝听了温婉殴打安氏的事情,他也是皱眉头,非常的不快。这传出来后,不仅对温婉名声不好,就是他的名声都得受累。可皇帝一想又觉得不对,虽然跟温婉没接触过太多,可是瞧着行为处事,也不是个小气心胸狭窄的。不可能无缘无故殴打庶母。温婉不是娇纵蛮横,不讲是非原由心狠手辣之人。此事定有蹊跷。等一问王太医,才知道温婉都被气得晕过去,那这事,肯定是当下让人仔细去查,一查,气得皇帝暴跳如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