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末王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部分(第1页)

八百胡人骑兵一到,他们就死定了,甄家护卫队加上王季身边的人,还不到一百步卒,根本没反击的余地。

如果是在胡人的粮草囤地,他们还有机会,利用王季麾下的三百士卒逃跑,到时一旦伏兵突袭粮草囤地,踏顿势必顾不上他们。

可是,现在他们离百镜湖还有十几路呢,踏顿手下骑兵已经快赶到了这里,如果这时发动突袭,踏顿在来不及回援的情况下,只会更加疯狂的杀戮他们。

甄姜这时疑惑道:“奇怪了,踏顿既然想把我们引入百镜湖,为什么又多此一举,突然派出八百骑兵来?”

“应该是为了我。”王季眉头皱起,看了甄姜一眼道:“现在我也不瞒你了,我们是平乱的朝廷士卒,这次被公孙都尉悄悄送出城,就是为了烧毁敌军粮草,不过可惜,应该是被胡人发现城内异常了,引起了他们的警惕心,所以才派踏顿来看护粮草。

而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踏顿昨天故意和我决战,就是为了试探我的底细,现在他或许不知道我是来烧粮的,但也应该对我起了怀疑,加上怀恨在心,所以想尽快解决我。”

“原来如此。”甄俨忽然道:“那不如你就发出号令,趁着现在袭击胡人粮草,至于我们这边,反正也逃不掉,怎么着也不能让胡人好过。”

王季听后,意外看了甄俨一眼,没想到这老实的家伙被逼急了,一样会疯狂。

“没用的。”周仓摇摇头道:“胡人粮草囤地还有五六百老弱留守,就算是背后突袭,短时内也攻破不了,踏顿杀了我们后肯定会回援。”

说到这,大家一阵沉默,好像生机都被封死了。

这时周仓有些愧疚道:“司马,都怪我擅做主张,如果不是提前把我们的人安排到了百境山,这会还有逃命的机会,现在召回他们肯定来不及了。”

“你没做错,那时谁也料不到,踏顿会把八百骑兵提前派出来。”

王季摇摇头道:“在说,就算此时我们的人在这里,那草原上也不是胡人精骑的对手,两条腿的更跑不过四条腿的,早晚会被追上。”

“那现在我们怎么办?”甄姜问道,她虽然心思灵慧,但此时也想不出太好的办法,只能和甄环一样希冀的看向王季。

王季眼皮一直微眯,最后才忽然睁开眼道:“你们甄家护卫都会骑马吗?算上拉车的马有多少马匹?”

“都会,算上拉车的马匹,护卫们刚好够骑乘。”甄俨如实答道,甄家商队毕竟是在北方活动,而且有自己的马场,所以护卫基本都会骑马,马匹也不缺。

“那好,现在立刻把人召集起来,趁着胡人骑兵还没到,我们必须抢先逃走。”王季开口道,他手下几十人现在也都有马,作战不行,但勉强骑着逃跑应该没问题。

“好。”

甄俨和甄姜听完立即答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王季转身出了马车,他也要把身边五十位士卒召集起来,今天可能是到北方以来,场面最小,但却是最危险的一仗。

周仓有些担忧的在旁边问道:“不知道管子城那边怎么样了,要是我们不能成功烧毁粮草,恐怕公孙都尉会兵败,我们恐怕也落不了好。”

“管不了那么多了,先过眼前的一关吧。”王季眼神悠悠的看向南方,那是管子城方向,从离开唐县开始,他就一直有个目标,那就是借此次平乱为跳板,能在董卓霍乱京城前积攒一些实力,然后好能在乱世自保立足。

可是,他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直到他现在才发现,当初想凭着历史先知建立一番功业的想法是多么可笑,穿越先知只能是参考,却不能当成立足根本。

管子城外,胡人大营里,丘力居已经得到了踏顿的回报。

“公孙瓒居然悄悄派出了一部分兵马离开,难道真是想偷袭我军粮草?”帅帐内,丘力居脸色有点难看,当初得到二子回报,他也只当是以防万一,所以并没有多重视。

这时,旁边一个副将建议道:“单于,要不要我们在增派兵马去看守粮草?”

“不用了,就算真有那回事,现在从时间上看也来不及了,况且有我儿踏顿在,小小贼兵不足为虑。”

丘力居一副大度的样子道,其实他还有一句话没说,那就是他请来的这些帮手,几天来已经有了不少怨言,为此他付出了很多让步,包括珍贵的牛羊和牧场。

如果在让其他人知道,他的粮草面对被袭的危险,那他将付出更大的利益,才能让这些贪得无厌的恶狼,帮他困死公孙瓒,反败为胜。

“这样吧。”丘力居最后还是有点担忧,道:“传令给楼班,让他赶到百镜山,助踏顿护卫粮草。”

“是,单于。”很快,就有人先去传令了。

此时,楼班其实离百境山并不远,以胡人的快马很快就找到了他。

自从父亲把看守粮草的任务交给踏顿后,楼班一直内心不愤,认为这是一个白捡的功劳,还可以顺便办点私事,所以颇为嫉妒,一直暗暗留意着百镜山反向,就算追杀逃兵,也只是在原地打转。

“什么,父帅让我去帮大哥?出了什么事?”楼班一愣,他虽然在留意着踏顿,知道他跟到了甄家车队,但里面的细节他并不清楚。

最后,那传令的人才把踏顿发现朝廷贼兵的事情说了一遍,判断可能粮草有危险。

“啊?哈,粮草还真有危险?他好像还在甄家车队里吧,嘿,要是耽误了粮草,看父帅怎么整治他。”这时八百骑兵还没出动,楼班还不知道踏顿要和王季翻脸了。

“世子,单于让你立刻前去协助大世子看护粮草,不得有误。”传令人好像也知道二人的恩怨,所以特别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