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汉末王旗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1部分(第1页)

众人一听,想了想点点头,好像这也是个办法?

杨震看张龙也没反对,就道:“好吧,就按王队率说的办,不知道有谁擅长挖陷阱。”

“我会。”话音一落,就有个大胡子什长站出来道:“我自小打猎,布置几个陷阱应该没问题。”

后面有个士卒证明道:“苏胡子确实精通,爷爷那一辈还在洛阳做过刑案呢,退了后把本事都交给了他,追查布置陷阱那都是小菜一碟,敢叫黄巾都吃他的洗脚水,哈哈。”

这么一说,周围军士都笑了起来,苏胡子却是与有荣焉,毕竟祖辈做过官可是件很荣耀的事情,特别是在都城洛阳干那种刑察的技术活,没有力压同行的看家本领,根本不行。

“好吧,就你来做,大家都来帮忙。”

接下来,除了留一些岗哨观察动向,其他人都进了山林帮苏大胡子构建陷阱,绳子可以用树皮等代替,木桩什么的也可以现场取材,加上百十号人,不用一个时辰,苏大胡子就做出了十八个连环陷阱,覆盖了好大一片范围。

期间王季和杨震、张龙也很快熟悉起来。

张龙二十七八岁,以前在北地当过斥候,还是斥候什长,三年前服役年满,就申调到家乡这边当了郡县兵,本事过硬,善于侦察,说起来比王季升官还快。

而杨震比张龙大些,是个军中老资历了,听说以前家里也是当官的,书香门第,因此做事精细有决断,只是后来家里得罪了人,搞的家破人亡,最后孤身人没办法就跑到唐县这边来投军了。

了解到这,王季发现程昱为了这次埋伏还真是煞费苦心,加上苏大胡子,调来的人都有两把刷子。

“怎么黄巾还不来。”陷阱布置好后等了一会,张龙有些着急。

王季建议道:“不如我们先到官道旁边的山坡边埋伏,四周多派岗哨。”

“好。”杨震点点头道:“另外在让派一人回去看看,顺便把我们这边的情况向县尉禀明。”

杨震派了一人往县城去报信,派的那人嘴巴伶俐,腿脚也利索,不一会就消失在了众人视线中。

不过,当回到唐县外时,那报信的人看着眼前一幕,顿时傻眼了。

只见南城门外有三千五百黄巾排着方阵,如曼云压天,而唐县城上却空空无兵,只有程昱一人,孤人扶剑,儒衫飘飘。

“哈哈,何曼,我们又见面了。”程昱单人持剑,冲着城外的黄巾大笑,颇有藐视天下之意。

城外黄巾阵前,正有一个骑马大汉,手持铁矛,一脸怒容。

铁矛摇指程昱,何曼破口大骂:“程昱狗贼,上次你害的我死伤众多,这次我何曼要你一并偿还。”

说起来,何曼和程昱是老熟人了,原本他是在泰山郡一代盘踞,可不想后来阴沟翻船,在攻打东阿时被本县程昱带领县兵杀的大败,害得他丢盔弃甲,最后不得不逃出泰山郡,来到许昌这边发展。

可不成想,在这里居然又一次碰上了程昱,怎叫他不怒火填胸。

“区区黄巾余孽,也敢大放狂词,有胆就来,我程昱大好的头颅就在这里,看你敢取否?”程昱的胆子不可谓不大,就算明显有后招,可一人面对三千多人,还敢大骂贼首,这确实有胆色。

何曼被骂的脸色通红,当即就要指挥兵马攻城。

不想这时身后走出一员身材粗壮的将领,他开口劝道:“将军小心有诈,昨天我们探马在东门发现,有频繁军士进城,怕是他们的援兵到了,此时看似无兵,却是引诱我们上钩。”

“狗屁援兵。”何曼气恼的呵斥道:“周仓,你不过新投之将,这里还没你发话的资格,滚下去。”

周仓皮肤本来是很黑的,可此时却被气的满脸通红,他原本也是黄巾一方小渠帅,后来时运不济断了粮草,眼看手下兵马分崩离析,才无奈带人投靠了何曼,没想到何曼尽然敢如此对他。

幸好,这时好友刘辟上前劝解道:“将军,周仓兄弟也是一片好意,还望将军勿恼,在说程昱这人狡猾,我们确该小心。”

“哼。”

刘辟是他的旧将,不能不给几分面子,冷哼一声后,何曼又指着另外两员将领道:“何仪、黄邵你们各带一千人攻城,务必把程昱老儿的头割下来。”虽然他没听周仓的劝,但确实起了一分小心,所以才留了一千五百人在身边以防不测。

“领命。”

何仪是何曼的弟弟,黄邵也是个莽汉,此时一听得号令,当即各自调遣兵马,喊着口号杀向唐县。

“杀啊,冲。”两千黄巾扛着爬墙梯一哄而上,他们本来就是被裹挟的流民,眼中根本没有啥纪律,脑袋里想的都是冲进城内后,该怎么抢钱粮。

两千人拉开架势冲锋,确实气势惊人,不过就在这时,本来空空的城头忽然一阵大旗飘扬,呐喊声通天彻地,就好似有千军万马一般,无数人头攒动,不一会城墙上就站满了官兵士卒,根本不止原来的二千人。

“杀,不准放一个黄巾进城。”

城头上的官军好像士气很足,纷纷大声呐喊,一时间烫水、滚石、檑木等纷纷从城墙上扔下,杀得刚刚爬墙的黄巾哭爹喊娘。

城下何曼一惊,刘辟大呼道:“果然,程昱带了援兵来。”

“怕他作甚,不就是区区援兵吗,刘辟,我命你在带一千兵马支援,务必一口气攻下唐县。”

何曼声色俱厉,他本来对程昱还有些顾忌,不过此时看见援兵反而放心了,正所谓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他还哪忍得住,恨不得把程昱抓住活剥了。

“是。”刘辟不疑有它,当即点齐一千兵马冲向唐县城头,支援何仪和黄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