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古代药膳手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节(第1页)

&esp;&esp;“哎,我保证带过来。”

&esp;&esp;孙行户连连点头,脸上堆笑,难得碰到个如此负责任的大夫,他求之不得。等他走后,晏桑枝又叫来阿春,曹氏的记录她写了很多。

&esp;&esp;“阿春,明日把你娘带过来,之前我给她换了药膳。好了不少,手脚言语都是没问题的,可我一直拖着,没结病案。因为按表来看,中风急症已经好了。可从里,她一点也没好,郁结于心,忧思未解。”

&esp;&esp;正好来了个谢老太太,两个人这个病差不多,只要增减些用量是可以一起治的。

&esp;&esp;阿春如何能不知,她娘见了她永远都是那副极为愧疚难堪的表情,只低头干活,一句话也不说。

&esp;&esp;因为阿春棒打了李氏,她的名声烂透了,意味着婚嫁必然要往低贱的那边走。曹氏最在意这个,可阿春无所谓,她连命都能豁出去不要。

&esp;&esp;“我会带她过来的。小娘子,你之前雇我做事,那医馆开了以后,我还是干这些杂活吗?”

&esp;&esp;阿春她抬起头去看晏桑枝的脸。

&esp;&esp;“不,”晏桑枝从招阿春做事的那日起,就一直在想,让她做什么。晏桑枝这些日子一直在观察阿春,发觉打杂活太浪费阿春的本事了。

&esp;&esp;其一是记性不错,能记住她说的每一句话,哪怕是街里邻舍过来瞧病时,她说过的小毛病,下一次再见面,阿春还能一字不差说出来。

&esp;&esp;这本事太适合处理急病发作,救治过程不会因心慌忘记。晏桑枝见过很多人急病时没有得到医治,最后再想治好也只能落下一辈子的病根,生不如死。

&esp;&esp;她想让阿春往这上头走,能医一个是一个。

&esp;&esp;其二,阿春有耐力,心细,脾气温和,可以安抚小儿,制药。

&esp;&esp;所以晏桑枝对阿春说:“不,你到时候先跟在我后头打下手。至于旁的,之后我会教你。”

&esp;&esp;阿春得了准信,欢喜应下。

&esp;&esp;等到正式相见

&esp;&esp;◎救人性命◎

&esp;&esp;谷庄有一座药王庙,那里的人靠种药材为生,药市便也落在那里。有个多年俗成的规定:早春和早秋各办一次。

&esp;&esp;晏桑枝从牛车上下来,麦芽和麦冬挨在她旁边,阿春左右环顾,今日跟着来的,还有个范大,他是来帮忙,也是来闻药气的。

&esp;&esp;也不知道谁先传起,每逢药市时到摊上从头走到尾,沾点药气回去,病不久而愈,心里安宁。

&esp;&esp;所以来药市的除了药商,还有一大帮信此说法的受众,也不买药,每个铺子溜达过去,看到哪个郎中顺眼,就找他把个脉。

&esp;&esp;以至于入口处的锦缎绣花欢门人潮拥挤,上头的四幅神幡在一只只手上蹭了又蹭。

&esp;&esp;晏桑枝瞧着这像神坛,不像药市。

&esp;&esp;就听范大喘着粗气道,一面还拎紧自己的裤腰带,“这前头是江淮药行领头请人来做傩戏,叫药福会。供奉药王的,这边上的神相都是药王相。里头才是药市。”

&esp;&esp;“名堂还挺多。”

&esp;&esp;晏桑枝小声说了句,叫麦芽麦冬牵紧自己的手,从人墙里硬生生挤过去,有人抱怨踩着他脚了,有人就叫东西掉了。

&esp;&esp;人多得着实热闹。

&esp;&esp;里头竖着一根根小旗,红黄绿相交,上头有花纹繁复的神号,高立在那的神坛有人穿黄或黑的法衣,面容肃静,手里拿一个单皮鼓,边敲边跳边念祭词。

&esp;&esp;旁边两排红脸黑面,身穿无常鬼衣的僮子,敲锣打鼓,百姓无一不凝神细听。

&esp;&esp;场面庄重又诡异,让晏桑枝很不适应。

&esp;&esp;她赶紧拉着麦芽两个,嘴里喊范大和阿春出去,一路挤到了神坛口,那里有光照进来,地上的影子晃到欢门上。

&esp;&esp;麦芽还想再看一眼,拉住晏桑枝的手哀求,“阿姐,我们先把这请神给看完好不好。”

&esp;&esp;她左右瞧瞧其他人,都是一副不想走的表情,她不好扫兴,陪他们一道留下来看完。

&esp;&esp;殊不知,神坛如此多的受众里,有人瞟到了她的动静。

&esp;&esp;神坛之上,木铎撞向铜钟,叮——,声音震耳欲聋,底下百姓欢呼鼓舞。可谢行安心里好似有战鼓在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