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古代药膳手札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5节(第1页)

&esp;&esp;谢行安点头,言笑晏晏。

&esp;&esp;他望着晏桑枝远去的背影,就这样默默地看了一眼又一眼。

&esp;&esp;隔日一早,天光还没亮起,晏桑枝的屋子里就点了灯,她昨日回来一直在忙活拜师礼,很晚才熄灯,没想到根本睡不着。

&esp;&esp;前世她与师父虽有师徒关系,可不过是随口应下的,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仪式。那时她的态度更趋近于没办法才答应下来,心里并不算太情愿。

&esp;&esp;她后来一直在回想当初的日子,要是那时她能郑重地磕个头就好了。

&esp;&esp;不过没有想到时隔那么多年,她还能有再弥补的机会。所以晏桑枝非常认真且严肃地对待这件事情。

&esp;&esp;从拜师礼的挑选开始,芹菜、莲子、红豆、红枣、桂圆、干瘦肉条都是晏桑枝跑了不少地方才置备齐全的,每一种都要的是最好的。

&esp;&esp;以至于到牛车上时,还在仔细地挑拣,不想看到有任何的虫眼。有空便把她的拜师帖子给拿出来看。

&esp;&esp;麦芽在一旁托着下巴,凑过去看,发现一个字也看不懂,好奇地问道:“阿姐,你的师父我应该叫她什么呀?叫师婆?”

&esp;&esp;“你也可以叫她师父呀。”

&esp;&esp;“那不是我也有师父了,那我要给她磕头吗?”

&esp;&esp;麦芽总有许多奇奇怪怪的问题,晏桑枝失笑,“你不用给师父磕头,到时候站在一边看就成。”

&esp;&esp;“噢。”

&esp;&esp;阿春看晏桑枝神色不太对,揽过麦芽叫她不要打扰。

&esp;&esp;越临近山光寺,晏桑枝就越紧张,她的心有点提上来,却放不下去,总在那里梗着。比之那日见面时也不遑多让。

&esp;&esp;她太过在意此事,心里就越放不下。

&esp;&esp;山光寺的门口停着两辆马车,谢三和谢行安靠在那里在说话,见她们一行人过来后。

&esp;&esp;谢三赶紧走过来,双手抱拳,声如洪钟,“小娘子恭喜恭喜。”

&esp;&esp;“恭喜,别太紧张,深呼口气会好一些。”

&esp;&esp;谢行安走到她的一侧,说话声很小,安慰她。

&esp;&esp;晏桑枝呼出一口气,点头致谢。

&esp;&esp;一行人进到门里,晏桑枝打眼一瞧,一排尼姑静站在香火炉前面,而许静心立于前头,今日她换了身崭新的僧袍,手里搀扶着一位老尼姑。

&esp;&esp;那尼姑一见着她就说:“好,好,这门师缘结得好。”

&esp;&esp;许静心立马接上,“我等了许久才盼来她,自然是极好的。”

&esp;&esp;说完冲晏桑枝露出一个慈爱的笑,那就是娘亲看女儿的笑容。

&esp;&esp;把老尼姑扶到最上面坐下后,她又紧赶着折返回来,握住晏桑枝的手柔声安抚道:“你莫要害怕,老住持她福缘深厚,我请她来主礼,这门师缘必会长久。”

&esp;&esp;“师父,我晓得的。”

&esp;&esp;她使劲点头,眼上也用力,好叫自己不把泪流下来。

&esp;&esp;拜师礼的时候是极其严肃的,左边站着一众的僧人,右边站着她的亲朋好友,佛祖在上为证,底下还分开放了两把椅子。

&esp;&esp;许静心和老尼姑坐在上首。

&esp;&esp;有尼姑念道:“入门先拜药佛。”

&esp;&esp;晏桑枝到中间的软垫磕了三个响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