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韩国大财阀之崛起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1章 绝望(第2页)

“彼此彼此,你看起来也很年轻有为。”

“公司情况怎么样?”

“法庭的审查员还在进行详细的审查。我们很快就能知道他们的调查结果了。”

“明白了。”

“我想跟你聊聊中国工厂的事。你对未来有什么打算?mulpasaneop在海外投资了超过百亿韩元,但似乎还没有看到任何回报。”

“唉。”

总裁的儿子叹了口气,才缓缓开口。

“其实,我们早该把中国那家工厂卖掉,好歹能让mulpasaneop回点血,可惜没做成。你有没有试着去卖过?”

“我确实有尝试出售,但潜在的买家给出的价格都低得离谱。这样的价格,我实在没法出手。”

“我亲自去过江苏省苏州市的工厂。现在那边已经被工人们接管了。公司的资产就剩下些机器了吗?”

“还有一些模具、压缩机和测试设备之类的。”

“很遗憾地告诉你,这家公司在中国的资产,恐怕不会超过三亿韩元。因为是租赁的厂房,所以真正能算得上资产的,可能也就那点儿保证金、机器和剩余的一些原材料了。”

总裁的儿子似乎有些口渴,他点了一杯可乐,一饮而尽。

他苦涩地笑了笑,缓缓说道:“很多人都好奇,我用mulpasaneop的100亿韩元资金究竟做了什么。事实上,我并没有全部用于购买机器。我们还需要支付生产产品的原材料费用。”

建浩微微皱眉,追问道:“如果原材料被用于生产产品,那公司应该有销售收入才对。”

“我们确实生产了很多产品,但遗憾的是,很多都存在缺陷。而且,我们的一些客户也申请了破产,所以即便有产品,我们也难以从他们那里收到货款。”

“那公司的应收账款情况如何?”建浩继续追问。

“大概有一亿韩元。但由于工人工资拖欠的问题,这部分款项已经被扣押了。”总裁的儿子无奈地摇了摇头。

建浩思索片刻,又问:“那应付账款呢?还有你们公司的现金状况如何?”

“应付账款大约8亿韩元,其中4亿韩元是欠原材料供应商等合作伙伴的,剩下的3亿韩元则是拖欠的工资。如果我们支付完这些款项,剩下的就是负7亿韩元了。”

建浩双臂环抱胸前,陷入沉思。过了一会儿,他开口说道:“如果真的有买家愿意接手这家工厂,他们肯定会看重模具和客户资源。毕竟,你们的客户都是大公司。”

“但如果客户决定更换供应商呢?”总裁的儿子提出了疑虑。

“他们不会的。据我所知,我们的客户目前还在进口货物,因为我们的工厂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只要我们能够恢复生产,他们肯定会很高兴与我们继续合作。”

“嗯……”建浩沉思片刻,再次开口,“那么,你希望以多少价格出售工厂?假设有买家对此感兴趣。”

“我想……3亿韩元吧。”总裁的儿子犹豫着说出了这个价格。

建浩眉头一皱,分析道:“如果潜在买家以3亿韩元的价格收购你的工厂,他们还需要承担负7亿韩元的债务。也就是说,他们实际上需要投入10亿韩元。你觉得一个拥有10亿韩元的人,会选择购买你这样一个充满问题的公司吗?他们会不会更倾向于寻找更有利可图的投资机会?”

总裁的儿子再次叹了口气,似乎被建浩的话触动了。他默默地喝完了手中的可乐,然后小声说道:“确实,你说的有道理。mulpasaneop如果被分拆出售,这家工厂的前景确实堪忧。到目前为止,工厂一直得到mulpasaneop的无偿支持和帮助。但现在,我们甚至无法请求mulpasaneop的人来修理或维护机器。有时在必要的时候,我们甚至会用mulpasaneop的原材料,但这种情况已经不可能再发生了。”

他再次叹了口气,继续说道:“人们都认为我在中国的业务上浪费了100亿韩元,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从mulpasaneop购买的原材料,价格被高估了。工厂里的机器虽然都是二手的,但我们在账目上却按全新机器的价格记录。这其中的真相,又有谁知道呢?”

建浩沉思片刻,问道:“你认为mulpasaneop崩溃的原因是什么?”

“我认为主要是因为他们缺乏热情去有效运营公司。公司里不必要的员工太多了,却迟迟没有进行重组。而且,还有那么多高薪但贡献不大的高管。他们很久没有重新评估产品的价格了。再加上运气不佳,多重因素叠加导致了现在的局面。”

建浩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他接着说道:“我听说有人愿意以20亿韩元的价格收购mulpasaneop,但如果你父亲在有买家的情况下坚持不卖,一旦法院不批准破产管理,你和你父亲的个人信用评分将会受到严重影响。”

总裁的儿子听后,双手抱头,发出了一声绝望的惨叫。他显然意识到了这一后果的严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