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太子妃花事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6节(第1页)

&esp;&esp;“咯噔咯噔”,皇太子楚邹策马紧跟其后,身上一样沾着半干涸的血污,“迂”一声从马背上掠下,便要跟着随进去。老太监张福拂尘一伸,却将他拦在那高红的门庭下,弓腰道一句:“殿下还是等在外面吧。”

&esp;&esp;苍老沙涩的太监嗓音,不掩怅然与无奈。

&esp;&esp;楚邹顿在门前,那两扇红门洞开,怎生却像一堵无形的墙,又将他生生排斥。看着御路石上皇帝怀揽九弟的身影,那般的冷隽而萧索,便如同看到了九年前的一幕……总是伤害他的最看重。

&esp;&esp;楚邹便明白过来,痛苦地抿了抿唇。然后对着那背影,撩开袍摆重重地在汉白玉阶前跪下。

&esp;&esp;紧接着整个宫廷便乱了,太医院、御药房,连带着御膳房都忙碌起来。

&esp;&esp;小麟子原本正在给陆安海取药的路上,便见那不论放了假的、或留守在宫里值班的老太医们,一个个皆穿上官服,带着药童急将将地往乾清宫里赶。连负责晒药的直长魏钱宝都被派去了前头待命。

&esp;&esp;皇九子楚鄎伤得很重,被踢伤的左眼和大半个脸都肿起来,胸骨腕骨和膝盖也伤得不轻。胸腔因磕在石块上,里头积了淤血,抱回宫时已经奄奄一息。

&esp;&esp;小麟子从坤宁宫后门偷着跑进去瞧,只看见一盆两盆干净的清水端进去,端出来时已染了红,就如同当年楚鄎生出时的惶恐一幕。

&esp;&esp;从八月十六那天傍晚回来,到十九日清晨了还是不能醒。高烧使小嘴巴干涸得结了皮痂,充血的眼睛也渐肿成黑紫。楚昂衣不解带地守在床头前,几夜也未曾阖眼,尽管张福提醒了几次太子爷在外头跪着,他也仿佛没有听见,不吩咐起来也不吩咐进来。后来张福便不敢再说。

&esp;&esp;向来注重仪表清贵的帝王,下颌上布满了胡茬,没有人能理解他在孙皇后去世之后的孤独。这天下留给自己,他一人在高处无可分担,父皇与皇兄治下的摊子千疮百孔,让他走得步步维艰。唯剩下这个稚子成了他唯一的暖藉,是他在没有孙皇后的情况下,真正一口汤水一口药汁儿抚养长大。看着那床榻上像极了孙香宁的小脸蛋,楚昂险近都要崩溃。

&esp;&esp;一直用着各种方法都不醒,药也喂不进去。最后太医施完针,只得冒死直谏道:“若是过了今夜子时尚无动静,小殿下……只怕是就要过去。”

&esp;&esp;殿脊下光线幽寂,皇帝端坐在正中的明黄龙椅上,听见这句话垂着的手指便颤了颤。太医不敢打扰他,连忙垂着脑袋一步步弓身退出去。

&esp;&esp;傍晚的时候,大公主楚湘和驸马杨俭,还有寿昌王夫妇便急急地进了宫。

&esp;&esp;乾清门前秋风拂荡,楚邹一直在阶前跪了足足三天三夜,宫人们出来进去,并没有谁人敢顾及他的存在。楚湘已经怀了『壹零叁』生无所求

&esp;&esp;“丫头丫,打蚂蚱,蚂蚱跳,丫头笑,有个小孩儿怀里抱……”

&esp;&esp;东一长街上又打过两回梆子,夜色已深,楚鄎在床上渐渐入了深眠。孩童睡着后总是静谧,那长卷的眼睫儿微颤着,叫人看了爱怜。锦秀在床边哼着曲儿,替他轻轻掖了掖褥子。她的声音低柔,那久违的若有似无的童谣嘤咛,在寂旷的殿脊下回旋飘渺,是叫楚昂内心莫名安详的。

&esp;&esp;子时将过,楚昂笔管条直地坐在御案旁,目光在一张张奏折上游走,表情宛转踌躇。那些奏折上请废太子的言辞铿锵犀利,叫他觉得很焦虑。在关于楚邹立太子之事上,当年原本一直很周折。最初的时候朝臣几乎没有同意的,是他一意僵持了几年,最后才在几个皇子打架之事上寻了借口,通过考试而任贤。为此还伤了一直勤恳努力的楚祁的心。

&esp;&esp;但楚邹如今的隐瞒与跨越却叫他意外。

&esp;&esp;其实在楚昂上位前期,对于贪腐亦曾很有过一番整治。然而正所谓旁观者清,初上位者在登基前眼见的是真、耳听的为实,许多事尚且运筹帷幄。但在高处久了,底下的官员为着各自利益说话亦真亦假,须得从这些真真假假明争暗斗的谏言中明辨要害,可就不那么容易。

&esp;&esp;虽然他并不认为那织造上就真的干净,但楚邹这件事没有通过自己,表面敷衍是小案,私底下却动作,却叫他觉得当年倚重的儿子已经离自己很远。楚邹生性里的坚毅、内忍与被束缚的桀骜是他一直都知道的,当年立为皇储,也正是因为看重了这一点。但此刻楚昂却觉得逐渐有些超脱掌控,不论出于什么原因隐瞒,他已不再是儿子的心之倚靠。

&esp;&esp;眼前浮起养心殿前那个四岁送荔枝汤的幼子,还有御书房内字句咄咄的十四少年,楚昂微微蹙了蹙眉头。

&esp;&esp;夜色已深,宫廷静悄悄的,他便起身往院中去散步。出昭仁殿往露台上望,不远处坤宁宫隐匿在紫禁城的苍穹之下,月色冷廖,那一座宫殿静谧无声,檐下灯笼幽红,就好像里头还有主人在卧眠。

&esp;&esp;楚昂的脚步便不由自主往那边踅去。

&esp;&esp;锦秀只听殿外袍摆轻簌,不禁起身出来看。风吹着桌案上的奏折发出噗噗的声响,那桌旁没有人,只有桌角被喝去一半的百合莲子汤。从前沏的汤水皇帝是不喝的,后来不知什么时候起,便总会不自觉地端起来用上几口。许多的习惯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她想了想,便轻步随去院中。

&esp;&esp;汉白玉阶在月色下打着冷光,那露台上皇帝神色执迷,身影几分孤寂。她微微咬了下唇,然后便低下头无声地往回走。

&esp;&esp;自从坤宁宫失火后,殿前殿后皆有轮班巡逻的禁卫。台阶上坐着个太监正在打盹,脑袋捣得似鸡啄米,忽而重重捣一下醒来,看见脚前多出一道明黄袍摆,吓得啪嗒爬起来:“皇……皇上!”

&esp;&esp;楚昂也未理他,径自往殿内踅去。

&esp;&esp;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皇帝是乾,皇后是坤。雕刻繁复的金漆影壁下静悄悄的,多宝柜前毁过的瓶瓶罐罐映出几分斑驳。绕到屏风后是一张三弯腿罗汉榻,幽谧地杵在暗影里,好像那上头还坐着个人似的,看见他来便抬眉对他一嗔笑。

&esp;&esp;楚昂有些伤情,去到床沿边坐下。镂雕龙凤的四角架子是造旧过的,为的是与从前一样;蓝缎的床帘半垂,里头的物什依旧按着她的喜好摆放。那叫锦秀的宫女倒是小心翼翼。

&esp;&esp;他用手摸了摸凉却的枕面与褥子,想起昔年与孙皇后躺卧在上头的那些缱绻绵绵,还有她后来与他的生分与续缘。她捧着他的脸亲,他缠着她不肯善罢甘休,她给予他的感受,和这宫廷里的每个妃嫔都不一样。忽而那缠绵换作生产时的哀恸,他整个人便沉浸在那悲怆里,只是在床头默默地呆坐着。

&esp;&esp;值夜太监见他不出来,连忙点起一盏灯,欲要轻手轻脚地送进去。

&esp;&esp;锦秀看见,便摆手制止了他,叫他把灯灭了,不要去影响。

&esp;&esp;自从锦秀把皇九子喊醒过来,宫里奴才对她的态度便都恭敬,那太监听她如此吩咐,便绕去殿的另一头不再打扰。

&esp;&esp;影壁后皇帝的坐姿笔挺,繁复刺绣的衣袂露出一角,掩不住他的情思。锦秀看见了,只是默默地揩着披风站在外面。风吹着她淡妆的脸庞,她的颜面总是不老。原本当年被选进宫来,就是因着出挑的姿色,奈何总不得时运。宫里头讲究妆容气度,奴婢的妆不许画浓,但要求肤色柔和细好。尚宫局按季按月给宫女们派发的润脂妆膏,她从来细心地用着,因着甚少大悲大笑,那张二十七岁的脸容看去无有多少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