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太子妃花事记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32节(第1页)

&esp;&esp;长公主楚湘坐在一旁,怀里抱着两岁多的小女儿,见状便感慨道:“人是父皇当年自个挑选的,这宫里都传四弟广得盛宠,可儿臣仔细一回忆,四弟这十多年在宫里又得到了什么?误解、猜忌、废黜、病弱、弹劾……倒不如当年就照老规矩立长立嫡,也好过今时父子走到这般田地。”

&esp;&esp;她是刚好下午来宫里和殷德妃唠家常的,哪儿想到出这种事,便困着回不去。在陆梨二胎满月的时候,有和老大的王妃方僷一起进去瞧过,那会儿孩子喂饱了正搁在床上,三个玲珑剔透得可爱,和着地上叠方块的小长子,四个跟宝似的招人疼。

&esp;&esp;从私心里说,楚湘是很喜欢陆梨的。老四是个至情至性之人,偏生却命犯孤煞,从小宫里就没断过诟病他,也就陆梨一个不离不弃地留在他跟前照应。更生得这般天香国色冰雪聪明,你叫他能不动情么?是个人都得动情。怪只怪这命运偏是作弄,她与老大楚祁知道了,也实在指责不出老四什么。

&esp;&esp;楚湘说:“莫说宫里,就是在一个府上,和稀泥的事儿都多了去。当年小麟子那件事,到底都是人们口证,并没有字载。眼下小崽都生了四个,叫他两口子怎么分?父皇退一步,给老四寻个借口堵了朝臣们的嘴舌,时间久了也就该消停。”

&esp;&esp;锦秀一直在旁注意听着,听到英华殿塌了,虽有震颤,可到底还是放下心来。

&esp;&esp;闻言接过话茬道:“长公主这话就偏颇了,堵是堵住了他们的口,太子爷从此高枕无忧,可谁人替皇上想想?当年那件事,是万禧皇后、戚总管、桂盛公公、还有老嬷嬷都亲证的,贵妃娘娘把这事儿一传出去,而今朝臣上下无人有不晓。皇上虽借口敷衍过去,可言官与史官们的笔下都记着,传下去让日后的人们如何品评皇上?”

&esp;&esp;她穿着一袭玫紫色宫装,三十四岁的脸庞上妆容精致,自从张贵妃一倒台,连带着先头得宠的孙凡真和李兰兰也暗淡了。后宫里唯她一人拿大,小主们为了能得圣眷,起早贪晚的请安巴结,俨然有了中宫的势派。从前见了楚湘还谦卑巴结,现如今把着九弟与父皇,倒是日比一日恣意了。

&esp;&esp;果然皇帝才稍有点迟疑,复又道:“朕对他做的让步还少吗?这么多年了,朕屡屡给他机会,最大的让步也给了,可他除了咄咄紧逼,又为朕悔改过甚么?”

&esp;&esp;楚湘容色便一黯,看了眼江锦秀,哂笑道:“人人心中有数的事儿还少?康妃也晓得有言官。”

&esp;&esp;看那边太监禀报,说大驸马在宫外等候。想来是这会儿地动轻微,杨俭不放心前来接人。楚湘回想当年对他的交付,这十多年来都信守誓言,对自己宛如一日,心中是有感动的,便抱着小女儿出去了。

&esp;&esp;那华丽裙摆携风拂过楚鄎,楚鄎不禁窘迫。

&esp;&esp;又想起那天晚上的四哥,火光映衬着他英冷的脸庞,他抱着大肚子的陆梨闯出宫墙,颈子和手臂都被重力拖得往下歪。已经二十一岁的四哥了,在他被废黜、被去光所有配饰谴去幽禁时,他都没有见过他那样犀利的眼神,只看得楚鄎心生悸惧。

&esp;&esp;楚鄎便问锦秀:“康妃可确定陆梨的身世?”

&esp;&esp;彼时锦秀因着楚昂的那一掩,心中许多在乎的便忽然开始害怕失去。但好在英华殿已塌,那天的锦秀笑悠悠答他:“小九儿这句话倒叫锦秀伤心了。莫说当年我与她娘住在一个院子,姐妹情深的,撇开这层不说,她便真的不是,给我十颗胆子,我又岂敢逾越过万禧皇后和贵妃,撒下这弥天大谎吗?”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亲们,后面接下来的一段真是卡到要爆了,于是停在这里更新,字数很短,真是非常抱歉。

&esp;&esp;其实一直在犹豫是爽快走剧情完结,还是把人物情感细节刻画完整完结,其实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一段,原本是上一章被我省掉想不写的,最后犹豫之后还是写上去了,哎,强迫症的路上一去不回头,挥泪遁(ㄒㄒ)~~

&esp;&esp;『壹零陆』告罪己诏

&esp;&esp;那场地动的余震持续了三四天,宫人们在棚子里呆了十日,方才陆陆续续从前朝搬回后宫。各宫各殿的红墙砖瓦都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坏,在这样的时候也顾不上那许多讲究,主位小主们互相凑堆着,挑拣几间尚安妥地先住了进去。工部派匠丁进来修缮,那些天紫禁城的上空都旋绕着锯木敲砖的声响。

&esp;&esp;外头百姓房屋坍塌严重,各王府也被殃及,所幸大震不多,死伤还算少数。只是时值冬春交替之际,灾民储粮短缺,故而朝廷拨款拨粮救济,如此一番各项开支算下来,年初就已经从国库支出了七百余万倆白银。大奕王朝自隆丰帝便开始踵决肘见的财政,在经过天钦年间这些不断的天灾后,越发迅速突显出紧张。

&esp;&esp;月末廿三那天,喜娟进宫给张贵妃报喜,出宫的时候顺道拐来看望了陆梨和几个孩子。她是愈见干练了,对陆梨说春绿怀了楚邝的喜,已经有一个多月的身子了。去岁老二被幽禁,扯谎的那一胎后来只对人说滑掉,今儿这便算是“给亲们发红包~~~

&esp;&esp;『壹零柒』往梦依稀(上)

&esp;&esp;“是。”袁明袁白勾着脖子,看了看对面的戚世忠,再掠过江锦秀艳妆的脸庞。记起去年元宵夜她口说犒劳压惊,哄骗自己二个喝下毒茶的一幕,瘦长的猴腮脸便沉下来。

&esp;&esp;屈膝跪下道:“奴才兄弟打五岁进宫,宫里低等太监日子不好过,是个人都能在头上踩两脚,仗着自个儿机灵,巴上了戚公公,进而又靠上了江康妃。可上人们也不是让白靠的,靠了就得给他跑腿子,这些年奴才帮着做了不少事,本以为有朝一日也能飞黄腾达一把。可到了儿才知道,与虎谋皮,终不得好下场。去岁泰庆王逼宫,康妃怕太子爷伺机寻仇,让奴才去偷抚辰院的小世子抵命,偷不成便下药毒了奴才兄弟。若非这次太子在地动中发现了密室,奴才们早已被砸成了死鬼。这里要交代的,绝不敢再有半分隐瞒!”

&esp;&esp;那天的天有些阴,风也凉飕飕的,吹得他二个的曳撒就像两条干瘪的咸鱼。因为在密室里黑天暗地囚了一年多,嗓音也显得虚弱而细哑——

&esp;&esp;“……元嫔毁容自尽,中宫皇后与皇上闹开冷脸,皇上往下盛宠周丽嫔三年,这是后话。只说皇五子病逝那当口,那时奴才进宫也有半年多了,被派在东一长街龙光门到永祥门一段打扫,整日拿着竹帚‘唏唰唏唰’,时而还得进去给桂盛揉腿捏背擦桌子煮茶。这么着有一天就听说戚公公要见我兄弟俩了,先头奴才两腿还紧张到打颤,可戚公公出乎意料地平和,给了奴才们两个小瓷瓶,叫往桂盛提的水壶里每天倒两滴,说事儿办好了,今后便是他的干儿子。奴才们那时虽才六岁,可眼瓜子是不瞎的,桂盛每天从李嬷嬷灶房提去的水壶,那是给皇后娘娘泡茶用的,可为了活命也得照做。但李嬷嬷处事精细,嫌桂盛伺候差事太怠慢,没隔多少天就改亲自送茶送水了,奴才们这桩事儿就没办成。等到后来皇上与皇后缓和,戚公公又在边境进贡的胭脂和颜料上作了猫腻,只那时娘娘还在与皇上置气,先时搁着不理睬,后来也不见常用,阴差阳错这就又度过了一劫。”

&esp;&esp;“及至娘娘难产归天,叫皇上在跟前起了不立中宫的誓,戚公公便对贵妃失去耐心,开始打起小九爷的主意,这就瞧上了没有根基的宫女锦秀,妄图从小培养一个易掌控的嫡皇子。但也不是白给她机会,得考量她识不识眼色。那时奴才已经十岁了,上了贼船早就下不去,公公叫奴才往小九爷的衣裳上作梗,偷着在浣衣局晾绳上的衣袖和裤腿子浇毒蜘蛛汁,看不见闻不着的,可刺激着皮肤发痒。小九爷一个襁褓里的奶娃子,一不会说,二不会挠,痒了就只会咿呀哭。越哭吧,两小胳膊小腿的便越发蹭着痒,贵妃费了老劲儿哄不住,怕皇帝听见了牵怪,就只得叫锦秀试着哄。江锦秀果然不是善茬,太监给小九爷送去的衣裳,有的往左叠,有的向右叠,往左的是浇了毒的,她仔细观察了几次便猜着了猫腻。但也不揭穿,只每次贵妃把孩子给她,她就轻轻地抚小九爷的手脚,实际是给他揉痒儿,再借着给他换尿布的机会,洗个澡、换掉毒衣裳,小九爷止了痒自然就不哭,久了就只认她一个。”

&esp;&esp;“但光做到这点还不够,万岁爷正值盛年,可自皇后去世后,除却偶尔召幸沈妃,其余东西六宫皆视若无睹,想让锦秀接近皇上,要么得让皇上淡忘皇后,要么就得让锦秀有点皇后的影子。打那时候起,她就时常贿赂奴才兄弟,让从御膳房给她偷拿小麟子的糕点和汤羹,她背着人便偷着尝和学。还暗示几个低等小太监,时不时在小九爷的跟前,假作不经意间说上几句中宫与景仁宫的罅隙,还有皇太子的那些晦……晦事儿,让小九爷听了对贵妃怀愧,对太子殿下也惊惧疏离,这就越发的独与她亲近了。被戚公公知道了是快慰的,暗叹果然没有扶错人,还打赏了奴才们几片金叶子,这之后就助了她一把坤宁宫的那场大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