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官门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6部分(第1页)

这一次老叶家出了如此大力,叶子平将为国内的改革事业扫清理论上的障碍,而叶老爷子在中枢则推动取消中顾委,将压在江成同志头上的“婆婆”们给请走,双管齐下,就不信不能达成目标,将叶子平成功地推出来,成为老叶家二代领路人。

如今的情况很清楚,只要说通了江成同志和方和同志,再有老叶家的力量推动,想要将叶子平放到地方上出任一个大省的封疆大吏,完全是没有问题的。

而叶开也清楚地知道,接下来的十年,将是经济建设飞速发展的十年,两个任期当中只要积攒够了足够的政绩,叶子平的入常将会是无法抵挡的。

即便是十年之后,叶子平也不过才五十岁而已。

而现今的目标,叶开给叶子平已经订好了,就是中政局委员、明珠市委书记。

当然了,要拿下这个位置有点儿难度,但是叶开很清楚,随着方和同志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之后,卷土重来已经是不可抵挡的事情,那么现任明珠市委书记的洪正同志,将会毫无疑义地进入国务院出任副总理。

明珠市委书记的位置,与其便宜了别人,不如装入自己老爸的囊中更好。

作为继南方经济特区之后,国家倾注力量兴建的又一个重点项目,在明珠市出政绩的概率,几乎已经达到百分之一百了。

正文 第八十三章 我们还要推他一把

来到莫斯科的这半个月里面,叶子平和叶开这父子两个,一刻也没有闲着。

儿子的绸缪,给了叶子平很大的启发,这一次他带过来的访问团成员骨干,基本上都是他在宣传部的班底,笔杆子过硬,对于理论方面的认识也很深刻,叶开的想法很容易得到贯彻,并且围绕他的主题思想写出一系列文章来。

事实上对于改革开放的前前后后,叶子平都有过比较系统的研究,此时在苏联经历了亲身体会,自然能够做出一个比较明显的对比。

事实上,叶子平现在已经发现,苏联所面临的危机远比外人所观察到的更加严重。

今年一月中旬的时候,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了两项决议:一是定于3月17日举行全民公决,以决定是否保留联盟;二是公决的问题和答案分别是,“您认为必须保留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作为能够保证任何民族公民人权和自由平等的主权共和国联邦吗?”“是”或“不是”。

结果现在已经出来了,3月17日的投票显示绝大多数的公民都赞成保留联盟,但是戈尔巴乔夫却没有采取任何保留联盟的措施,全民公决之后,分离趋势继续增长,俄罗斯通过了在俄境内设立总统职务的决定,苏联**的支持率此时已经跌至12%左右。

苏联国内的危机已经不再仅仅是经济危机的问题,政治危机也已经达到十分危险的地步,戈尔巴乔夫的设想充满了幻想和不实际,妄图依靠市场经济来获得西方国家的援助,只能是以失败而告终的。

有感于此,叶子平对于总结苏联改革经验教训的想法更加浓烈,尤其是重点总结了目前苏联面临严重危机的根源,比如说苏共放弃对国家的领导权,对西方抱有幻想,不彻底的经济改革,方向错误的政治体制改革等等,这些观点在他的文章中均有非常明确的体现。

虽然叶子平尚未结束对苏联的访问,可是他的一部分文章,已经陆续发回了国内。

叶老爷子看到了儿子的文章之后,沉吟良久,然后决定将文章原样儿发给了江成同志、方和同志跟楚风同志。

两天之后,方和同志建议将这一系列文章在中政局内部传阅,这项建议得到了江成同志的首肯,楚风同志也没有表示反对。

叶子平的文章在中政局内部引起了激烈的讨论,虽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是叶子平从苏联改革的前前后后来寻找目前苏联处于困境的根源问题,并与国内改革事业进行了对比,这样的做法还是得到了大部分同志的首肯。

又过了三天之后,中政局建议将文章传阅范围扩大到副厅局级干部以上,并建议相关单位对苏联改革进程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对叶子平同志的文章客观性进行验证。

叶子平的系列文章,在广大干部中引起了震动。

中央对于改革开放的成果,一直是处于揭过不谈的状态,尤其是保守势力大涨之后,大有完全否定改革开放成果的意思,但是在大部分干部群众心中,肯定是不愿意开倒车的,虽然近年来的一些贪腐现象让大家感到深恶痛绝,但是要说回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那个时代去,还真没有多少人愿意赞同,就算是当今的领导层也没有几个人愿意那么干。

十年的惨痛教训,血淋淋的记忆,实在是令人深深畏惧。

即便是保守势力中的人大谈意识形态斗争,却也只是以此来打击对手而已。

不过叶子平的动作,还是引起了某些人的反弹。

宣传部的何云部长,怎么也没有想到叶子平被弄到国外,也会搞出这么大的动静来,很明显现在经过他这么一搞,不但没有起到弱化叶子平影响的作用,反倒是让他有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直接进入到上至高层下到中级干部的视野之中了。

“让叶子平去苏联,这是一招臭棋啊!”陈立方得知此事之后,却是气得直摇头,心说何云考虑事情实在是有些简单化了,你派他去苏联,还不如派他去美国呢!至少让他接受一下资本主义的熏陶,也不会比现在造成的后果更加糟糕,让人感到难以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