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高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7部分(第1页)

“那小女再请问肖捕头,唐安的余党是何人?”

何欢话音未落,何柏海推开劝架的人,对着肖捕头大声说:“大人,在下指天发誓,在下从来没听过唐安这个名字。是谁诬告我?我愿意与他当面对质!”

邹氏赶忙接话:“一定是那个贱人偷了银子不止,还想倒打一耙!都是你,招惹了居心叵测的人,没了银子不说,这会儿又被她诬陷!我们一向安守本分,什么反贼,什么唐安,听都没听过。”她又哭又叫,抹了把眼泪又哀求肖捕头:“大人,您可一定要明察秋毫,我们可都是一等良民!”

肖捕头压根没料到,捉拿反贼的大案居然会变成一出狗血闹剧。他正踌躇之际,一个捕快上前对他耳语:“头儿,不如先看看,他们烧了什么东西。”

他的声音很轻,但何欢还是听到了。她深深看了他一眼,就见他吆喝同伴,扒拉开棉被,在黑漆漆的灰烬中翻找。

何欢并不担心。先前她让何柏海和邹氏先把可疑的字画烧毁,把玉佩首饰砸烂,再把水汀用过的东西堆在一起,淋上少许茶水,再放火焚烧。这样一来,既不会造成火灾,又能熏出大量浓烟,让更多的人知道,水汀是逃奴,邹氏醋意大发,一切不过一场正室斗外室的戏码。

就在一片哄闹吵嚷声之中,先前说话的捕快突然大叫一声,拿着一小块烧焦的纸片回到肖捕头面前,兴奋地说:“头儿,你看,‘安’字。”

何欢笑道:“这位差爷,如果你想找‘安’字,我想,寺庙庵堂更多,什么福泰安康,幸福安乐,平安归家,应有尽有。”

肖捕头一听,回头喝骂:“废物,还不再去找清楚!”

邹氏眼见捕快们在屋里四处乱翻,一颗心快跳到嗓子口了。她狠狠瞪了何柏海一眼,又对着肖捕头哭闹:“大人,我可是原告,是受害者,您怎么能给我们扣上莫须有的罪名呢?这不是要屈死我们这般良民吗?”说罢,她狠狠一抹眼泪,怒道:“不行,我要找吕大人说个清楚明白。”她转身往外走,大声吆喝车夫备马去衙门,她要击鼓鸣冤。

肖捕头一阵头痛,上前欲追回邹氏,何柏海一下挡在他面前,声泪俱下地陈述自己“被骗”的经历,信誓旦旦地说,他不认识唐安,他入了女骗子的圈套,快要家破人亡了。

在何家的闹剧如火如荼上演的时候,谢三刚刚见到折返的手下,告诉他沈经纶出城,只是护送儿子去庄子养病,全程没有任何可疑。这会儿他途径《翠竹轩》,正在里面休息。

谢三满心失望,复又想起了何欢与沈经纶深情凝视的画面,脑海中满是何欢坐在小木凳上对他的拒绝之词。活了二十年,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就像是跳梁小丑。他千万百计刺探沈经纶,日日夜夜监视他,可他只当他不存在,照样过自己的日子,全然没有半点反应。

难道真是我错了?谢三远远望着沈家的方向,愁眉深锁。

同一时间,沈经纶同样皱着眉头。他临窗而站,无言地看着院中的合|欢树。几日前,他和何欢就站在那棵树下说话。

袁鹏恭立沈经纶身后,不知道主子在想什么,不敢冒然开口。

许久,沈经纶确认:“尸体全都一刀封喉,又身中数十刀?”

“是。”袁鹏急忙点头,“在下趁着仵作运尸首回衙门途中,悄悄看了一眼,尸体脖子上那一刀又狠又准,刀口平滑,没有一丝犹豫。在下思来想去,都想不出蓟州城有这样狠绝的杀手。”

沈经纶没有接他的话,只是平静地问:“尸体上有没有严刑逼供的痕迹?”

“大爷,难道您怀疑……”袁鹏一脸惊愕。

ps:

呜呜呜,刚才研究粉丝榜,好几个跟了几本的,为啥从来不和我说话呢?为啥啊为啥啊为啥啊,作者君可爱又善良呢!

第99章 更大的阴谋

经沈经纶的提点,袁鹏立马反应过来。若何大旭等人的尸体上没有严刑逼供的痕迹,就表示他们只是单纯被灭口。如若不然,就代表有人正暗中调查他们。

袁鹏欲行礼退下,再去衙门查探,就听沈经纶又道:“凶手将他们一刀割喉,之后又连刺数十刀,很可能与他们有私仇。”

袁鹏很赞成沈经纶的分析,但何大旭、罗立骏等人,表面看起来相互并不认识,是谁与他们有私仇?他不敢在沈经纶面前妄下判断,只说他再去衙门查探情况。

沈经纶点点头,目光并没离开窗外的合|欢树,脑海中浮现了何欢凝视他的眼神。她的容貌与林曦言全无半点相似,但她们的眼神同样明亮清澈。那一刻,他几乎分不清,他到底正看着谁。

不多会儿,袁鹏疾步折回沈经纶面前,急促地说“大爷,在下刚刚听说,何三太太去了衙门,要求吕大人为她追捕逃奴,又一口咬定肖捕头诬陷他们。何大小姐似乎也牵扯其中。”眼见主子皱眉,他急忙补充:“或许是谣言传错了……何大小姐一向与三老爷一家没有往来。”

沈经纶低头沉吟,忽然又恍然大悟般摇头叹息。思量片刻,他对袁鹏说:“你找人注意着衙门的情况,有什么消息立马回报我。另外,今日我不去青松观了,先前何大小姐画了一张青松观的草图给我,你回家向萱草取了,亲自去一趟青松观。至于何大旭等人的尸体,等何家三老爷的事有了定论再暗中调查。”

袁鹏暗暗诧异何欢对沈经纶的影响力,领命退下。

静悄悄的院落,沈经纶一径凝立窗前,神情举止如常,唯独眼神中多了几分无奈,无奈中又夹杂着丝丝缕缕的犹疑,仿佛十分不确定。自己决定的是对是错。

另一厢,谢三早前虽在林捕头处碰了一个软钉子,但何大旭等人的死关系重大,他决定亲自找林捕头询问案情。他才走到县衙附近,就见衙门被百姓里三层外三层围住了。从众人饶有兴趣的议论中可知,是何柏海的妻子邹氏在公堂上哭闹,要求吕大人替何家缉拿逃奴水汀。夫妻俩正在公堂上演闹剧,令吕大人头痛不已,怪责肖捕头办事不利。

谢三悄然退出人群,忽又听旁人议论。说是肖捕头去何家拿人的时候。何欢亦在现场。谢三停下脚步。直觉此事一定有猫腻,遂决意临时改道何家。

何家大门口,何欢急匆匆往里走。她没去衙门,全因她必须赶回来吩咐曹氏。让她把何柏海养外室的事,加油添醋宣扬出去,最好弄得人尽皆知,把一出抓捕反贼的戏码,彻彻底底演变为狗血闹剧。

何欢才跨入二门,隐隐约约听到争执声。她循声而去,就听曹氏说:“我知道,你嫌我丢了何家的脸,可是你也不想想。所有的事是你我说了算的吗?”

何欢听不到陶氏“呜呜咽咽”回了什么,只听曹氏又道:“我就不信,你不想知道三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你就不想给靖儿请个好先生,将来能有机会上京赶考。”

陶氏又回了一句什么。何欢依旧没听到。她正想上前敲门,就听曹氏朗声说:“这几天,我算是想明白了,这世上的事,冥冥之中都有定数。靖儿是我的儿子,我就得好好对他,为他的将来考虑……”

“你做的事,是为他的将来考虑吗?再说,靖儿早就不是你的儿子,他早就过继给大房,这是你亲口答应的。”

陶氏这句话说得清楚明白,何欢听到了每一个字。她脚步略顿,就听曹氏又道:“是,是,是,他是你的儿子,难道这就能改变是我生了他的事实吗?”

“你不要以为,你生了他就了不起。俗话说,生恩不如养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