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高嫁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4部分(第1页)

忘了他和皇帝不再是兄弟,而是君臣。

想到那封信,谢三情不自禁皱眉。不管“羽公子”是不是赵翼,他为何指责沈经纶害死谢敏珺?在外人看来,沈经纶悔婚,因为他牵涉谋反案;谢敏珺自杀,那是烈女不侍二夫,两人都没有错。

谢三思量间,忽听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长安焦急地说:“三爷,林捕头来了,有急事。”

“进来再说吧。”谢三掩下情绪,坐回椅子上。

林捕头不待长安替他开门,便已经推开房门,急道:“谢三爷,吕大人让小的告诉您一声,有人去衙门自首了。”

“自首?”谢三侧目。

“是水汀!”长安在一旁插嘴,又示意林捕头快些解释。

林捕头清了清喉咙才说:“三爷,半个时辰前,水汀在衙门外击鼓,声称自己的确是逃奴,她愿意坦白交代,换吕大人轻判。”

谢三朝沈家的大门望了一眼,吩咐长安自去办事,这才问林捕头:“她能交代什么?”

林捕头回道:“她告诉吕大人,她有何家三老爷私通反贼的证据……”

“什么!”谢三猛地站起身,“她有什么证据?”

“她拿出了唐安的字画,说是从何三老爷的房间偷的,打算与人私奔去倭国贩卖,因衙门追得紧,她无处藏身,奸夫又舍她而去,她唯有上衙门自首。”林捕头一边说,一边观察谢三的神色,仿佛想从他脸上看出点什么。

谢三哪里顾得上林捕头的目光。他只知道,若何柏海的罪名成立,何欢一定会受牵连。他相信何欢的判断,何柏海不可能谋反,水汀明明可以脱身,为什么折回来,一定要抱着何家三房一起死?她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

谢三提醒林捕头:“何三老爷经常敦促衙门替他捉拿逃奴,衙门派人捉拿水汀了吗?”

他的本意只是告诉林捕头,水汀压根没有走投无路,但林捕头却说:“回三爷,这事儿是肖捕头负责的,在下不清楚。在下只是奉吕大人之命请示您,谋反之罪轻慢不得,如今证据确凿,是不是应该先将何家一众人等下狱,择日开堂审问?”

第127章 护短

谢三知道,以林捕头的脾气,一定希望他说一句:一切公事公办。可是在他眼中,即便何欢一大早就故意惹他生气,但她确实是无辜的,干嘛让她受牢狱之苦?吕县令命林捕头请示他,自然希望他明确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

毫不犹豫的,谢三一本正经说:“水汀是逃奴,衙门岂能听信她的一面之词?”

林捕头愣了一下,低头道:“水汀击鼓鸣冤的时候,引来很多百姓围观,她当场拿出了唐安的真迹,又振振有词地说……”

“她本就是逃奴,哪里来的冤屈?衙门若是姑息了她,岂不是变相怂恿更多居心叵测的奴才诬陷主子?”谢三说得义正词严,又似生怕林捕头听不懂,他直截了当说:“既然水汀上衙门自首了,开堂审问是一定的,至于有没有必要找何家三房——”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说道:“何家三老爷是否需要上公堂与水汀对质,还要看水汀是否有真凭实据。毕竟就算她拿出的字画是唐安的真迹,也不能证明字画原本属于何家三房。”

林捕头虽是粗人,但他听明白了,谢三在告诉他,就算需要上公堂对质,也是何柏海的事,与何欢等人无关。他没料到谢三居然摆明护着何欢,眼中闪过一丝不悦,续而又觉心中一片了然,压着声音说:“谢三爷,肖捕头得了王瘸子的消息,去找何家三老爷的时候,正巧遇上何大小姐,耽搁了不少时间……”

“你也说是‘正巧’。又能说明什么呢?”谢三沉下了脸,一字一句陈述:“虽然蓟州与京城相隔甚远,若是八百里加急的话,来回也用不了几天。林捕头莫不是想让我请来皇上的圣旨。表明我的立场吧?”

“在下不敢!”林捕头赶忙对着谢三拱了拱手,声称回去复命,急匆匆走了。

待他一走,谢三站起身,皱着眉头在屋子里走了几步。他想去找何欢,可他们都道过别了。她也说了,祝他“一路顺风”,他怎么能眼巴巴送上门?不过,他是怎么都不会让何欢再次戴上镣铐,踏入衙门受委屈的!

“长安!”他扬声呼唤。

“三爷,长安送信去了,尚未回来。”

谢三闻言,行至窗口朝外望去,就见长安正疾步朝客栈走来。他转而朝沈家大门望去,心中暗忖:水汀不过是一颗棋子。她去而复返,到底受何人指使,有什么目的?何家一穷二白,何欢也算长得不错,但还称不上国色天香,一笑倾城。应该没人针对他们才是。

不多会儿,长安在门外询问:“三爷,您唤小的?”

“进来再说。”谢三关上窗户,转身问道:“沈家的人怎么说?”

“回三爷,沈家管事说,沈大爷今日不得空,其他什么时候都可以。”

“是上次那个沈强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