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迹
末世穴居生活
登录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7节(第2页)

&esp;&esp;关于那几十口成了焚尸井的盐井,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晚期,穿凿附会一向是某些文化人的爱好,真正开井取盐,史载是在明朝洪武年间,设正五品的盐课提举司,直隶于省。到了清朝,盐业达到鼎盛,这处盐井的盐税就占全省的百分之四十七,直至解放前,海盐才让昔日繁盛的盐井衰落下去。

&esp;&esp;曾经的古城成了现代化的钢筋水泥都市丛林,养育一方人民的盐井也成了枯井,甚至在末世降临后,变成了处理尸体的所在。

&esp;&esp;每天新的尸体被推进去时,前一天的烟还没灭,在井口活动的,全是不知道难受的丧尸。

&esp;&esp;这天夜里,加了选择这里为渡河地点的赵宏春一行人。

&esp;&esp;井里浓烟滚滚,带出来冲天的恶臭,闻一下就可以让人心翻呕吐。

&esp;&esp;可是没有口罩、氧气罩,人人都只能把冬天又高又厚的衣领竖起来,把口鼻稍微遮挡一下。

&esp;&esp;两个冷却塔上一边安装有一个探照灯,河这边的区域都在探照灯照耀范围内,但只要溜下河堤跑过一半的河面,那一边就有一片几十米大小的范围,是两个探照灯的死角。

&esp;&esp;十区通向城区的两座桥相隔三百多米,这一段河道是直的,远远的能互相看见。

&esp;&esp;管制局早已把两边的沿河栏杆加高拉了铁丝网,所以结冰的河面上没有什么东西,洁白一片,即使夜里,灰蒙蒙的,也不算太黑。

&esp;&esp;柳金的小队全是来自东北的兄弟,东北人从小在冰天雪地里长大,滑冰不叫技术,叫家常便饭,曾茂选他们,自然是因为这一队可以最快速度通过河面。

&esp;&esp;晚上丧尸多,两座桥头的警戒火力比较集中,变异体通常混在普通丧尸里,找机会接近桥头后用肉眼跟不上的速度窜进十区吃人,但偶尔也有变异体用直接越过河面的方式。

&esp;&esp;所以,不要以为靠着探照灯的死角,就能潜进去。

&esp;&esp;冷却塔之后,是七十几米的空白地带,房子早就被拆了,要不是冷却塔很难爆破拆除,这两座塔也不会被留下来。

&esp;&esp;空白地带那一头的层层楼房里,有不少狙击手随时执勤,穿过冷却塔之后,就进入了狙击手的狙杀范围,曾茂安排的防御网,自然没有什么漏洞可找。

&esp;&esp;但云鸠保证过,有办法让狙击手失去作用,尽管通过。

&esp;&esp;曾茂决定相信:为什么不信?云鸠如果办不到,赵宏春和柳金班组的人连河都过不去,根本就进不了狙击手的射程。

&esp;&esp;如果云鸠能让河面的薄冰变厚,有了一个可能,再有第二个也不奇怪。

&esp;&esp;战略,很多时候是在险中求胜,曾茂身为参谋长,当然不缺冒险的勇气。

&esp;&esp;两个士兵用车上携带的老虎钳剪开铁丝网,柳金带头,赵宏春和其他几个人跟着依次溜下河堤,几秒后,他们像耗子一样飞快地通过冰面,去到对岸。

&esp;&esp;这一群人,表明今晚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esp;&esp;离河岸不到一公里远的旧厂房里,曾茂弄起了一个临时的简陋指挥部,越野车已经开到房子里来了,车门打开着,云鸠正儿八经坐在里面,身边有一个比他还高几厘米的粉红兔……某个无聊的大兵在某个休息的仓库里捡到的,十分无聊地特意送过来给他。

&esp;&esp;云鸠懒得解释,曾茂不好解释,于是兔子就留下了,跟云鸠哥俩好一样排排坐。

&esp;&esp;铁门一响,张恕从门外走进来:“他们到了。”

&esp;&esp;恰好曾茂步话机里传来赵宏春的声音:“参谋长,我们要进入空白地段了。”

&esp;&esp;曾茂按下通话:“停下。”

&esp;&esp;他和张恕一起看向车里的云鸠。

&esp;&esp;云鸠闭上眼睛——河对岸隐蔽处的狙击手在神识里无所遁形,他的神识是张恕不可想象的,本来无形的神识,此刻在云鸠刻意控制下仿佛有了形态,这是一种难以形容的感觉,有点像是高温下引起的空气波动,七条透明气流从云鸠小小的身体里奔腾而出,瞬息穿越几百、上千米的距离,在同一时间击中毫无所觉的狙击手。